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刷新你的历史观:学术也?畅销?国外历史学术作品走红中国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但是,读了以后会发现,这些书中的很多历史观点,与您此前所知道的观点,有很大不同。而且,在主题严肃、体例严谨、格局恢弘的情况下,作者的文笔还很生动、切入点细腻,与您此前所读的、板着脸孔的世界史或者社会学术,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原标题:刷新你的历史观:学术也?畅销?国外历史学术作品走红中国

关于历史著作,不只有“明朝那些事儿”,也别只听学者在电视上秀口才。现在的年轻人,都看学术书了!大众学术书来袭,学术出版春天又来临?

撒马尔罕的金桃,茶叶大盗,天国之秋,金雀花王朝,地中海三部曲,忽必烈的挑战……这些听起来很带感的名字,是不是有点像通俗畅销小说,或者好莱坞电影大片?

其实,这是一套主题宏大而深奥的学术出版物。这些学术出版物涉及的内容题材,一般都是我们熟悉的,比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忽必烈等。

但是,读了以后会发现,这些书中的很多历史观点,与您此前所知道的观点,有很大不同。而且,在主题严肃、体例严谨、格局恢弘的情况下,作者的文笔还很生动、切入点细腻,与您此前所读的、板着脸孔的世界史或者社会学术,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比如,与我们常见的国别史不同,《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而是带来了另一种阅读历史的方式。

老外研究1000多年前的“海淘” 大唐盛世的繁华超出您想象

(《撒马尔罕的金桃》[美]薛爱华著)

作为一部译著,中文翻译非常重要。一本书的书名翻译,更是画龙点睛的题眼。《撒马尔罕的金桃》此前曾被翻译为《唐代的外来文明》。凡是对汉字有所感觉的人,很容易就感觉出,前者的翻译要艺术、生动,吸引人得多。

事实上,这也是这批受欢迎的大众学术书的中文译名的统一特点。比如《天国之秋》那本书,整体给人一种大气严肃之美,跟这个规整的译名分不开(其他版本的译名有《太平天国之秋》)。

在《撒马尔罕的金桃》中,作者详细研究了中国唐朝的世界文化交流细节。内容涉及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 类170 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外来物品是何等的丰富多彩。简直可以称为是1000多年前的海外购物大“海淘”。

这些外来物品对中国社会、中国原有的文化,又产生了复杂的、多方面的影响。很多逐步融入中国原有文化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今天的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文化。

这本学术书的最大特色是,从博物学角度对中古史重新进行研究,至今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唐代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必读著作。

所谓“撒马尔罕的金桃”,是作者的一种提喻法。撒马尔罕是丝绸之路上的名城,以撒马尔罕出产的金桃,来代指唐朝盛世的丰盛的舶来品。

全书除第一章叙述唐朝盛世的历史外,每一章都是一类事物,如第一章《人》,讲的是唐朝的战俘、奴隶、侏儒、人质、贡人、乐人和舞伎等;第二章《家畜》,包括了马、骆驼、牛、绵羊和山羊、驴、骡与野驴、犬等。

第七章中,作者提到了植物,并举例说,撒马尔罕有一种金色的桃子。《旧唐书》和《唐会要》都曾提及这里向中国输出金桃。

作者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薛爱华(1913-1991),美国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唐代研究乃至整个西方唐代研究的领军人物。

薛爱华深受传统欧洲汉学影响,重视历史语言文献的研究(精通10多种古今语言),加之在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方面的丰厚学养,他的中古研究呈现出开阔的视野与多视角融合的特点。

薛爱华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中外史学界均享有盛誉。薛爱华一生著述颇丰,每部书的书名听着就很美,如《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再如《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步虚:唐代奔赴星辰之路》《时间之海上蜃景:曹唐的游仙诗》等。

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 茶香背后的历史阴影

(《茶叶大盗》[美]萨拉·罗斯著)

茶叶和丝绸,堪称清代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尤其茶叶,更是19世纪中叶中国维持对外贸易平衡的重要砝码。但从1880年起,以印度为原产地的英国茶叶异军突起,并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茶叶贸易国。

中国茶叶竞争力的丧失,其关键原因在于一个叫罗伯特·福钧的苏格兰人的跨国偷盗行为。该行为被为其写传的美国历史学家萨拉·罗斯称为“近代以来最大商业秘密盗窃案”。

萨拉·罗斯在《茶叶大盗》中讲述了罗伯特·福钧在19世纪中期,多次来到中国盗取优种茶叶的经历。福钧乔装打扮后,在中国仆人的帮助下走遍上海、浙江、福建武夷山等地,运用各种手段获取茶树种子和栽培技术,采集高质量茶种和招募专业茶工,运往印度喜马拉雅山种植园,同时还招聘中国茶业工人前往印度直接从事相关工作。

他的一系列行为,直接催生了印度及斯里兰卡地区茶业的兴起,进而替代中国茶成为英国乃至世界茶饮的首选。

作者还从地缘政治经济、英国人生活与饮食结构等方面,探讨了茶叶本土化种植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在生活上,自由竞争引起茶叶价格大幅下跌,原来只是贵胄之家才能享用的饮品,普通民众也能消费得起。同时,自由竞争也使商家特别爱惜自己的品牌,遏制了以次充好或往茶叶中添加危险化学品的动机。

茶叶的普及,也改变了英国人的饮食结构,英国人往茶里添加糖和牛奶,带动了这两样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减少了酿酒行业对小麦生产的依赖,确保了迅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等。

