注册

在欧洲,要学会“不去打扰别人”


来源:新京报

在欧洲生活久了,难免会怀念中国式的人情味;但在国内办理各类事务所需付出的高昂的人际资本,又令人不得不有些憧憬“不被打扰”的日子。但我想,无论哪个极端都不好,两种文化若能在交流中“互补”一下,既在制度层面尽可能维护个人空间的完整,又保持对温暖的情感氛围的推崇,或许身在其中的人们都会更快乐一点吧。

原标题:在欧洲,要学会“不去打扰别人”

欧洲文化有一点和我们不大一样,那就是很少去“打扰”人。这个特点,往大了说,是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分明,各项制度和传统均注重保护个人空间;往小了说,绝大多数人也多少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他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随意指摘通常被视为极不礼貌的行为。我便亲眼见过一位同胞对外国同事说“你应当如何如何带小孩”,被对方直接回一句“关你屁事”。

所以,对于刚刚抵达国外生活的中国人来说,待人接物的界限和尺度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很多在我们看来十分正常的“问候”和“关心”,在老外眼中未免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之嫌。很多人因此而与同学、同事产生冲突,事后又觉得特别冤枉:毕竟自己是一番好心啊。但好心往往被当成“驴肝肺”,这无关修养人品,而首要是一个跨文化交流问题。

“不打扰”的文化在很多时候显得特别人性化,因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朝令公民个体“独善其身”的方向发展。比如,在欧洲国家办理各项民事事宜,效率可能低得令人发指,但手续的确是比较少的,尤其是涉及身份证件、结婚离婚这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无不以尽可能缩减流程为宗旨。

再如,无论多小的饭店、商场、品牌、活动,通常都十分重视网站建设,令用户尽可能以“自助”的方式获取各类必要信息、完成预订,以避免不必要的人际接触。由于人和人之间并不存在那么多不必要的面晤,因此人情的因素也自然较为淡薄,大家见了面反而十分礼貌、“相敬如宾”。如此一来,不礼貌的人又成了“众矢之的”。在中国,如果亲朋好友之间总是“您”来“您”去、“谢谢”不离口,人家多半会觉得别扭,甚至感觉到疏远。但在欧洲,即使父母子女之间、最亲密的朋友之间,也往往在言谈中保持基本的礼貌。

个体在文化中所拥有的空间的大小,的确是左右文化交流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产生误会的一个主要来源。与我合租的瑞士小伙子就曾问我是不是中国人结婚都需要国家的批准,令人啼笑皆非;而另一位外国朋友则表示“来了中国就不想回去,因为热闹”。还有瑞士的大学生也曾问过中国的老师是否真的有着无上的权威,就如同学生的父母一般,我笑答:好在不是如此,否则当老师的还不都累死了?这些有趣的问题背后,体现的正是中西方文化里个体空间大小的差异。

在欧洲生活久了,难免会怀念中国式的人情味;但在国内办理各类事务所需付出的高昂的人际资本,又令人不得不有些憧憬“不被打扰”的日子。但我想,无论哪个极端都不好,两种文化若能在交流中“互补”一下,既在制度层面尽可能维护个人空间的完整,又保持对温暖的情感氛围的推崇,或许身在其中的人们都会更快乐一点吧。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