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灯塔”引领大连港迈向国际强港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大连6月30日消息(记者田彤 贾铁生 通讯员于海青)走进中国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港,就能看见一座灯塔,静静地矗立于防波堤上,深红色的塔身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散发着迷人魅力。

原标题:“灯塔”引领大连港迈向国际强港

央广网大连6月30日消息(记者田彤 贾铁生 通讯员于海青)走进中国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港,就能看见一座灯塔,静静地矗立于防波堤上,深红色的塔身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散发着迷人魅力。

在大连港,还有这样一座灯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指引着劳动人民前进的方向,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大连港党组织重建7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同翻开大连港党组织发展的历史画卷,重现她艰难卓绝的奋斗历程和革命风采。

重建党组织 春风吹又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星星之火也在黄海之滨的大连码头工人心中点燃。1926年中共大连地方组织建立,码头是其工作重点。1927年,党员张振忠被派往码头工作,先后发展了3名党员,并于当年4月成立支部,张振忠任支书。大连港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但支部3个月后便遭破坏,而后大连港的党组织于1928年1月重建、4月又遭破坏;1932年重建,1933年10月再次遭到破坏;1935年1月重建,1937年8月第四次遭到破坏。这期间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或逮捕入狱,或流亡他乡,或被杀害。但这吓不倒共产党人,一次次破坏,一次次重建,革命的火种一直在大连港燃烧着,码头支部成为地方组织的中坚力量。

1946年4月,中共大连港湾支部建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连港党组织再度重建。支部共有3名党员,王树声任书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为突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组织职工生产自救,党员带头驾船出海去外埠购粮,不仅保障了职工生存,还安定了城市民生。1949年3月大连港党组织由地下转为公开,党员向人民群众亮明了身份。

1949年12月24日,中共大连港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此时党员人数已达到306人。

在1945—1950年苏联代管大连港期间,大连港党组织活跃起来。由于苏联驻军,美蒋未能染指,大连港实际成为共产党掌控的海路交通要冲,成为人民军队十分重要的物资、军火供应基地,成为有持续保障能力的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大力发展经济 焕发企业活力

1950年,大连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当年周恩来总理来港视察,在现场看到工人肩扛人抬作业时说,要想办法搞机械化,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总理语重心长的话语成为大连港党委的动力,一定要靠科技技术大力发展生产力,焕发企业的生机与活力。1956年党代会主题就是积极培育技术力量,大力运用机械,提高生产率。当年大连港5名全国劳动模范中,就有2名是技术人员。在党委领导下,群众性的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在全港开展起来。1959年党代会再次将技术革命作为大会主题。1978年中共辽宁省委、旅大市委和大连港党委精心组织了规模空前的机械化大会战,一举将全港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0%以上,彻底让码头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大连港5项科技成果全部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大连港党代会主题是拨乱反正,在党委领导下,全港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不仅如此,大连港党委还独具慧眼,针对大连港男性职工绝对多数住房绝对困难的客观实际,大胆提出了“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工作思路,要求各级党组织关注职工住房,下大力气解决“房荒”。此举,不仅仅增强了职工群众的依靠和自信,还开创了港口经济发展、政治局面安定的新局面,对港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着重大现实作用和深远历史意义。

1980年交通部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选择了大连港。面对新形势,大连港党委以“经济核算”为抓手,建立了以大连港为主导、以各作业区为主体,以装卸队、车间为纽带,以班组为基础的四级经济核算网。可以说,“经济核算”是焕发企业活力有效手段,也是大连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开端。“经济核算”使大连港在全国港口企业中率先实行“政企分开”,嘹亮地吹响了走向市场的集结号。

1984年大连港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实行经理负责制。现实让大连港党委清醒地认识到,既不能干预企业经营,又不能放松党的领导。1986年大连港党代会提出建设“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坚持把改革开放放在首位,从“党委一元化领导”向“党要管党”的转变中把握企业发展方向。

这期间,以王玉吉、王建佳、骆明荣等为代表的“老码头精神”孕育而生,代代传承,成为百年企业的文化精髓,更是激励几代码头人爱港如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直面迎接挑战 建设国际强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中国大地,大连港面临巨大冲击。1996年大连港党代会确定了“把大连港建设成为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大港”的发展目标,并实施 “三四三”工程和“弘扬主旋律,再塑新形象”工程,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紧迫感和强烈的机遇意识,团结带领全港职工为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国际大港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3年,国家实施港口体制改革,大连港政企分开。 10月21日,改制后的大连港集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新一届党委锐意进取,以“四化六体系”为框架,实施了精简机构、主辅分离、劳务用工等一系列改革,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体制机制,并在随后的几年间,推进老港区搬迁和新港区建设,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国际大港初具雏形。同时实施的“凝聚力工程”,发力于保障职工权益、帮扶救助特困职工、解决职工住房补贴和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

2010年12月,大连港集团第二次党代会召开。这次党代会是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航运中心建设有效推进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连港以“以港兴市、产业报国”之志,充满激情,干事创业,奋发有为,在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港口吞吐量由2.35亿吨增长到3.51亿吨,集装箱量突破1000万TEU,港口生产经营逐步步入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步入“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中,百年大连港也进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快车道。2012年以来,大连港党委一班人带领4000多名党员,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将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高度融合,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引领、助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大力实施“双五”战略、“十大工程”和“五型”港口建设,“一核两翼”、“一岛三湾”港口布局初步形成,大连港从一个单纯依靠装卸经营的港口企业发展成集物流、贸易、金融、港城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企业,港口吞吐量位居全球十大港口行列。大连港集团党委也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