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看蔡英文

台湾现在是一张放不平的桌子,真正要解决桌子的不平,需要把地铲平。要做到这个,无论对于台湾,还是两岸,都需要大格局。只是,蔡英文会有这样的大格局吗?

2016年大选揭晓,我写了篇关于国民党为何会惨败的文章(详见1月16日凤凰评论所发《国民党为什么会惨败》),对于赢家,我没有立即写,想多给点时间看看,胜利者在聚光灯下会怎样开始第一次出场?

为什么是蔡英文?这是一个比520就职演说的内容更值得叩问的问题。同样的句式在若干年前也出现过,2008年,2000年,1988年,这些时间点人们追问的分别是:为什么是马英九?为什么是陈水扁?为什么是李登辉?

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他们有着空间的重叠、时间的先后,也有着因果的相连。换句话说,没有李登辉,就没有陈水扁;没有陈水扁,就没有马英九;没有马英九就没有蔡英文。

所以,要回答好为什么是蔡英文?也许应该从李登辉讲起。这是台湾跌宕起伏的30年。

如何讲好这四个人和台湾的这30年?我选择的切入点是学历。学历,有了共同的参照系;更有趣的是,四个人,除了李登辉,另外三个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台大法律系!

可以这么说,台湾过去的16年和未来的四年,其命运被三个法律生所决定。

同一所学校的师兄弟,差别咋这么大呢?

最容易走进核心层的农业博士

李登辉是农业博士出身,这对他进入政坛起了很大作用。各种传记或专家分析都提到,由于台湾面临农业现代化的科技转型,在日美留学、学习农业经济的本省人李登辉得以脱颖而出,被蒋经国重用。

但学历要比较才行。连战、钱复、陈履安、沈君山,是早期台湾政坛第二梯队的典型代表人物,在1960、1970年代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中,红遍半边天,时人称之为“四大公子”。他们都赴美留学,分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本科麻省理工)和马里兰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专业依次是政治学、哲学、电机工程、物理学。

上世纪50到70年代,在台湾的国民党官二代,主流的专业倾向是哲学、政治学及理工科(特别是高科技、大工程领域,比如当时与机、电相关的专业)。这与当时红二代的选择可以相互映照。

李登辉的农业经济专业,沾了科技的边,但又不属于高科技,不是国民党官二代的热门,竞争相对弱,又是台湾转型的重要基础,李登辉的脱颖而出有概率的成分。

另外,鉴于当时对本省人普遍的歧视加不放心,农业博士是一个最安全的保护色,不容易过早暴露。想一想,如果李登辉学的是政治学博士,可能早就被对手盯上了。

李登辉的政治生涯是拔地而起,悄然转型。1971年,李登辉的上司沈宗翰向蒋经国力荐,1972年,李登辉即从农复会下面的一个小组长职位上直升“行政院”政务委员,开始了他的权力攫夺之旅。有意思的是,沈宗翰是四大公子沈君山的父亲,沈君山才华横溢,台大足球队队长、篮球队队员,留美期间,赢得美国围棋冠军,曾经代表台湾赢得两次世界桥牌赛亚军,并获选“十大杰出青年”荣誉。历任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理学院院长,也被蒋经国任命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天时地利人和,沈君山仍然不低李登辉,到李当政时,落得挂冠辞官,到台湾清华大学当校长去了。

在政治时代交替时,处在核心层的竞争特别惨烈,稍有不慎,就出师未捷身先死。最后的实际接班人概率最大的,往往是主流圈子的第二层前列。因为不在核心第一层,所以哺乳期与成长期安全;因为仍然处在主流圈,而且在第二层前列,最容易走进核心层。

农业博士,正是处在这样的一个谱系当中。

律师:最容易产生新政治势力

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夺得大位的是台大法律系毕业生陈水扁,律师出身。

为什么是律师?

