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现代愚公”李华明悬崖凿路 创石漠化特困区修路奇迹


来源:云南网

在祖国的西南边垂,有一个地方叫西畴。这里山大石多,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石漠化特困地区县、革命老区县。在这个被外国岩溶专家家称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有一群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西畴精神”,保护了良好生态,解决了温饱问题。

原标题:“现代愚公”李华明悬崖凿路 创石漠化特困区修路奇迹

在祖国的西南边垂,有一个地方叫西畴。这里山大石多,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石漠化特困地区县、革命老区县。在这个被外国岩溶专家家称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有一群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西畴精神”,保护了良好生态,解决了温饱问题。

可以说,这帮“现代愚公”在消除贫困的漫漫征程中,真正抓住了“牛鼻子”,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就是这帮“现代愚公”中的一员。

交通闭塞行路难

李华明介绍,行路难是岩头村祖祖辈辈最头疼的事,岩头村因悬崖阻隔仍没有摆脱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物资运输难等一个个难题的困扰:村里有人生病只能用担架抬到医院救治;孩子们在距离村子2公里之外的学校上学,来回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群众养肥一头猪,至少要请七八个壮劳力帮着抬出大山卖,卖猪的钱在支付工费后已所剩无几,曾发生过群众费力将猪抬至村口,肥猪不慎跌下悬崖而亡,一年辛苦付之东流。

由于忍受不了这里艰苦的条件,村里的姑娘都纷纷选择远嫁到外地。小伙子们娶媳妇也很难,娶进家的媳妇往往因为村里的条件不好而离家出走。

悬崖峭壁开山凿路

“要致富先修路。我们不能再这样苦熬下去了,苦熬下去的结果就会一辈子受穷!”2013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李华明被群众推选为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对群众说:“现在县里出台了群众修一条公路补助5万元的好政策,如果我们再不抓住这个机遇修路,会永远落后下去的。”于是,他暗下决心: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带着大家把悬崖之上的最后200米进村公路打通,否则就愧对父老乡亲。

然而,面对悬崖之下有农户、高压电线,在最险之处既不能用机械施工,也不能施放炸药,甚至有跌下悬崖的生命危险,要在悬崖峭壁之上开山凿路谈何容易?就在李华明准备组织大家继续修路的时候,有人和他打赌:“你如果能把这条路修通了,我拿手板心煎鸡蛋给你吃。”

关键时刻,李华明没有打退堂鼓,毅然决然要修通进村路。经过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全村15户群众除1户孤儿户外,按每户再筹资1.5万元,筹齐了28万元的修路集资款。

说干就干,修路集资款筹齐后,村里的14人挥动铁锹、举起铁锤、舞动铁撬,向悬崖峭壁宣战。他们用铁錾击平路面上的硬石,用双肩从山间地头扛来石块备料,甚至用绳子系腰在岩壁上打炮眼。历时三年,这段仅仅200米的悬崖路才终于被凿通。

在坚守修路的12年时间里,李华明几乎顾不上自己的家,特别是在打通悬崖的最后3年里,从没种管过远在8公里之外的田地,两个孩子又年幼在校读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妻子孙兴辉的肩上。

李华明白天坚守在工地上,晚上还要到邻村协调公路占地的事。下地干活、养猪喂鸡等家里家外的事务妻子都包着做。为了支持丈夫组织群众修路,妻子总是忍辱负重,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一分汗水换来一分收获。历经12年的坚守和苦干,2014年1月,岩头村终于修通了长1公里的进村简易路。县政府出资1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用了20多天的时间进行了进村水泥路硬化,圆了祖祖辈辈的通路梦。

谋划养殖业让群众致富

硬化进村公路仅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第一步。为了让乡亲们早日摆脱贫困,李华明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在他的争取下,县水务局和西洒镇在村里组织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让群众告别了饮水难的历史。同时,县、镇党委政府正在组织实施村活动室建设和安居房建设,对4户危房户进行了改造。

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后,岩头村在发展增收产业有了新举措。还在进村路硬化的时候,就有外县老板进村联系租用群众的土地种三七,去年全村出租土地48亩,每亩租金1000元,仅此一项就为群众增收4万元。

同时,三七产业还吸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地打工,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获取稳定的劳务收入。目前,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修路前的2700元增加到了4000元。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县、镇党委政府还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上为岩头村绘制了新的发展图景:管护好2012年种植的106亩核桃,规划种植香脆李48亩,规划养殖商品肉牛36头,为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打牢基础。

云南网记者 赵岗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