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革命失败后叶挺为何一度离党出狱后才重新入党?


来源:凤凰历史

它一方面与中共、共产国际对叶挺的责难和排斥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叶挺探索第三条道路有关,而导致叶挺积极探索革命新路的原因则更加复杂。

核心提示:它一方面与中共、共产国际对叶挺的责难和排斥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叶挺探索第三条道路有关,而导致叶挺积极探索革命新路的原因则更加复杂。此外,孙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对叶挺也有很大影响,宋庆龄、邓演达等组建第三党时坚持这个主张,多多少少引起了叶挺的共鸣。抗战开始后,共产党的土地政策调整为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叶挺也因国共协商组织新四军而回到党的怀抱。

 

《同舟共进》2016年04期 封面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6年04期,作者:蔡长雁,原题:叶挺离党之谜

众所周知,叶挺在大革命失败后曾一度离党,直到抗战开始后,亲赴延安,表示接受党的领导,至1946年3月出狱后才重新入党。对叶挺离党的原因和经过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比如,周恩来在《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中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离开党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申冤。”周恩来作为见证人,断定叶挺是“离党”,而不是“脱党”,这是一段影响深远的论述。1937年11月,叶挺为组建新四军事宜亲赴延安,在欢迎他的晚会上说:“同志们欢迎我,实在不敢当。革命的道路,是艰难的,很不平坦的。十年内战时期,许多好同志倒下了,也有个别叛变了。坚持下来的同志,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好比爬大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今后,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抗战到底。”对自己离党那一节没明说,只是用“爬山中途折回”来比喻,也没有解释半途而返的原因。

本文将新发现的相关零星史料进行分析排列,希望能解开叶挺离党之谜。

对农民运动有不同意见

中国共产党选择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用革命手段没收包括地主土地在内的一切有产者的财产。但国共合作时期,这一政策并不适当,果然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共就宣布停止苏维埃运动,把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调整为减租减息。但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大家都没有经验,究竟应该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党内争论不休。叶挺当时无法参加党内的高层争论,但他有自己的认识和主见,这可以从他处理“高要民团焚杀农村案”的手法看出来。

广东省是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农民运动开展得也早。北伐战争开始前,广东省农民协会的会员就达到647766人,占全国农会会员总数的66%。其中,以彭湃领导的海丰县和周其鉴领导的广宁县最具影响。1926年1月初,高要、德庆、广宁等县大地主集中民团土匪,进攻并占领高要县第一、二、三区农会。三个区房屋被焚毁,财物被掳一空,农军死伤百余。这就是“高要民团焚杀农村案”。农会向高要县第一区区党部报告,党部通电救援。国民政府接受国民大会决议,就近命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四团(即叶挺独立团前身)会同国民党高要县县长率部“驰往弹压查办”。1月10日,叶挺派部队赴高要县领乡,召见地主豪绅,强迫他们具结了“解散民团和不再进攻农会”的保证书。但部队撤走后,地主豪绅变本加厉卷土重来,农会陷于危难境地。22日,国民政府政治委员会议决组织绥缉委员会处理事件。29日,绥缉委员会成立,会议推选叶挺为主席。2月15日,绥缉委员到达高要县,传各大地主到案讯究,各大地主不听,并致信叶挺:“要我赔银一事,不在望矣。战亦亡,不战亦亡,何不一战而亡。”遂向叶挺部进攻。经3月5日伍村一战,叶挺率第二营击溃民团。8日,叶挺调集部队向地主武装大本营罗建村进攻,逼迫其投降,派另一部队进攻地主民团盘踞的芸洲村,民团弃村溃逃。战后叶挺捕获反动地主民团祸首,缴其枪械并勒限遵交罚款赔偿,大地主一致遵令,“高要民团焚杀农村案”遂告解决。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