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上清寺的合作电影院 曾承载几代重庆人的记忆


来源:重庆晨报

见证过这个电影院刚建成模样的人,已经渐渐老去。但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它可是非常“高大上”。如今,虽然这个电影院已经消失,但却承载了几代重庆人的记忆。

原标题:上清寺的合作电影院 曾承载几代重庆人的记忆

上清寺“合作电影院”的手绘老设计图。(重庆市设计院供图)

▲鑫乐向阳电影城大门。(资料图)

上清寺转盘,昔日的鑫乐向阳电影城已不见踪影。 本报记者 甘侠义 摄

在重庆市设计院的档案室,有近万张老的手绘设计图得以完整保存,它们见证着山城的变迁。其中,有一份泛黄的设计图,绘于建国初期,是一座老的电影院——合作电影院,就位于如今的渝中区上清寺。

如今,合作电影院已经拆除,本期“读城”——图绘老山城系列报道之三,将带你追忆老电影院的往事。

渝中区上清寺有个电影院,上世纪50年代,这个电影院刚修建时,叫做“合作电影院”;后来,它改名为“向阳电影院”,1997年更名为“鑫乐向阳电影城”。

见证过这个电影院刚建成模样的人,已经渐渐老去。但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它可是非常“高大上”。如今,虽然这个电影院已经消失,但却承载了几代重庆人的记忆。

本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设计院的工作人员,以及老电影人、老规划人,为你还原当年这座电影院的辉煌。

那时的影院 独立而大气

现在我们去看电影,很难再看到电影院是一座独立的建筑了,虽然影院越来越多,但几乎都是设在大楼、商场内。

“而在以前,很多电影院都是独立的建筑,比如合作电影院、山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解放军影剧院等。”重庆市设计院建筑文化工作室主任舒莺介绍,老的电影院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设计师在外观、内部等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它们建成后,很多成为当年城市的“文化地标”。

位于渝中区上清寺的“合作电影院”,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设计院老设计人完成的作品之一。在一张泛黄的手绘设计图里,能看到一幢大气而简洁的建筑,进门处有三角形的雨棚,用几根大型柱子支撑,影院外还有一个小型绿化区。建筑旁边醒目地写着“合作电影院”几个大字,顶部还飘扬着旗帜,很有时代特色。

设计图的落款是公营重庆建筑公司设计院,这正是重庆市设计院的前身。

那时的票价 分甲乙丙等

城市规划专家李世煜,年近70岁,是合作电影院世纪变迁的见证人。

“合作电影院是我童年、少年时期最深的记忆,伴随着我的成长。”李世煜老人回忆起往事,非常感叹。李世煜小时候就住上清寺附近,也就是中山四路。小学就读于曾家岩小学,中学在求精中学念书,他对这个地方非常有感情。

李世煜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政府修了一大批公益文化设施,就包括上清寺的“合作电影院”。那时的电影院是分片区服务的,“合作电影院”就是为了方便上清寺、曾家岩、牛角沱、李子坝、大溪沟等一带的居民看电影。

“合作电影院内部很大,只有一层楼,却能容纳近千名观众同时观影。”李世煜记得,合作电影院最早票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甲票、乙票和丙票。其中,甲票是位置最好的,就是靠中间、视野最开阔的地方,票价是1毛2分;乙票是影院中庭两侧,位置稍差一点,票价是1毛钱;丙票是最前面两三排和最后几排以及两侧,票价是8分钱。

“在上世纪50年代,5分钱能吃二两小面,1分钱能买一把蔬菜。电影票不算贵,但供不应求,每场几乎都是满座。”李世煜说。

那时的电影 互动性很强

“因为当时学生是半价,我们拿着学生证去,买电影票很便宜。因此,在童年、少年时期,在合作电影院看了很多电影。”李世煜说。

那时候,李世煜在这个电影院看过的电影有《国庆十点钟》、《山间铃响马帮来》、《祖国的花朵》等。其中,《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部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电影。电影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一直唱到现在,经久不衰。唱起这首歌,李世煜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眼眶也湿润了。

“那时的电影院,有很多与观众互动的环节,这也是吸引人们前去的原因之一。”李世煜说,在“合作电影院”外的宣传栏,贴着很多电影剧照,让观众来猜是哪部电影,猜中的可以奖励电影海报等。而且,入口处的小桌子上,还放着“电影说明书”,也就是当天放映的这部电影的内容、照片等,印在一张红色、绿色、蓝色的纸上。虽然纸张很薄,印刷质量也不算好,但却是观众的最爱,李世煜曾收集这样的电影说明书、海报上百张,但遗憾的是因历史原因丢失了。

那时的放映 “跑片”是特色

上世纪50年代,在“合作电影院”看电影的趣事,李世煜还记得不少。李世煜说,因为当时电影数量不多,国家发行的胶片数量有限,一部电影有那么几卷胶片,当地几个电影院共享。因此,就要安排好顺序,除了合作电影院,附近的文化宫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等,都要轮流送胶片,这就是所谓的“跑片”了。

李世煜记得,在电影院外,停着一辆“洋马儿”,也就是现在说的自行车,有人专门负责来回“跑片”。有时候,一部电影看着看着,大屏幕上突然出现“片子未到,请休息”的字样,观众就知道另一卷胶片还没送来。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放映时温度过高,胶片放着放着就烧掉了,大家就会看到屏幕上的胶片影像突然卷边、发黄……这就是当年观影的特色。

李世煜说,印象最深的是三八妇女节的下午,合作电影院几乎成了女学生专场。周围几所中学、小学的男生和女生出校门分成两边,男同学扛着扫把去扫街,女同学就开开心心去看电影,就有了如今大家熟悉的顺口溜,“三八妇女节,男的最造孽;女的看电影,男的做清洁”。虽说是打趣,也有那个时代童年不一样快乐。

此外,在五一路还有新闻电影院,在朝天门还有运输电影院等,都记录着老重庆人的观影记忆。

“合作电影院”的变迁

“合作电影院”建于上世纪50年代,在当时是重庆市区数一数二的国有电影院;

上世纪60年代,“合作电影院”更名为“向阳电影院”;

1997年影院“升级换代”,由香港鑫乐与重庆电影公司参与运作,投资近6000万元,成为我市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影院,更名为“鑫乐向阳电影城”;

2005年,投资方之一香港鑫乐退出,影城在当年7月1日起曾一度停业;

2009年,“鑫乐向阳电影城”正式谢幕。如今,原址已建成开放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本报记者 蒋艳 实习生 陈珺瑶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