政党轮替,反对党(党外人士)能够在政坛上广为人知的有四种人:

一是脱党人士。但脱党人士有包袱,既被反对阵营所怀疑,也在原来阵营所分裂,不容易成功,赵少康、宋楚瑜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二是其它界名人,就拿明星来讲,他们有知名度,但和政治交集不多,粉丝数换不来选票,比如李敖;

三是受害人。其同情票高,但容易类型化、标签化,不容易放低身段,柔韧性不强,竞争力略弱,即使成功,也不容易转型,比如施明德、黄信介和吕秀莲。

四是律师,特别是政治犯的代理律师很容易在事件中获得声名。法律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法律人转政治人,轻车熟路。在法律人中,律师的身段最柔软,表现的空间最大,也最容易制造个人魅力。

台湾新政治势力的人物谱系,都要追溯到美丽岛事件。有意思的是,尽管美丽岛受刑人复出后先后成为带领民进党一步步迈向执政的政党领袖,然而全面接班掌握政权的却是辩护律师世代——陈水扁当选“总统”,谢长廷、苏贞昌、张俊雄先后任“行政院”院长。美丽岛“五人小组”,除了姚嘉文任“考试院”院长、黄信介在民进党执政前的1999年去世,施明德、许信良(后来入狱)、林义雄三位都曾任民进党主席,最后都因和律师世代理念不合被迫离开执政后的民进党。

陈水扁的悲剧,就是把“总统”当成了律师

陈水扁善辩而且善变,“扁扁扁、变变变、骗骗骗”就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最生动的形象写照。

其实“变变变”,对律师出身的陈水扁而言并无可厚非,“有法律,无立场”,这正是律师职业生涯的特殊性。善辩是律师的职业能力,善变是律师的职业人格。律师的职业人格并不等于具体的律师人格,很多律师会超越自己的职业人格。

律师的职业人格并不是贬义。律师为受害人服务,不会由此就崇高;律师为凶手辩护,他也不因此成为凶手的同伙。律师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需要参与法律的正义追求,但维护委托人利益也是其职业伦理所在。所以,为委托人服务,律师可以拿钱,也必须拿钱。

但律师一旦转为做政治人物,他就从被委托人成为当事人。他就应该有自己的立场,不能随便“变变变”;他就不能利用权力,再拿委托人的钱。

陈水扁的悲剧,就是把“总统”当成了律师。不断变变变,而且骗骗骗,最后还乱拿钱。

指出陈水扁的律师人格,不仅仅是为了揭示陈水扁悲剧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追问历史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历史有没有可能出现另一个陈水扁?

大陆人一直以为陈水扁是顽固的“台独分子”,其实未必。如果把陈水扁历年来谈两岸和谐、族群和解、反对黑金的言论收集起来,你会惊叹:天哪,这是同一个陈水扁说的话吗?!李敖曾经说过:台湾没有一个真正的“台独分子”,理由是他所看到的这些人没有一个会为理想和信仰献身。陈水扁根本就不是愿意献身的人!

如果陈水扁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台独分子”,最有价值的思考就是,律师既可以为被告服务,也可以为原告服务,为什么陈水扁这个律师,最后选择了为“台独”服务呢?所有的证据都表明陈水扁是一个逐利之徒,为什么这个唯利是图的人,没有可能把自己的一己之利和整个台湾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方向一致起来?除了必然的因素,有没有偶然的选择呢?

陈水扁的追问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对蔡英文的叩问,却有着现实的价值:蔡英文是真正的“台独分子”吗?是为理想而献身的“台独分子”吗?

如果是,怎么办?

如果不是,蔡英文是可以选择的蔡英文吗?民进党是可以改变的民进党吗?

如果是,怎么改?

民进党烂,国民党臭,你选哪一个?

2000年大选,国民党的李登辉,是民进党的最大助选人;2008年,民进党的陈水扁,是国民党的最大助选人。

台湾民众的纠结是:两个烂苹果,选哪一个——比谁更烂?

其实,国民党不是烂苹果,八年没有执政,没有机会烂了,它只是一个臭鸡蛋!但一个烂,一个臭,你选哪一个?

