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哲学思辨到显微镜看世界 复旦大学举行第50届科学报告会


来源:华龙网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5月25日报道:复旦大学第50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昨天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哲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四位学者献上精彩的主题演讲,由此拉开复旦大学111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的大幕。报告会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物理系教授吴施伟、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虞先濬、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姜育刚四位“青年才俊”,分别代表文、理、医、工四大学科,为全校师生作题为《如何让哲学思辨的结论变得可以被经验所验证?——以消除人文与自然之间的藩篱为切入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的求学与科研之路》

原标题:从哲学思辨到显微镜看世界 复旦大学举行第50届科学报告会

【摘要】 复旦大学第50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昨天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哲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四位学者献上精彩的主题演讲,由此拉开复旦大学111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的大幕。

图为复旦大学第50届科学报告会现场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5月25日报道:复旦大学第50届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式昨天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哲学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四位学者献上精彩的主题演讲,由此拉开复旦大学111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的大幕。报告会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物理系教授吴施伟、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虞先濬、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姜育刚四位“青年才俊”,分别代表文、理、医、工四大学科,为全校师生作题为《如何让哲学思辨的结论变得可以被经验所验证?——以消除人文与自然之间的藩篱为切入点》、《显微镜下的世界——我的求学与科研之路》、《胰腺肿瘤外科:当外科学遇见肿瘤学》和《让计算机看懂世界》的演讲。演讲中,四位学者还特别分享了属于他们个人的学术经历、成长感悟与治学心得。来自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姜育刚教授分享了一段个人感悟,引发现场学生的共鸣:“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是从被动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的转变。美国博士学位里面有一句拉丁文:‘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造,获得新的知识。’简而言之,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如果导师给你的答案能够按部就班地做出来,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研究课题,而是家庭作业。东方网记者获悉,校庆科学报告会是复旦大学最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之一,每年邀请来自文、理、医、工学科的四位学者与复旦师生以及部分复旦附中高中生分享前沿成果和治学感悟。复旦校庆科学报告会这一学术传统肇始于1954年,时任校长的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此后,校庆科学报告会成为复旦大学的学术盛宴,以弘扬复旦的学术传统,凸显复旦的文化传承,彰显复旦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立足前沿、服务国家的志向和情怀,激发广大师生投身学术、服务社会的热情。今年,复旦大学迎来了第50届校庆科学报告会。四位学者的精彩演讲也拉开了复旦大学111周年校庆学术文化周的大幕。东方网记者获悉,今年的复旦学术文化周期间,还将举行上海论坛2016年会,以及百余场学术报告活动等活动。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