发端于树种的流失与种植技术的外传,带来的后果之一是,中国茶业地位的衰落。纤细香气的茶背后,是竞争、走私与掠夺的历史阴影。

作者的主观倾向明显,尽管罗斯认为福钧的偷盗行为本质上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生存都极重要的“知识产权”的侵犯,但她仍将其视作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那样造福整个人类的英雄壮举。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西方视角看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是中国人内部的事情

(《天国之秋》[美]裴士锋著)

关于太平天国的故事,您一定听说了很多。但这本书的作者,从西方和全球史的视角出发看太平天国得到的观点,很可能让您觉得耳目一新:

19世纪的中国不是一个封闭体系,它已经通过贸易融入了世界体系,加入了全球化,那场战争爆发时,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太平天国,这场被视为中国内战的运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当时的政治格局,世界彼端的欧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外界的即时关注。

正是英国人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干预,保证了英国在美国内战上的中立态度。美国内战是在完全没有干涉的情况下,按着其历史规律走完全程的。中国则不同,它的历史被外力干预了。

《天国之秋》,是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弟子、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裴士锋的大作。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对太平天国后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了崭新视角的解读。

在他讲述的一个个悲惨且撼动人心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其中呈现出的是,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和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

这本书曾于2012年获得坎迪尔(Cundill Prize)历史奖大奖(世界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

在这本书中,裴士锋提到了美国人华尔和英国人戈登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所做所为。还重点着墨再现了太平天国重要的领袖人物洪仁玕。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延伸阅读>>>

国外历史学术作品走红中国

这套学术出版物,来自一个叫甲骨文的编辑团队之手。这个甲骨文不是专门研究甲骨文,更不是国外那个软件公司,而是直属于中国社科院的社科文献出版社内设立的一个编辑部门。

自2013年1月至2015年末两年时间内,甲骨文已出版将近60本书。这批学术出版物,大部分是翻译的国外学术作品,以历史类题材居多。

这些学术作品,既有知识的高度专业性,写作技巧又高超,观点新颖独特,正俘获一批热爱历史、热爱思考的非专业研究者的读者,悄然成为大众学术畅销书。

比如,《金雀花王朝》作为一本世界史类的严肃读物,在2015年8月由亚马逊中国公布的一份图书销售排行榜上,位居第三。《天国之秋》因读者需求量大,已经6次加印,共印刷7万多册。《地中海史诗三部曲》印了5万套(15万册)。

考虑到当下纸质出版物以及学术出版物的状况,这样的销售量,无疑称得上是奇迹。它们的读者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在豆瓣、知乎、微博、朋友圈里,对大众学术出版物进行了火热的讨论。

网上已经有盘点一下甲骨文截至目前出版的所有图书,“骨粉儿们”们还彼此交流:“您的书架上备齐了吗?还差哪本?”

大众学术书籍正成为热门

学术书销量不俗,甲骨文书系并不是特例。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社科类图书百年老店——中华书局销售领域的相关负责人获悉,2013年,由中华书局推出的《史记》修订本,算上平装与精装两个版本,至今已卖掉将近5万套(每套10本)。

新、旧《五代史》修订本上市不到一年,各自销售8000套,即将上市的《辽史》修订本,首印是10000套。2014年出版的社科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至今已有11万册销量。2015年出版的《故宫营造》,至今销量也已达到6万。

该负责人坦言,社科类图书能达到这个销售数量,是远超预料的,“这些专业性很强的书,在此前10年内,能有今天这样的销量,是无法想象的。”

根据销售后台的读者反馈大数据显示,读者来源大部分都是非专职做学问的人,“高校教师、在校学生或者研究人员,包括图书馆用书,最多占三分之一。”

记者阅读发现,这些学术书籍既是严肃的学术读物,又具有可读性。最令人佩服的卓越之处,往往在于作者不贪多图大,往往从一个小的细节,小的点切入手。

一个点凿出一口深井,进而看到全世界。而不是面面俱到,大而无当。这架起了一座沟通专业与大众交流的桥梁。写法,见识,思想,都有高明、独特之处。

事实上,这类图书在欧美图书市场盛行已久。在中国,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大量有足够品位、思考能力,有较高阅读、审美素养和消费能力,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中产阶层,正在形成。他们,正是大众学术书的主力读者群体。

上世界80年代学术读物的热潮,记忆中还未远去。或许,当下我们正迎来学术出版和学术阅读的又一个春天?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推荐书单>>>

《金雀花王朝》

([英]丹·琼斯著,陆大鹏译)

有人称这是一部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不需要增加妖魔鬼怪。

《阿拉伯的劳伦斯》

([美]斯科特·安德森著,陆大鹏译)

该书敏锐而又准确地捕捉了20世纪初,处于分娩阵痛中的中东宏伟壮阔的历史。

《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日]野岛刚著,张惠君译)

“天下第一奇画”鲜为人知的流转故事。

《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

([美]埃里克·杰·多林著)

该书位居当年全国图书馆馆配图书榜首。从第一艘抵达中国广州的美国船说起,从关注独立之初的美国热衷对晚清帝国茶、丝绸、瓷器以及鸦片贸易开始,描绘了诸多中美关系历史趣闻。

《蒙古帝国的兴亡》

([日]杉山正明著,孙越译)

世界超级大帝国波澜壮阔的史诗。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