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紫东:在台湾当兵 摸扫把的时间比摸枪的时间长


来源:观察者网

520之后,“武统论”似乎有所抬头,两岸军事对垒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连台湾“国防部长”冯世宽都说“我们不谈打多久,会打到最后一兵一卒。

520之后,“武统论”似乎有所抬头,两岸军事对垒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连台湾“国防部长”冯世宽都说“我们不谈打多久,会打到最后一兵一卒。”好笑的是,多数台湾青年对当兵没什么兴趣,台湾兵力孱弱,搞得“国防部”甚至想出“周末战士制度”,希望能够解决募兵成效不彰的现况。

笔者就曾任义务役预官的经验,观察当前国军的军中文化,认为主要是因为军队与社会关系过于恶劣,以至于在一般年轻人心中的国军品牌形象,总是声名狼籍,进而影响军队的招募绩效。

1949年后,国民政府与大量军民从大陆撤退来台,开始在台湾施行威权统治与一党专政。这时候的军队为国民党的军队,时常为当权者迫害异己的工具,包括保密防谍、监听、拷问侦讯等。1987年解严后,各种社会思潮获得解放,军队的地位随着人民对于爱国的单一价值逐渐瓦解而式微,再以国军内部的组织文化与制度并未随着时代而进步,因此从媒体上所呈现的,尽是民众难以适应的老式教条主义。

除了国军的形象外,实际服役的经验也成为全民的负面记忆。举凡有男丁的家庭,都直接或间接听到自己的丈夫或孩子当兵的经验谈,加深了对国军官僚主义的差劲恶名。也因此,尽管服役期限从过去的两年逐渐缩减到一年,再到2013年开始的四个月役期,募兵仍旧无法取得百分之百的招募率,因为几乎每个服役过的男人都遇到过不令人心服的“坎事”,自然军中生活在年轻人中的口碑大打折扣。

FB上“国防部”发言人PO出的募兵宣传照片往往与民众认知不符,图取自网络

民众对军队文化的一项认知落差是虚伪假造。由于国军每项鉴测或演习等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之上,在部队的连级单位,军官通常为了符合长官要求,会设法透过一切手段达到标准。

以高装检为例,在装备检查上许多军官遇到单位装备坏掉或是缺件,好一点的方法是跟其他单位商借,差一点的办法则是放纵下属去“偷”装备,或是撰写假资料。这样的造假文化相当猖獗,因此每一位军中弟兄对于长官所带头兴起的风气,总是无奈遵守,只能每天数馒头、盼望早日退伍。

台湾著名网络论坛PTT对网友发问高装检的评论回应,图取自网络

此外,国军的阶级制和学长学弟制文化相当严重,因此时常衍生老兵欺负新兵、士官不当管教等问题。基本上,除非是预备军官出身,否则在新训1-3个月后士官及士兵就要下部队服役。

刚下部队的前几个月,新兵常会因老兵擅离职守而必须背负较多的勤务工作,然而当比自己“菜”的新兵进来后,过去的委屈似乎又成为“照顾”新兵的传统,以至于恶性循环。进入部队后,龙蛇杂处,左边邻兵可能只有国中毕业,前方邻兵军服一脱也可能就是全身刺青的角头大哥,如果你品性敦厚、谦恭温良,则时常会被“凹”(要求)不属于自己的勤务,甚至有人动手殴打戏弄。不过这些恶人往往遇到更有背景与势力的人,便安静得如同温顺的小猫一般,欺善怕恶的文化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许多人会透过阶级来进行不当的惩罚,最著名的便是2013年发生的“洪仲丘事件”,担任义务役的洪姓下士遭到志愿役的士官与军官禁闭惩戒,进而因过度操演死亡。这起事件也冲击了马英九政府,引发一连串的社会运动风潮。

25万民众上街抗议军方对洪仲丘事件的隐瞒卸责,图取自网络

然而即使是预官,所处的环境也不见得较为轻松。一来是整个结构形成的文化使然,奉承献媚成为拥有大专学历的预官不得不学习的伎俩,二来则是趋炎附势、利益优先的风气,使得这些预官尽管饱读诗书,却常上演小鼻子小眼睛的斤斤计较戏码。举例来说,笔者在台中成功岭进行两个月的新训时,便遇过台大毕业的学生时常对同袍计较去营站休息的次数,或是行军扛军械的枪枝数,尽显家中公子哥的教养。在军中近乎丛林法则的情况下,也无怪乎孔孟胜贤教诲被抛诸脑后。

由于利益挂帅,许多人也时常争取机会去医务室躲避勤务或操演,或是申请外出看诊,以躲避无聊和繁重的差事。以外出看诊为例,笔者所待的120多人的单位,曾经一度出现近30名同袍申请外出看诊,甚至有人妙言:“一出营区大门,外面的空气都不一样了。”可见这种看诊文化的吸引力。也曾有一次,笔者发现同袍扭到脚,在军中提出申请,得以在行军时由士官陪同漫步而行,然而当周五“一八〇〇”放假时刻,该位同袍便健步如飞,出营门后便跑步赶搭高铁离去。

在无聊的勤务方面,则以无意义的打扫为大宗。在台湾,相当多女性认为当兵是一个男孩蜕变成男人的必经阶段,因为将会度过严格的军事操演,成为保家卫国的男子汉。然而多数时间,士兵都在执行环境打扫的任务,包括清水沟、扫落叶、搬桌椅、扫厕所等,偶尔会安派刺枪术、打靶射击、枪械分解的课程,但时常打扫勤务一来,本业就遭副业侵蚀。究其原因,仍在于许多长官过度注意表面功夫,为了迎合高级长官督察,而着重较为浅薄的体面,失去了扎实训练的苦工。

网友kuso国军的图片,取自网络

由于繁重与浪费生命的勤务,军中也流传着“闪躲飘”生存伎俩,也就是遇到勤务要闪、遇到长官要躲、遇到任务要飘,一语道中可悲又可笑的军营生活。因此当笔者担任排长期间,下达任务遇到执行不顺畅时,从士兵口中得到的反应总是“很累”、“身体不舒服”、“我刚刚才做完”、“我刚去完厕所”等推卸的借口。

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曾被质疑装病闪兵,图取自网络

上述种种的军中陋习,透过口耳相传与网络分享,使得台湾许多年轻人不愿将人生宝贵的一年青春奉献出来,民间也流传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打油诗。另外,许多艺人、官员都曾经用身体疾病的方式申请免役,更助长了年轻人不愿当兵的比较心理。在这种“众人皆逃兵”的扭曲心态下,军队无法从社会取得认可,也形成无兵可募的问题,或募兵的兵员素质不佳,如此又变相降低了国军的效率,使得军队在百姓面前总是无法展现更佳的实力与形象,陷入恶性的闪兵漩涡。

许多艺人设法躲兵役的新闻影响年轻人当兵意愿,图取自网络

在现代国际社会,至少在东亚地区,已经不像过去几世纪来殖民文化的弱肉强食,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繁荣与互利共存,军队虽然仍旧必要,但只是最后的“必要之恶”,政府对于这类的必要之恶,理当思考如何兼顾社会观感,改善军队与社会关系,而非沿袭传统的尚武准则,否则台湾年轻人仍旧“身在军营心在家”。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

责任编辑:吴雨洪 PN011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