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增城区中新中学:“尚武修德”打造特色学校


来源:信息时报

创办于1958年的增城区中新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发展所需,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尚武修德”育人之路。在生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连续七年获得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二等奖,成为增城区典型的“低进高出”示范校。“掌舵”学校十三年的范冠良校长,更是见证了中新中学的一路成长。

原标题:增城区中新中学:“尚武修德”打造特色学校

创办于1958年的增城区中新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发展所需,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尚武修德”育人之路。在生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连续七年获得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二等奖,成为增城区典型的“低进高出”示范校。“掌舵”学校十三年的范冠良校长,更是见证了中新中学的一路成长。

“尚武修德”特色课程 强身之余不忘德育

2006年9月,中新镇第二中学撤并到中新中学,当时不足30亩的校园需容纳将近3000名学生。占地仅4亩的西校区更是典型的麻雀学校,初一、初二学生活动场地只剩教学楼围起来中央的空地。课室、场地等硬件不足成为摆在范冠良面前最大的难题:“学生‘困’在学校里面,这样年轻人过旺的精力该如何宣泄?”在和广东警官学院教授商量之后,范冠良想到了破解之法——引入武术操。

据了解,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前提下,增加开设军体拳、太极拳、太极扇等校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三年学习中能掌握武术基本功和一种武术套路。初一至高三全面开展军体拳和太极拳教学;每学年选拔武术人才参加武术社并聘请知名教练进行培训;选派武术社成员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举行学校班际武术比赛。课间操由太极拳训练和跑操锻炼两部分组成,形成时长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通过尖子生培养,为体育高考发掘培养人才,为广东警官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中国武术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除了带给中新学子强健的身体外,还给他们以精神上的熏陶。以武德礼仪中标志性动作“抱拳礼”为例,左掌掩右拳相抱,动作虽然简单,但内涵深刻。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的指教。“在教学当中,我们希望学生也能做到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传承武术人坚持不懈的精神。”范冠良说。在特色课程指引下,学校专门编写了《礼仪仁爱篇》、《忠孝爱国篇》等德育教材。其中,范冠良主持的《实施“尚武修德”德育模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项目,还被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一书收录。

2010年,学校开始按照“优势项目→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步骤,逐步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一所成功的特色学校,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师生的主动接受,特色需要内化成学校的气质。正如武术人的谦逊,尽管中新中学早在2014年已被广州市教育局授予“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称号,但范冠良依然认为,中新中学如今仍然是行进在建设特色学校的路上,尚未真正达成目标。

建设师资队伍 强化教学加工能力

好教育的评判标准往往离不开学生的发展、家长的认同以及社会的赞誉。“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校是否能够满足学生所需,这才是最关键的。”范冠良指出,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往往把重心放在学科教学上,讲求文化知识的杂事,却在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发展方面有所欠缺。这种不足,就能很好回答为什么在小学、初中阶段往往都是女生优势比较明显。“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这些年,中新中学秉承“求真、扬善、爱美”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以三段参与四环导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改革的主要内容,倡导高效课堂。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生源构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连续七年获得广州市高三教学综合评估二等奖,全广州市100多间参评学校排名中上,已经形成了典型的“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教学特色。

能够取得如此办学成效,范冠良认为关键在于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说师资水平,和增城区任何一家重点高中相比差不了多少。”范冠良说,“前几年,增城区学校在招聘教师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我们可以直接到六所省属部校招聘应届毕业生,高定位、高起点、高质量地推动了整个教学团队的建设。多年来,增城区每年都会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人才,严格透明‘外引’。校内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做好‘内培’。”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93人,专任教师186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增城区学科带头人15人。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