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草原和牛“第四代”牧场模式登陆钓鱼台国宾馆


来源:中原网

7月20日,“第四代”牧场模式的开创者草原和牛投资有限公司从乳都到首都,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盛大的“中国第四代牧场模式”新闻发布会。来自各地中小牧场、地方政府、畜牧业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资本市场投资者以及行业及大众媒体等共200多位嘉宾集聚现场。

原标题:草原和牛“第四代”牧场模式登陆钓鱼台国宾馆

7月20日,“第四代”牧场模式的开创者草原和牛投资有限公司从乳都到首都,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盛大的“中国第四代牧场模式”新闻发布会。来自各地中小牧场、地方政府、畜牧业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资本市场投资者以及行业及大众媒体等共200多位嘉宾集聚现场。

据定点监测,截止2016年3月份奶牛养殖企业亏损面达到51%,亏损面仍在持续扩大。管理粗放,奶价波动,产能过剩,“量价”齐跌,数量占牧场总量的七成,奶牛存栏量占45%的中小牧场正在面临从“奶荒”到“奶剩”的生存危机。牛肉方面,2012年中国进口冻牛肉数量是30.3万吨,同比增长2.1倍。2013年,进口冻牛肉141.4万吨,同比增长3.7倍。2015年,我国优质牛肉产量是320万吨,但仅仅满足45%的国内消费需求,其中55%市场空缺依靠进口,中国牛肉虽是牛肉生产大国,但大而不强。

业界各路人士,纷纷为中国牛业发展做出各种探索和尝试。其中,近半年来,有一个声音和一股力量备受业界关注。“第四代”牧场模式及其开创者草原和牛股份有限公司,五年积淀,为推动中国中小牧场转型升级和中国牛肉产业化发展寻找出路。

草原和牛董事长马红刚

草原和牛董事长马红刚

草原和牛引领牧业供给侧改革

草原和牛董事长马红刚深入剖析了以乳业为代表的中国畜牧业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内乳制品市场需求疲软和进口低价乳制品大量冲击,导致国内乳品企业对原奶的需求大幅缩减,让本处于过渡转型期、占中国牧场总量七成以上的中小牧场更加“雪上加霜”,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中国现在不需要飞上天的猪,而需要低头耕作的牛”,作为中国牧业的先驱者,草原和牛始终脚踏实地为中国牧业发展探索和实践着,以中国“第四代”牧场的概念,用创新性思维使结构调整升级,用科技提高品质,用专业增强管理,用效率保证效益,搭建和谐阳光牧场运作模式,最终实现生产转化,确保可持续均衡发展,以思维创新和模式创新引领中国牧业的供给侧改革。

“第四代”牧场模式初见成效

草原和牛副总裁胡晓东

草原和牛副总裁胡晓东

针对草原和牛的发展历程及牧场整合成果,副总裁胡晓东进行了介绍。草原和牛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以“牛”为原点,兼顾“乳、肉、牛”的立体综合经营,涉及原奶生产、高品质牛肉生产、遗传物质研发三大核心业务;通过整合适度规模牧场,打造中国牧业转型创新战略发展平台,是中国“第四代”牧场模式开创者。截至2016年3月,草原和牛(集团)公司下设牧场事业部、牛肉事业部、海外事业部三大事业板块,经营有牧场、草场、屠宰场、育种场、基因研究所等分子公司50余家。

自2016年1月草原和牛正式对外宣布开创“第四代”牧场经营模式以来,已经整合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61家规模适度、牛群结构合理的中小牧场。

乳肉兼营,“第四代”牧场模式引领牧场双轮驱动

草原和牛副总裁贠志兴对中国“第四代”牧场模式做了详细而深度的介绍。“第四代”牧场模式的核心战略是通过打造中高端牛肉第一品牌,实现牧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贠志兴表示,由于目前国内低端牛肉无品牌,呈现品质不稳定、标准化程度低和难以持续供应的现状,同时,近十年,中高端牛肉品牌呈衰退之势,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尝试均未果。中国牛肉市场供需矛盾突出,2015年优质牛肉进口率高达55%。

制约我国牛肉产业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低端牛肉不具备成本优势,高端肉牛生产饲喂技术落后,同时,肉牛品种存栏量低,肉牛生产模式落后。

一方面,是中国牛肉行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中国牧场行业大面积亏损举步维艰。草原和牛“第四代”牧场模式正是通过牧场经营理念的创新,以乳养肉,乳肉兼营,实

现中国牧业和牛肉两大行业新发展,新升级。在乳业寒冬的大背景下,让众多中小牧场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乳业的发展保牛、留种,同时改变中国难以批量化生产优质好牛肉的历史!

通过“乳肉兼营”,为牧场嫁接新业务,通过中高端肉牛繁殖,动态调整牧场产能平衡,应对奶价周期波动,同时充分挖掘牧场可繁低产牛、可繁淘汰牛和初产牛的过剩产能、低效产能价值,为高端肉牛的规模化发展解决可繁母牛、技术、资金的发展障碍。

通过“牧场合伙人”管理机制的实施,解决大型牧场请人难、代价高、难管理的问题。整合重组后,牧场依靠原有管理团队组织生产,有效保证原牧场经营效能。草原和牛坚持适度规模,最佳效益原则,坚持分散化饲养,不搞大型牧场、万头牧场,执行轻资产、重效益的整合策略,最终保证投资人、合伙人利益,实现劳动收益、资本收益双保险。

“以外修内”是“第四代”牧场模式的又一大特色,通过澳洲牧场、基因资源的引入,有效补充国内牧场业务、牛肉业务,提升竞争力,降低综合成本。

“第四代”牧场模式是创新,是方向,是出路?

草原和牛合作牧场代表郭小山表示,目前单纯依靠牛奶生意支撑牧场的发展是很难做到持久稳定的,不改变这种“一条腿”的经营模式,中小牧场没有出路。草原和牛开创的中国“第四代牧场”模式为广大身处困境中的中小牧场提供一个崭新的能整合优质资源的联合发展平台,盘活了牧场的闲置过剩资源和产能,提高牧场抗风险能力,获得稳定可持续的收益和投资回报。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刘晓芳表示,“第四代”牧场模式正是在中小牧场如何向前发展走出困境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是本行业经营模式的创新。目前行业内有很多探讨,很多声音,但是最终还是要有所行动,而这个模式的提出给中国奶业提供了一个方向,算是一个贡献。

山东省奶业协会会长张志民表示,此模式,吸取了过去奶农合作社不是股东的经验,从合作社走向股份制,又前进了一步,真正实现了生产、加工合二为一。对于中国奶业目前的现状起到了引领作用。

现场,来自内蒙古、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吉林的18家牧场以及来自山西、河北、辽宁的6家代签牧场上台签约,共计24家牧场(合13412头牛)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沈阳的9家经销商与草原和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草原和牛“第四代”牧场模式的事业版图进一步拓展到更大区域,惠及更多牧场经营者和企业。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