公道地说,民进党并不是个个都是陈水扁,个个都是贪污犯。人们震惊的是,一个打着反贪腐旗帜上台的新政党,为什么烂得如此之快?烂了一大半的苹果,切掉烂的部分,当然可以看到好的部分,但是明智的人都明白,这所谓好的部分最好还是不要吃,因为霉菌已经通过果汁等各种看不见的管道,也把它污染了。

公平地说,国民党也不是人人都见钱眼开,但出污泥而不染还好做到,久蹲厕所而不臭就不容易了。不勾肩搭背已属不易,连逢场作戏也不做就难上加难了;龟毛到灰色收入都不取,难能可贵,可是连一点特权也不顺水推舟,那真的是遍看党内有几人?

国民党人才济济,洁身自好的人也大有人在,但厕所待久了,即使自己屁股干净,要做到不被熏臭,谈何容易?当时论资历、论能力,轮不到马英九;论党内共识、论人脉,马英九更是差一大截,但因为有了陈水扁,人们对政治洁癖的渴望前所未有的高涨,台湾需要一个没有半点臭味的政治家!

马英九站出来:舍我其谁?

这就是当时那么多人对马英九含泪投票的原因!——我不喜欢他,但我更不喜欢别人上!但竞争对手,怎么能放过他?一个市长不贪钱,姑且相信,但一个市长连一点特权都不沾,不太可能吧?

2004年,民进党市议员炮轰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交通违规17起,包括逆向行驶1件、闯红灯2件、超速8件,跨越双白线、违规停车各2件,未系安全带、高速公路违规各1件,并多次由市政府代缴罚单。马英久答询说:在6年市长任内确有17次接到罚单,他申请复议过几次,只有一次申诉成功,其它16张罚单都及时认缴认罚,累计上缴台币22000元。民进党市议员不相信,透过私人管道,查询马英九座车的违规纪录,发现比马所说的17件多了7笔,认为马有匿报之嫌,结果一查证,才发现多出的7笔却是前市长陈水扁的违规纪录,而且统统在2000年4月28日同一天注记“免罚”被销单。

什么叫久蹲厕所而不臭?不是你当市长不A钱,而是你当市长交通违规还老老实实交罚单!

你可知道底层人的悲哀?

同是台大法律系毕业生,马英九几乎没有做过法律实务。1981年,马英九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毕业,直接成为蒋经国的英文翻译。

不粘锅,不食人间烟火,这是马英九的标签。前者来自马英九的性格,后者源于马英九的履历。

高高在上的马英九,三次转折都和底层有关。2008大选前,马英九力排众议,到台湾中南部底层进行“long stay”(长住),虽然被批做秀,闹出很多幼稚的笑话,民进党人甚至说,我们天天和农民在一起,你现在才来,才来几天?但憨厚的台湾人还是给这位愿意跨过浊水溪睡在农民家的大官点赞。这是马英九民意的第一次转折。更多的中间选民甚至浅绿的选民开始对他好感。

2009年“八八风灾”,媒体和灾民一再请求马英九启动“国安机制”,但法律思维严谨的马英九,坚持认为现有的救灾机制完全够用,坚决不肯启动。与老百姓和灾民的观感冰火两重天。灾民父亲失踪,心痛呼喊为什么要见“总统”变得那么难?姗姗来迟的马英九回应:“我这不是来看你了吗?”、“我父亲也死了,我能感同身受”。

“八八风灾”导致“行政院”院长下台,这是马英九第一个任期的第一次转折点,从此马英九的高民调不再,马英九的蜜月期结束。

2013年,洪仲丘事件爆发,法律人思维的马英九再次反应缓慢,一个士兵之死,造成25万人上街同哭,对着“总统”府高唱《悲惨世界》主题曲闽南语版《你敢有听着咱唱歌》,直接导致两位国防部长下台,这是马英九第二个任期的转折点。

政治人物仅仅靠廉洁与法律是不够的

马英九其实是有远大理想的。一个对自己苛刻到如此地步的政治人物,很难用政治性格来解释,如果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很难做到这一点。

马英九的政治抱负很简单:对两岸,他想民族复兴;对台湾,他想当全民“总统”;对国民党,他想完成政党转型。

两岸问题上,他曾经小试了一下,2009年,马英九接受台湾《天下杂志》专访时表示“不统,不是排除统一选项”,绿营大加挞伐。马英九立即就缩了回去。

全民“总统”上,他对反对者比对自己人更好,大量支持者从此寒心。他一味向绿营讨好,但从没有捞到绿营一点选票,反而自己的支持者开始含泪不投票。当马英九的支持率掉到不到10%时,要知道蓝营的政党支持者还有四成左右啊!

