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亚为重现“海鸥飞舞”从青岛引进燕鸥,这科学吗?


来源:澎湃新闻网

近日,海南省三亚市一家环保组织实施“海鸥召回行动”,从山东省青岛市引进44只燕鸥,试图重现三亚“海天之间海鸥飞舞的景象”。但此举引发争议,被指欲将候鸟变为留鸟,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

从青岛引入燕鸥亚成鸟(幼鸟)。

原标题:三亚为重现海鸥飞舞引进燕鸥,专家:变候鸟为留鸟违背自然

近日,海南省三亚市一家环保组织实施“海鸥召回行动”,从山东省青岛市引进44只燕鸥,试图重现三亚“海天之间海鸥飞舞的景象”。但此举引发争议,被指欲将候鸟变为留鸟,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

7月29日上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此事致电三亚市林业局局长朱传华,朱传华称:“之前已经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以已发布报道中的表态为准。”

据南海网此前报道,三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称,三亚市相关部门在从青岛引入燕鸥亚成鸟的运输过程中予以“海鸥召回行动”帮助和支持,三亚动物卫生监督所对燕鸥排泄物检验检疫,并未发现异常。针对网友以及专家提出的质疑,林业主管部门将密切关注,对于试验中确实存在的问题,将指导项目方推进深层研判,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该报道还提到,上述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对燕鸥进行“幼鸟育雏后,放飞大自然”属于一种探索性尝试。

引进44只燕鸥繁育,欲重现海鸥飞舞景象

2016年3月,环保组织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下称蓝丝带)正式启动“海鸥召回行动”,计划从青岛引入燕鸥,希望通过驯化放飞的方式,招引更多的“海鸥”来三亚,甚至留栖。

据南海网报道,7月22日,44只燕鸥亚成鸟从山东青岛出发,于7月25日运抵三亚大小洞天景区。项目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多个地点建设燕鸥繁育场所,早日让“海鸥”重新飞舞在三亚的碧海蓝天间。

7月28日,“海鸥召回行动”技术顾问、曾参与青岛“挽留海鸥计划”的青岛野生动物救助协会会长张世平对澎湃新闻说:“要是采取人工繁殖的话,一年就可以增加500只燕鸥,3年就能够达到3000只燕鸥。”

“海鸥召回行动”源于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所退休女职工罗九如的愿望。根据南海网报道,罗九如40多岁时曾在海南见到过“海鸥”漫天飞舞的景象,然而70多岁时再回到海南却已“好景”不再。为此,近10年来,罗九如一直希望能为海南召唤来更多的“海鸥”,让40年前看到的景象再现。

三亚的“海鸥召回行动”试图借鉴青岛“挽留海鸥计划”经验。青岛市于1994年发起“挽留海鸥计划”,经过张世平等人的努力,原本只有2000只海鸥的青岛已经拥有数万只海鸥,无数市民、游客会在青岛栈桥边喂食海鸥观景。

项目专家名单里“没看到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人士”

7月27日,成都观鸟会副秘书长、鸟类生态学博士朱磊就此事撰文质疑:“这种鸟(注:普通燕鸥)并没有在海南的已知繁殖记录,只是迁徙时途经海南,‘召回’一说从何谈起?”

28日晚间,朱磊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己并不是反对蓝丝带协会或者是其他人或组织保护鸥类,而是“反对不尊重科学事实和自然规律的想当然”。

张世平就此回应称,海鸥只是一个习惯性的通称,并不是特定的某一种鸥类,在这个字眼上纠缠没有意义。这44只燕鸥中有39只普通燕鸥和5只白额燕鸥。

张世平还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三亚没有普通燕鸥,普通燕鸥在海南不能算是新物种。“(燕鸥)怎么算是新物种呢?你到海南看看,红翅燕鸥、褐翅燕鸥……不是最最常见的鸟吗?从黑龙江到海南都有。”

长期关注国内海域海鸟繁殖的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鸟类学会专家陈水华向澎湃新闻表示,“让候鸟变为留鸟,违背候鸟的习性和自然规律。”他还认为,普通燕鸥在海南属于候鸟,三亚现在采取的招引方式达到预期效果可能性很小。

“有爱心,关注环保是好事,但做野生动物保护项目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陈水华告诉澎湃新闻,目前项目的专家名单里没有看到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士,“希望他们在后续的项目活动中注意这一点,尊重科学。”

相关新闻:

政府部门回应:“召回海鸥”属探索性尝试,将加强指导

小海鸥自由飞翔在海岸线上。 本版图片由三亚大小洞天景区提供

40多年前,时任国家海洋局研究员的罗九如曾在海南见过数目庞大的海鸥群体。2002年重回海南,却难觅当初的风景。为了重现往日美景,带着市民的美好愿望,三亚启动了召回海鸥计划,从青岛引进一批燕鸥进行培育放飞。不过,此计划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对此,专家和相关部门正面回应,“召回海鸥计划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尝试,将密切关注,加强指导”。在持续修复生态的路上,三亚不断进行论证和修正,去完成这份生态修复的课题,只为了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南国都市报记者贺立樊

