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博导发公开信 抨击厦大强制博导交钱才可招生

作者:赵一哲

2016-02-24 第483期

2月23日晚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诺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矛头直指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王诺教授的这封公开信以《用选课人数决定博士课程好坏,文学博导不交钱就不许招博士生--

2月23日晚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诺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矛头直指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王诺教授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公开信部分截图

王诺教授的这封公开信以《用选课人数决定博士课程好坏,文学博导不交钱就不许招博士生--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的荒谬政策》为题,对厦门大学在博士生培养上的两大政策提出了质疑。

其一,他在信中揭露厦门大学“强制地、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博导必须提交一大笔研究经费供博士生使用,不交钱就不许招生”,在理工科和社会科学学科有其合理性,但“放在博导的研究完全无需博士生协助、博导对博士生只有付出没有索取的多数人文学科,则完全不符合实际”。

其二,王诺教授称厦大“强制要求所有博士生课程选课人数必须在五人以上,人数不够就取消开课”。他表示,很多人文专业每年只能招一两个博士生,这一政策完全无视人文学院的实际情况。他同时认为,这项政策迫使博导们降低课程难度和专业高精尖度以达到人数要求,这导致了“博士课程本科化”,使博士课程的专深和创造性程度大大降低,严重妨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你们因为我抗拒你们的错误政策,强行终止了我招收博士生的资格,即便由此导致厦大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停招博士也在所不惜。”王诺教授同时写道,“我拒绝为了凑足选课人数而降低我的课程难度,我甚至把已经选了我的博士课程的其他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劝出了我的课堂,因为我坚持把博士课程开成与国际同行最新研究水准持平的创造性课程”。

另外,王诺教授在信中称,他曾多次向厦大研究生院的领导提出过批评意见,但对方完全不予理睬,强制推行这些政策。

凤凰网通过其学生了解到,王诺教授认为此次公开信事件已超出他的生活常规,目前还不打算接受媒体采访。

凤凰网也就此事致电了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给予回应。

厦大学生:赞成王老师的观点

厦大文艺学博士生李同学与王诺教授在学术上多有交往,在她眼中,王诺教授对治学的要求很高,为人随和但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李同学对凤凰网表示,她赞成王教授在信中表达的观点。“文、理、工的师生合作关系本来就有本质上的不同,”她说道,“厦大‘一视同仁’的做法其实是把理工科社会学科的规律强加在人文学科之上,确实说明学校对人文学科的建设不够重视。”

“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尊重学科自身的规律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需要,不应在开课上设置选课人数壁垒。”李同学认为。她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的停招很惋惜,也对老师劝退其他专业的同学表示理解和支持。

“我认为学校近年来压缩了学科建设,花大力气建设旅游设施和项目。这种做法比较让人不解。”李同学继续质疑道。

另外一位厦大中文系博士生周同学同样表达了对老师的支持。“师生们大家都觉得问老师收钱是不合理的,文科和工科不一样,不能一概对待。”周同学对凤凰网表示。

山大博导:行政机构“一刀切”是懒政

同为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仵从巨也针对此事向凤凰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仵教授表示,虽然山大不存在类似的不合理政策,但以他的经验估计,此类状况在国内大概有一定的普遍性。“王诺教授的质疑是有道理的,我同情也支持。”仵从巨教授说道。

仵从巨教授认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高校普遍的一对矛盾关系,而前者又多属强势,没有学术自由与学术权力的独立,学术领域总会出问题也总无根本上的解决。

“行政机构是最喜欢一刀切的,因为操作简单又显‘公正’。但这是懒政,也悖于科研的规律。”仵教授总结道。

针对王诺教授因此被迫停招博士生一事,仵教授也表达了惋惜,认为这是一种学术资源的浪费。“若王诺教授所言皆实且别无他因,则厦大此举确实欠当。”

(凤凰网:赵一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