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记者手记:一座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之路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广东5月30日讯(记者李云鹏)5月30日,记者跟随“网络媒体佛山采风团”来到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等地,感受这个知名的制造业名城的生态建设成果。

原标题:记者手记:一座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之路

中国网广东5月30日讯(记者李云鹏)5月30日,记者跟随“网络媒体佛山采风团”来到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等地,感受这个知名的制造业名城的生态建设成果。

佛山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在着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林业绿化建设。十多年来,坚持一届一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抓绿化建设,秉承近自然森林发展的理念,在生态领域投入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三年促变,绿地佛山”、城市升级等一轮又一轮的绿化大行动,发力推动森林进城、下乡、上路,先后成功创建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实现从“浅绿”到“深绿”的发展,使昔日烟尘弥漫的城市蝶变成为如今城乡叠翠、四季锦绣的岭南生态绿城。

滨河生态廊道:城市绿色升级典范

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一景。中国网李云鹏摄

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一景。中国网李云鹏摄

图04:图为居民在生态廊道里休憩。中国网李云鹏摄

图04:图为居民在生态廊道里休憩。中国网李云鹏摄

佛山新城以“水绿香”为规划理念,不单要有“高楼大厦”,更加注重“小桥流水”,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保持城市原有的自然与文化个性,保留岭南水乡特色,绿化率超过40%,全力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

佛山新城滨河生态廊道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发挥吸碳制氧、保土蓄水和净化环境等生态功能,其植物配置强调乡土性、特色性及多样性结合,以常绿阔叶林为群种,种植了樟树、秋枫、桃花心木、木棉等乔木117种及鸭脚木、龙船花、变叶木等灌木128种。项目充分保护了东平河原有河滩的生态环境,通过恢复河岸缓冲带,修复沿河浅滩,打造成浅滩、河漫滩等多样的生态水体形态,建成全市最大的城市中心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引种淡水红树林,在重要节点上试种名优樱花、推广种植珍稀茶花,较好地营造了特色植物景观。

佛山新城管委会副主任何小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廊道建设将尽可能的保持原生态,并为佛山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支撑。

汾江河治理:“母亲河”重焕青春

汾江河,在佛山,年轻一代往往只将其看作一条臭水沟,“老佛山”则清楚地记得,汾江河曾经是多么的温婉秀丽。

上世纪70年代末之后,一度停滞的市场经济逐渐复苏,佛山一马当先,走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列。大批工业企业趁势兴起。汾江河虽然已非交通要道,但其作为一般的原材料以及产品的运输通道,还是十分便利,汾江河沿岸工业企业也越来越多。

此后,“母亲河”默默地忍受了源源不绝地注入它的体内的各种“毒水”,变黑、变臭。这也可以说是“母亲河”的一次伟大而又无奈的牺牲。

佛山近年来重点治理水和大气污染。以汾江河、西南涌、芦苞涌等跨界河涌和污染严重内河涌为整治重点,全面推动水环境整治工作,推进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整治,建立重点河涌“涌长段长责任制”。

图06:汾江河今日“面貌”。中国网李云鹏摄

图06:汾江河今日“面貌”。中国网李云鹏摄

图07:汾江河治理前后对比照。资料图。

图07:汾江河治理前后对比照。资料图。

通过将整个汾江河流域划入整治范围,落实责任人制度;同时,推动流域附近企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现如今,这条“母亲河”仿佛又能看到“年轻时”的容颜。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