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老知青忆:陕北的大枣一个个滴溜圆 像油桃又脆又甜


来源:凤凰历史

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枣。一个个滴溜圆,半边青半边红,个头像北京当今街头卖的油桃。咔地一嘴咬下去,又脆又甜。

核心提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枣。一个个滴溜圆,半边青半边红,个头像北京当今街头卖的油桃。咔地一嘴咬下去,又脆又甜。要不是早年间没有什么添加剂一说,还真以为里面注射了什么增甜的东西。

 

陕北大枣 资料图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佚名,原题:“臣妾”、“哀家”、“咱家”:影视剧中的古人称谓用对了吗

盛夏过后,就离入秋不远了。秋天是收获季节。不仅收获庄稼,还有各种瓜果。

69年秋天,我插队的第一个村,除了分粮外,还分了些大枣。那枣真大啊!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枣。一个个滴溜圆,半边青半边红,个头像北京当今街头卖的油桃。咔地一嘴咬下去,又脆又甜。要不是早年间没有什么添加剂一说,还真以为里面注射了什么增甜的东西。

我们女知青各自从中挑捡出一些最大的,用针线把枣一个挨一个地串成一个大圆环,像条巨大的佛珠项练,又在窑洞外面向阳处的墙上,钉上几个木楔子,把大枣挂上去晾晒。天阴时拿进来,夜间也拿进来,总之,百般呵护。不久,那些大枣全部变成红彤彤的颜色,里面的水分也适度挥发,大枣的个头稍稍变小,表皮起了些褶皱,由鲜枣变成了干枣。这就是我们回京给家人的礼品了。

第一年探亲,我把枣带回了家。母亲见了,非常惊异,问:这干枣还这么大个,刚打下树来得有多大啊?我一时找不到形容的对象,一眼看到桌上的茶杯,就说:起码有茶杯的碗底那么大。母亲说:以前只听说在大枣中,长长的两头尖尖的好吃,没想到这陕北大枣圆圆的,比那种长尖的还好吃!见弟妹们对分到手的几颗枣有的爱不释手,有的吃的至香,我觉得带大枣回京探亲,真是太英明了。

70年秋,我插队并点到了第二个村。那个队也分了大枣,那个村比较富,分的大枣比第一个村多的多。那是什么日子哟,盛枣用筐,农村没吃没喝的时候多,可也有富庶的一刻,丰收的季节就有如此。刚分下枣来,知青们天天上工前下工后都吃上一气,过了些日子,就吃得不那么欢了。随着梨和核桃也分到手,吃大枣的人就更少了。大枣太多吃不完,麻烦事来了。

新鲜大枣必须通风晾晒,否则就要烂掉。老乡们对分得的大枣爱护备至,家中有闲窑的,多放进闲窑的大炕上摊开,敞开窗通风,让大枣慢慢阴干。我见过老乡家阴干好的大枣,因为在阴干的过程中,大枣始终没有受到挤压,枣的外形几乎还是圆溜溜的没变,只不过用手一捏,枣肉变软,才知道已晾成干枣了。我曾问过一个老乡:这枣晾干了,娃们可以吃美了。回答却令我意外:舍不得给娃们吃哩,给明年端午包粽子丢下些,余下的要偷偷地卖哩,不然怎么能抓上几个钱?

我们知青没有闲窑专门用来晾枣,只能等天气好时,把枣在院子里摊铺开晾晒,之后去上工。有时半路变天,猛然想起院子里还晾晒着大枣,就着急地向队长请求:我们得回去一个人收枣。老乡们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各个比学生珍惜粮食和瓜果,队长更是比我们还着急,立刻派我们中的一个人回去,还说,收了枣就别回山里来受苦了,就近干点活就算了。还真就当即安排点村里的活,让那位回去收枣的知青顺利拿下当天的工分。

我就回窑收过枣。在风雨来临之际,疯狂地从山里往回跑。由于路远,终究跑不过老天,到家时已是狂风大作,雨点急切的打下来了。我冒着雨点,急急忙忙地往筐里铲枣,全部收回窑里时,早已是大雨倾盆了。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大枣是最怕着雨水的。我们的枣着了雨水后,开始一个个地烂了。我们心疼,北京干部老李比我们还心疼。一天他高兴地对我们说:我打听到了制作枣酱的方法,你们干脆把枣都做成枣酱吧。找到了既不浪费、又能让枣更加好吃的新出路,我们一致赞成。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