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通讯:为和平,中国“蓝盔”勇战雷场


来源:新华网

盛夏6月,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的临时边界“蓝线”附近,中国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连指导员兼监督员叶雨佳在做了简短动员后,官兵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这是这一批赴黎维和部队于5月底部署到黎巴嫩后首次执行扫雷任务。

原标题:通讯:为和平,中国“蓝盔”勇战雷场

新华社贝鲁特7月2日电 通讯:为和平,中国“蓝盔”勇战雷场

尹延涛 华迅

“同志们,围栏外面就是雷场,危险无处不在,大家怕不怕?”

“不怕!”

盛夏6月,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的临时边界“蓝线”附近,中国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连指导员兼监督员叶雨佳在做了简短动员后,官兵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这是这一批赴黎维和部队于5月底部署到黎巴嫩后首次执行扫雷任务。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黎巴嫩与以色列双方在“蓝线”地区设置了上千个雷场,埋设近50万枚地雷,使这一地区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在“蓝线”附近,道路与雷场以围栏隔开,一个个醒目的骷髅头标识警示人们不可越过雷池半步。围栏外是茂密的松树林,透过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可以看到地表完全被松针、枯枝和杂草覆盖,而地雷就隐藏其中,看不见的危险更加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开围栏,在雷场中开辟出一条长27米、宽3米的安全通道,为建筑工兵栽设界桩提供通路,”叶雨佳说。

虽然距离很短,但根据雷场分布图,开辟这一通道需要横穿2个雷场,共7条雷带,地雷密度非常高。而且,大多数地雷埋设年代久远,状态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爆炸。

“李健、李航经验比较丰富,你们俩跟我来,其他人往后站!”面对险情,扫雷一组组长、上士王松委站了出来,并“点将”副组长李健和作业手李航。

三人迅速穿戴防护装具、清点作业工具,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按照惯例与身边战友一一握手拥抱,然后转身迈向雷场。

王松委提起钢丝剪,用力一剪,铁丝便断成两截。而后,三人合力将铁丝网小心翼翼地缠绕在两侧木桩上,仅留出一段一米多宽的新通道作业面。

面对通道入口,王松委深吸一口气,双膝跪地,弯腰俯身,一边仔细观察作业面周围有无可疑痕迹,一边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除通道内的各种植被。清理作业完成后,王松委起身拿起探雷器,进一步查看。

“滴…滴…滴…”,探框刚接近地表,探雷器便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