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湿器杀人背后的风险逻辑

现代人看上去实现了个体的自由,但是个体化的背后是政府与市场权力的扩张,每个人都被嵌套在了这样一套专业化的制度之中。

五年前,韩国加湿器杀菌剂杀人的消息再一次刷屏,不仅韩国受害者不断“抗争”,希望得到应有的道歉和赔偿,中国市场也做出了反应,有媒体调查市场上是否有韩国杀菌剂销售。在一个全球性大众消费市场之中,风险也已经全球化了,然而,政府或者企业依然按照“国界”去承担或者推卸责任,如果政府和企业不能他律与自律,作为个体的消费者是很难抵御时时袭来的风险,即便死于杀菌剂,也很难维权。在一个风险生产与分配失衡的世界里,个体只有抱团持续抗争才能赢得暂时的安全感。

五年前,韩国首尔的一家医院接诊的肺病患者接连出现死亡,且死者多为孕产妇,当时引起社会的恐慌。韩国保健福祉部疾控管理部门经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之后,排除了流行病毒暴发的可能性。在随后的调查和实验中,最终确认加湿器杀菌剂才是元凶,与此同时,死者共同的经历是长时间使用加湿器。对于受害者家属的控诉,韩国检方以难以确认因果关系为由,决定“附加时限终止起诉”,直到2015年6月检方决定对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处理。最近检方开始传唤相关企业代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受害者及其家属会得到迟到的道歉与赔偿,对于迟到的正义,韩国民间对政府和企业已多有不满,这一事件持续发酵极可能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危机。

加湿器本来应该提高人的生活水准,为了减少加湿器中的细菌,出现了杀菌剂,也是锦上添花的产品,但是没有想到,杀菌剂却成了杀人的毒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首先需要承认的是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去自然化”的环境里面,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这个环境体现了人的意志与追求,那就是更加舒适的生活,而且是越来越精致,甚至到了极致的地步。加湿器可以改变人居的小环境,但是这种改变本身就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换水,加湿器就变成了细菌喷射器。为了达到无菌的效果,就要有杀菌剂,然而,怎样的化学成分和剂量才能达到杀菌而不伤人的效果呢?消费者并不知晓。

现代人看上去实现了个体的自由,但是个体化的背后是政府与市场权力的扩张,每个人都被嵌套在了这样一套专业化的制度之中。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让每个人处于异化与孤独之中,失去了独立生活和鉴别的能力。加湿器杀菌剂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并不知晓其中的利害,更大程度上是被营销广告所左右。只有专业的机构才能知晓内情,所以,个人看似自由消费,其实是被一套专业知识的系统所俘获。如果这套专业知识的系统出现了问题,那风险就压在了每个个体身上。据韩国的公民团体统计,有239人死于加湿器的杀菌剂,真相明了之后,政府回收并销毁了加湿器杀菌剂,同时将杀菌剂从普通工业品改为医药用品,如果要生产和销售需要得到许可证,吊诡的是,居然没有一家企业申请销售杀菌剂,由此,这个产业就消失了。

没有人使用杀菌剂,也就不会有人受害,但是,政府和企业的追责不能就此结束。政府和企业其实是风险的生产、识别与制衡的系统,如果企业在生产杀菌剂时,明知这些制剂会损害健康甚至生命,那么,生产就变成了谋杀,这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秩序的法律规范。如果不是受害者家属以及非政府组织持续不断地上诉,政府也只是消极应对,当政府开始传唤企业代表的时候,相关企业很快在媒体道歉,从中可以看到风险社会的政治逻辑。

权力失衡会带来腐败,风险失衡也会带来巨大的灾难,风险社会中,安全感的获得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监管和企业的良知,更需要公民个体以及组织的自我保护与持续的抗争,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安全,以及内心的安宁。

作者

孙兴杰

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专栏作家。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特朗普又赢了,这是“逆向淘汰”

一人一票制度下对大众趣味的迎合、程序是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来源、难以能力大小为标准、扭曲的选举过程、无法从全国使用人才,造成了西方制度人才的逆向淘汰。这也是美国大选出现“特朗普现象”的制度性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