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恐袭和美国的“伊斯兰恐惧症”

一桩桩恐怖袭击的累加,会越来越把穆斯林推到美国社会的对立面。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往后在美国老百姓眼里,极端分子和普通穆斯林之间的界限,只会越来越模糊。

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凌晨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第三大城市奥兰多一间同性恋酒吧的枪击案,目前已经造成50人遇难,超过2007年造成32人死亡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案。

29岁的凶手Omar Mateen是一位阿富汗裔的美国穆斯林,从事保安工作,曾经因为发表过煽动性的言论被FBI调查。很快,媒体又挖出Omar Mateen的父亲Seddique Mateen是塔利班的支持者,以及Omar Mateen经常打老婆的往事。史无前例的枪击事件和这些与凶手的穆斯林身份相关的细节,无疑将进一步强化美国社会的“伊斯兰恐惧症”和对穆斯林的排斥心理。

美国和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源远流长。北非国家摩洛哥是第一个承认美国独立的国家,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对伊斯兰经典也不陌生,他本人就拥有一本《古兰经》。2006年美国第一位穆斯林国会议Keith Ellison在宣誓成为国会议员时使用的就是杰斐逊珍藏的《古兰经》。有学者估计,早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奴隶当中,穆斯林的比例约为20%。从19世纪开始,美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穆斯林移民潮,不过无论是清真寺的建设,还是穆斯林组织的成立,主要是二战以后的事。由于美国的人口普查不统计宗教信仰,因此目前美国到底有多少穆斯林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普遍的估计是有大概300万人,占人口的1%左右,这些人中的63%是第一代移民,37%在美国出生。Omar Mateen也是出生在美国的穆斯林。

图为嫌犯枪手Omar Mateen的自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是有区别的。美国的阿拉伯人大多来自黎巴嫩叙利亚等世俗程度比较高的中东国家,多数是基督徒,并不是穆斯林;而美国的穆斯林大多来自非洲和南亚,多数也不是阿拉伯人。

由于美国的穆斯林人数不多,加上美国社会的包容性很强,因此在911之前,美国穆斯林和主流社会相安无事。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和全世界范围伊斯兰恐怖活动的增加,尽管美国官方和穆斯林领袖做了很多努力来把极端分子和普通穆斯林切割开来,但美国社会的“伊斯兰恐惧症”还是急剧升温。911事件发生1个月后,美国广播公司(ABC)进行的民调显示,47%的美国人对穆斯林抱有好感;到2011年,数字跌到37%。到了2014年,“阿拉伯裔美国人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只有27%的美国人对穆斯林仍有好感。

2010年初,美国交通安全委员会对来自14个国家的乘客采取特别安检措施,有“宝莱坞之王”美誉的印度著名影星沙鲁克·汗因为“汗”这个姓氏,在美国一家机场被怀疑是恐怖分子,遭到了近两个小时的盘问,直到在印度驻美使馆介入后他才得以脱身。

更糟糕的事情是2015年12月2日发生在加州小城圣贝纳迪诺的枪击案,主犯赛义德·法鲁克出生在美国,接受美国教育,平日工作生活和普通美国人没有两样,还育有一个6个月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由一个貌似身边普通人所进行的恐怖攻击事件,很大程度上摧毁了美国人的安全感,很多人开始认为,恐怖分子就在他们中间,也许就是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美国穆斯林。

此后,美国机场不止一次发生乘客拒绝和看上去是穆斯林或说阿拉伯语的人同乘一架飞机的事情,这些穆斯林被请下飞机,有的因愤怒而拨打911,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同意接受更严厉的安检,才被允许登机。在“政治正确”无处不在的美国社会,这种现象在过去根本不能想象,但在上述事件中,从乘客到航空公司,没人认为有什么不妥。美国各地针对清真寺的武装袭击事件开始不断发生,一些穆斯林开始隐瞒自己的宗教信仰。

到了本次美国大选,“穆斯林”、“伊斯兰教”成了高频词汇。为了吸引具有保守倾向的选民,同时为了打击倾向于保护少数弱势群体的民主党对手,共和党总统参选人本·卡森和特朗普频频向穆斯林群体、伊斯兰教发难,特朗普的“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言论更是尽人皆知。尽管如此,特朗普仍在初选中胜出,这本身就能折射出美国社会对穆斯林态度的变化。

当然,由于一直以来美国对于本土穆斯林的宽容没有达到欧洲那种匪夷所思的地步,加上自由民主意识的深入人心,因此人们的反弹和憎恶也是有节制的,即便特朗普上台,“禁止穆斯林入境”这样的事并不会真的发生。但一桩桩恐怖袭击的累加,会越来越把穆斯林推到美国社会的对立面。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往后在美国老百姓眼里,极端分子和普通穆斯林之间的界限,只会越来越模糊。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

赵灵敏

赵灵敏

专栏作家

作者其他网评

第一解读

下一篇

美国暴恐案:世俗秩序如何保障

欧洲近代实现了政教分离,上帝退隐之后,人们建立国家这种世俗的秩序,依靠权力的制衡来克制人性中的“魔鬼”。而现在宗教中的不宽容因素沉渣泛起,挑战了世俗秩序中的“宽容”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