政党转型上,马英九积极性最高,不惜和王金平对决。但“王金平关说案”,生生被马英九搞成“马王之争”,把一个简单的是非黑白问题,弄成两个人的江湖恩怨。马英九没有办法改变国民党,只是改变了同僚对他的信心。

马英九八年任期,贡献给华人社会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政治人物仅仅靠廉洁和法律,是无法许这个民族一个美好未来的。

蔡英文会向师兄们学习吗

两个台大法律系师兄,必将深刻影响蔡英文的执政。

其实陈水扁也曾经深刻影响到马英九的执政。从任用官员就可以看出,陈水扁的贪腐,更加深了马英九对原来官僚系统的不信任。马英九的”行政院”官员,有大量的直接从教授空降到”行政院”当部会首长的。在廉与能相冲突时,马英九毫不犹豫选择了廉。没有想法,缺少办法,不懂方法——成为人们诟病马英九团队的一个说法。

从蔡英文这次公布的团队名单明显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她选择官员的第一考量,虽然还有大学学者的身影,但基本上都是当次长,不是主官。

拨乱反正,还是矫枉过正,要看后续。

同是台大法律生,蔡英文法务履历与陈水扁、马英九都不同。最值得关注的是她作为台湾“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其前身“关税暨贸易总协定”的谈判顾问,经历了10多年的谈判生涯。她在谈判桌上养成的面部表情习惯,让别人看不透她;更重要的是艰难的谈判,培养起她倾听、耐心和妥协的从政风格。

在520之前,很多人问我蔡英文讲话,会不会让两岸马上打起来。我毫不犹豫说:不太可能!我的观察点两个:一个是蔡英文的对大陆放话,一个是蔡英文的性格。

蔡英文对大陆的最后放话,选择的是《中国时报》。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蔡英文选择一个偏蓝媒体谈两岸关系,而不是绿色的媒体《自由时报》、三立电视台或民视,她是要示好给对岸看的;如果反过来是选择后者谈两岸关系,是要借两岸话题向绿营取暖的。另外,人们往往重视她提起两岸的未来,一直强调程序正义和普遍民意的基础,却忽视了“沟通、不挑衅、不会有意外”三原则,特别是“不会有意外”原则,表明蔡英文太不可能铤而走险。

蔡英文昵称叫“小英”,还不如叫“小谨”更贴切些。谨言慎行,一如她的讲话,一字一句,清楚道来。

蔡英文从民进党脱颖而出,说明蔡英文的谨慎、妥协,成为民进党的主流,否则,比蔡英文更独的大有人在、更强势的也不乏其人。

蔡英文赢得大选,同样表明谨慎稳健,也是台湾的主流民意。所有的一切,注定了520就职演说,一定是个继续采取模糊策略的讲话。

台湾现在是一张放不平的桌子,需要有人把自己变成一迭纸,叠成一个桌脚垫,把桌子放平。蔡英文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桌角垫,她让台湾人民感觉到这样的“小确幸”。

但真正要解决桌子的不平,需要把地铲平。要做到这个,无论对于台湾,还是两岸,都需要大格局。

只是,蔡英文会有这样的大格局吗?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作者

邹振东

邹振东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凤凰网特约评论员。

作者其他网评

第一解读

下一篇

杨绛:江湖已远,传说落幕

斯世已远,斯人已逝!我们不说一个时代已经落幕,我们只说,明朝长路,我们可还期盼得到杨绛与钱钟书这样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