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还是徽州,没必要再折腾了

这样改来改去,不仅现实中操作难度太大,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太高,也会因为涉及多方隶属关系、情感纠葛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执之中。究竟有多大必要性,值得深入探究。

据人民网报道,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日前亮相合肥一家书店,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李辉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气将徽州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

几乎每一次关于改名的讨论,都会迅速发酵为一个多向度的公共话题。此前改名成功的襄阳、荆州是这样,不成功的“林州市”改名“红旗渠市”也是这样。至于“石家庄”的改名喧嚣,则更像是一场无厘头闹剧,初起时浪花很大,过一阵就消停了。这也很正常,这类话题的讨论门槛本来就不高,无非是支持与反对。看似热热闹闹的舆论场,其实不过是民意的站队而已。

此番的黄山改名风波也不例外。这边厢,李辉大声疾呼,要尊重历史和文化,恢复徽州这一“最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地名;那边厢,网友说了,黄山建市也有30年了,老百姓和外边的人早以习惯了这一称谓,而黄山也已经成为安徽乃至中国一个鲜亮的旅游品牌,有必要再改来改去的折腾?

按照李辉所言,与千年徽州相比,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单纯地比较时间段,这样的说法当然没有问题,1000年长、30年短;1000年好,30年孬……可惜,账似乎不应该这样算。一者,用千年历史比照当代,本身就不具有可比性。若这样类比,恐怕所有的新地名都无历史、都应该改回去。再者,将当代30年历史视为一瞬,也未免太不把当代人的历史记忆当回事儿了,有虚无之嫌。

徽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一点已有共识。但是,恢复历史记忆的路径很多,“徽”之名著于世,也并非只有改名一途。地名的“钩沉”价值,不可否认,却也不能过于放大。尊重地名文化,也并不等同于要践行无条件的地名崇拜。“一名之立”,固然经过了“旬日踟蹰”,但也只是一个名目而已,并不能代替很多实实在在的努力。很多时候,过度的坚持也是一种“执念”、“妄念”。

历史也好,文化也罢,可能寄托在地名之上,但也会附丽于其他方面。实际上,这些年黄山市努力发掘、打造的黄山文化,本身就有着徽文化的基因。只要身临其境,对此自然深信不疑,何必一定要有一个徽州的地名?何况,若坚持千年徽州“正本清源”的说法,则历史上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属于江西版图的婺源等地,是不是也需要调整区划,回归安徽呢?

这样改来改去,不仅现实中操作难度太大,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太高,也会因为涉及多方隶属关系、情感纠葛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执之中。究竟有多大必要性,值得深入探究。

其实,地名的争执往往很难有一个穷期。历史的叠加、政治经济的干预、文化的渗透,到了最后,很可能就是一个顾此失彼而非完全遵循各方意愿的结局。争吵不休、口水连连倒还在其次,算不得什么严重的问题。关键是这样的发掘和更改的意义和价值,着实可疑,甚至真的会沦为坊间指责的“瞎折腾”、“糟蹋钱”。此前的“改新”,固然有欠思量,而现在的“恢复”,似也大可不必。

说到底,与改名相比,地方似乎应该更务实一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踏踏实实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繁荣文化上面。一味折腾,无异于在煞有介事玩一场昂贵的游戏,不仅会浪费巨额行政成本、社会资源,还可能会滋生其他社会问题,不可不慎。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

胡印斌

胡印斌

媒体人

作者其他网评

第一解读

下一篇

何江只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意外”

何江当然比所有人都更有资格享受他仅凭个人努力所取得的成功,但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不能。中国教育或社会总不能说:看,尽管我们已给他设置了重重关卡,但他仍然站在了哈佛的毕业典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