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教育部解读《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济南5月25日消息(记者刘颖超)今天上午,教育部在山东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并解读《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据教育部发言人续梅介绍,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地方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一个省的教育新政,创下了一个新纪录。

原标题:教育部解读《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央广网济南5月25日消息(记者刘颖超)今天上午,教育部在山东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并解读《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据教育部发言人续梅介绍,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地方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一个省的教育新政,创下了一个新纪录。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表示,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统一部署,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开展了多项活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从目前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制度体系日臻健全,部署落实有力,呈现出向上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下一步,将进一步指导各地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规律,把德育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当中,构建全覆盖、多途径、常态化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随后介绍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编制的背景过程、框架内容以及预期目标。

左敏表示,目前山东省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注重机制建设,优化德育环境,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展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但是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各学段德育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课程内容重复倒置,层次性和完整性都有不足;二是内容抽象化,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三是教育的整体育德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主渠道作用,相对淡化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学科特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和实践活动四个序列,形成“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力求实现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该《指导纲要》包括“德育课程指导纲要”、“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包括14个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和“实践活动德育指导纲要”四部分。在每个指导纲要中,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提出教学实施建议,并根据学科德育要求,给出3-5个典型评价案例,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目前,国家课程中德育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四门。“德育课程指导纲要”的主要思路,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一体化设计小学、初中、高中的上述四门课程,针对性地规划各学段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构建符合不同学段依次递进、衔接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

“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主要思路是挖掘提炼包括语、数、外等14门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根据课程属性,归纳每门课程的德育目标、德育范畴,突出课程的德育特点,强调课程核心素养与德育的有效契合,强化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全科育人的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纲要”。这部分内容是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突出齐鲁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格教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根置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实现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该部分对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进行了系列化设计,归纳了12个类型的活动形式,目的是强化实践活动在学校德育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发挥实践活动在拓展德育空间,创新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等方面独特的优势。

通过德育综合改革和《指导纲要》实施,山东省教育部门希望能建立和完善德育课程一体化体系——纵向上,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前后贯通、有序递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横向上,挖掘各学科、实践活动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发挥其特有的育德功能;实施上,加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协调融合,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增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强化教育立德之本,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提升育德成效。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