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郎平说,不要赢球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不能赢球…


来源:齐鲁壹点

中国女排夺冠后,“女排精神”这个词再度脍炙人口,到底什么是女排精神?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拼搏、坚持、永不放弃等类似的话。

原标题:郎平说,不要赢球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不能赢球…

中国女排夺冠后,“女排精神”这个词再度脍炙人口,到底什么是女排精神?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拼搏、坚持、永不放弃等类似的话。

我们先回顾一个比赛细节,决赛最后一个球,惠若琪探头扣杀,塞尔维亚队员鱼跃倒地后,还使劲前窜试图救这个无解的球。决赛倒数第四个球,塞尔维亚10号被朱婷一下扣到脸上,大家都在担心她鼻子有没有受伤,她捂着脸起来立刻继续战斗。这种战斗精神和意志力,比我们中国女排差吗?

再看全场数据,扣球得分,中国队53:57。拦网得分,中国队8:7。发球得分,双方6:6。失误得分,中国队失误送给对手17分,而塞尔维亚队送给中国队27分!

所以,真正主导女排胜利的,并不是单纯的坚持,而是专业。每一个来到奥运赛场的球队,每一个在竞技体育佼佼者,谁没有拼搏精神与意志力?但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专业素质。

那中国女排的专业素质是什么呢?

2013年4月潘志琛出任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当时的中国女排一地鸡毛,优势丢失殆尽,连泰国队都敢输。20天后,潘志琛三顾茅庐凭一句“队伍你说了算,其他的我来”,打动郎平挂帅中国女排。在后续的一年多里,潘志琛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不揽权,不越位。各种动员会、发布会以及备战的各个场合节点,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身影。而亚锦赛失利时,潘志琛站出来力挺郎平,外界质疑郎平高薪时,他又出来只说了一句“薪水是对郎平价值的尊重”。

这是中国三大球运动,首次模仿美国体育联盟“总经理”+“主教练”模式,创造的“中心领导”+“主教练”合作模式,不再是官本位主义,而是尊重专业人才。

郎平上任后组建了包括主教练、助理教练、陪打教练、医生、康复师、数据员等专业人才各施其责的复合型团队,并借鉴国外竞技体育心理辅导手段,定期对运动员开展360度调研。

在训练中,以往整天的魔鬼训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单位时间内的高强度和高质量训练,直接提升了运动员的基本功,以及在比赛时间内的战斗力爆发。

在比赛中,用这次奥运会夺冠以后,塞尔维亚评论员的原话来说:“中国队教练总是在关键时刻叫暂停,战术布置的非常棒。而泰尔齐奇太紧张了,他只会咀嚼口香糖。”

在比赛前,中国运动员传统查房、没收手机等军规全部取消,甚至由郎平牵头与运动员一起交流美容经验和心得,让整个团队更加有凝聚力,让运动变得更加有乐趣。

在人才上,郎平接手女排提出了“大国家队”概念,诸多队员轮换在国家队训练,并在各种关键比赛中,不惜本钱给予球员锻炼机会,挖出了很多年轻新秀,完成了国家队的新老交替与梯队建设。

试问了除了中国女排,中国三大球有哪项达到了如此专业模式以及应用高度?真正值得全社会去学习的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整个业务链的专业精神。我提炼几个关键点与所有团队管理者分享:

1、 关键位置要不惜代价请对人。报酬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同一个岗位,2000的员工和20000的员工绝对天壤之别,永远不会有又便宜又好用的漏网之鱼。

2、 行政领导要多支持少干预。解决团队生存问题的永远是业务人员,要让能听得见炮声的人去做决定。

3、 团队发展是专业人做专业事。专业岗位不滥用业余人才,多个岗位不叠用同一人才,团队价值不是一人为王而是各施其责。

4、 针对问题要敢拍板能拍板会拍板。简单来说,就是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改革创新,但不能空谈理想,要专注细节执行。

5、 团队精神力来自企业文化。关键时刻的自信、团结乃至牺牲,都来自日常团队文化的输出,平时老死不相往来,关键时刻怎么可能情同手足。

最后,感谢中国女排,感谢郎平,用行动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激情只能煽风点火,专业方可天翻地覆。

(WongPok,知名电子商务专家)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