热议焦点1:青岛海鸥来三亚栖息繁殖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从此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分南北”,成为了一只成熟的海鸥,也就意味将要开始漫长的、漂泊的迁徙生活。虽然有不少海鸥选择在合适的栖息地成为留鸟,但是将小燕鸥从青岛运到三亚,也引发一些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认为,这批44只小燕鸥中,除了5只为白额燕鸥外,其余都是普通燕鸥,而根据资料,普通燕鸥在没有在海南繁殖的记录。对此,有网友认为,让39只普通燕鸥在三亚栖息繁殖,并不符合自然和迁徙规律。

对此,南国都市报特邀参与青岛“挽留海鸥”行动的青岛野生动物救助协会会长张世平,一同探访三亚的海湾和河流区域。张世平认为,三亚的河湾条件非常适合燕鸥觅食,召回计划作为一项全新的尝试,将持续开展调研和观测。

“三亚湾等海湾有着宽阔的水域,足以供海鸥飞翔活动;浅滩的礁石处有鱼群栖息,为海鸥提供了食物。三亚河、临春河等区域生态系统更为丰富,不仅有宽阔的水域和食物,还有红树林湿地,这也是白鹭能够在此生存的原因。”张世平介绍,三亚的海湾和河流条件非常适合海鸥觅食,但要满足海鸥的繁殖和栖息,还将调研和观测海域无人岛以及更大的湿地。

海洋环保专家罗九如,去年7月20日在三亚南山景区看见了大批的燕鸥,“夏天出现燕鸥,说明三亚有留鸟存在的可能。召回海鸥计划作为一项全新的尝试,需要不断的观测和调研。”罗九如认为,召回海鸥计划是否成行,还需时间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海鸥招引海鸥’的方法如果失败了,也能够为三亚提供生态修复经验。”

有网友提出,在青岛孵化而出的海鸥来到三亚,“三亚比青岛热多了”,是否能够适应三亚的环境?

这44只小燕鸥,来自于被遗弃的海鸥蛋。关于它们的经历,孵化并培育它们的张世平十分了解。“今年初,几名摄影爱好者送给我一批鸟蛋,前后总共有62 枚。我将它们带回阁楼孵化,其中有44只小燕鸥。它们从孵化出来之后,一直待在室内,并没有在青岛的室外环境生活过。”张世平介绍,三亚才是这批小燕鸥第一次接触的环境,“因此,直到来到三亚,它们才第一次在真正的自然环境下生活。”

热议焦点2:外来海鸥是否会成为生态破坏者?

“外来的燕鸥是否会对三亚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有网友表示担心,这次从青岛引进的小燕鸥,是否会成为三亚生态的“破坏者”?

对此,三亚市林业局局长朱传华表示,三亚本就是燕鸥活动的区域。“三亚一直有海鸥活动的记录,其中也包括了燕鸥。三亚曾经有过大量的海鸥,也曾在夏天出现过。海鸥是迁徙性的候鸟,出现在三亚并不是意料之外。”朱传华介绍,这批44只小燕鸥抵达三亚后,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检疫,结果显示正常。

热议焦点3:企业参与是否有商业炒作之嫌?

三亚召回海鸥计划启动之后,将分批在三亚几个景区和场所建设合适的繁育场地,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此举一出,部分网友认为,企业参与到该项目中存在“商业化”之嫌,是被利益所驱使,有“商业炒作”的嫌疑。

张世平认为,民间团体和环保人士开展公益活动需要资金支持,“这是完成公益的需要,但是应该坚守底线,不能以利益或商业炒作之名对生态进行伤害。”张世平介绍,首批小燕鸥入住景区之后,并不允许游客接近观赏,“这不是建动物园,景区也没有以此作为宣传噱头。培育基地附近安排了保安和人员管理,不允许游客接近,只有个别游客会在燕鸥放飞时,看见飞翔在海面上的燕鸥。”

属探索性尝试将密切关注加强指导

对于正在进行的三亚召回海鸥计划,三亚市林业局局长朱传华表示,召回海鸥是一项尝试性的探索项目,在专业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培育,让小海鸥长大后回归自然,招引更多的海鸥,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项目。项目是否能成功,需要时间的检验。”朱传华说。

对于计划的进展以及网友提出的质疑,朱传华表示,林业部门将密切关注,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项目方推进深层研判,尽快拿出解决方案。“三亚曾经有过大量的海鸥,之后海鸥的数量有所减少。这两年,海鸥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这与环境的变好密不可分。”朱传华说。 据了解,近年来,三亚在生态修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截至2016年1月,在红树林湿地范围内三亚调查公共记录鸟类有18目50科163种,较往年呈增长趋势。(来源:南国都市报)

[责任编辑:侯逸超 PN056]

责任编辑:侯逸超 PN056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