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经济下行期,我们如何理财


来源:齐鲁壹点

摘要: 刚性兑付一定会打破,个人投资者不能盲目地选择高利率产品。去年底以来诸多动向已经表明,不良资产状况已经十分严重,个人投资者需要盯好自己的理财产品。

原标题:经济下行期,我们如何理财

摘要: 刚性兑付一定会打破,个人投资者不能盲目地选择高利率产品。去年底以来诸多动向已经表明,不良资产状况已经十分严重,个人投资者需要盯好自己的理财产品。

很多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做一个合格投资者难度有点大,但有闲钱又不甘心只放在银行吃存款利息,总觉得政府一直在维持经济和金融稳定,不太愿意允许违约发生。真的这样吗?

老张认为,总体上看,中国投资者离成熟还很远,投资者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也不太会往最坏里想投资这件事。老张在这里提醒大家,刚兑问题一定会打破,最终谁的责任谁承担。

别太指望刚性兑付

对比下近两年政府对企业债的态度,就会发现,刚性兑付正在逐渐被打破。在此老张提醒投资者几件事:

第一, 清晰付款人 。一定要知道到期时付款人是谁,国库券的付款人是财政部,商业银行存款的付款人是银行,保险产品的付款人是保险公司。除了这三类,没有金融机构为理财产品做承诺,如果承诺付款,那是违法的。

第二, 关注金融机构的规模 。要关注发行机构的注册资金、所有者权益、总资产规模等,企业越大,企业越在乎自己的声誉价值、越在乎关门损失,而且还有“大而不倒”问题,美国在次贷危机时虽然舍弃了雷曼兄弟,但还是保了摩根斯坦利和美林。

第三, 了解产品特性 。银行理财产品,银行是信息中介,监管单位是银监会;信托公司是信息中介,监管单位是银监会;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子公司)是信息中介,监管单位是证监会。每种产品的发行都有相关规定。

第四, 了解产品本身 。一定要清晰付款人、资金用途、担保情况、所处行业等最基本的情况,真正的合格投资者能分析借款人家族信息、借款企业经营能力、企业的行业属性、未来企业盈利方向和还款来源。

第五, 了解产品资金信息 。一定要了解资金的收款人、资金管理人、资金托管人等信息,这些信息足以判断是否是飞单。

相关政策动向

经济下行、资产恶化的趋势已经形成,理财产品受到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政府对此也不是无所作为,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个人投资者需要了解这些政策,从中感受风向变化。

— 2015年11月23日 ,中国基金业协会开始公布失联(异常)机构,已经公布了5批(名单见表2)。

基金协会此举显然与私募的表现紧密联系,一方面,2015-2016年股市造成部分私募公司经营业绩巨亏,涉及非法集资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与经济下行,投资股权企业表现不佳,造成投资失败。经济下行导致的企业经营问题是私募基金失联或异常的重要因素。证监会在5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6年一季度涉非法集资备案登记私募基金规模5.7亿,投资者1700多人。

— 2016年4月28日 ,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82号)。82号文件是规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的文件, 其中涉及个人投资者的描述至关重要,“信贷资产收益权的投资者应当持续满足监管部门关于合格投资者的相关要求。不良资产收益权的投资者限于合格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参与认购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和资产管理计划不得投资;对机构投资者资金来源应当实行穿透原则,不得通过嵌套等方式直接或变相引入个人投资者资金。”

首先,这是斩断不良资产与个人投资者关系的有效手段,因为任何个人投资者对于不良资产价值的判断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82号文明确只有合格机构投资者才能参与此类业务;第二,强调对机构投资者资金来源实行穿透原则,避免间接方式让个人投资者介入此类交易。82号文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显然有一种未雨绸缪的考虑。

— 2016年5月13日 ,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6〕24号)。

从直观上看,银监会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针对“飞单”问题的一种严格管理,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债务不能正常偿还,甚至不能偿还问题。无论哪个行出现飞单,真正不是有牌照金融机构发行产品的情况几乎没有,只是发行产品机构的资质、资金实力、风险识别能力等存在差异。飞单问题的暴露都是和产品不能按期付息付本联系在一起,这显然和近两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不良资产爆发有关。

— 2016年5月16日 ,中国工商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自2016年6月1日起,不再受理新的个人账户综合理财业务。

工行的个人综合理财产品是为特定个人贷款客户名下存款提供增值的服务。工行此举是为了斩断理财产品和贷款的关联,是落实银监会82号文的一种策应。

— 2016年5月19日 ,中行发行首单不良ABS,即不良资产的证券化。

所谓首单是2008年以来,商业银行的首单,ABS是作为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新型工具出现的,显然如果“不良资产”问题不严重,是不会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

小结

xiaojie

随着经济下行,企业的经营状况会越来越严峻,金融作为给企业提供资金的行业,未来能否收回投资也与之密切相关。在各种信号显示不良资产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希望广大个人投资者们要努力睁开慧眼,发现合适的投资机会,而不是盲目的选择高利率。如果中国GDP增长率不能保证在“L”型轨道上运转,那么打破刚兑是必然的现象,到那时,就不是讨论投资收益率的问题,“现金为王”则会是更流行的术语。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