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变革中的出版业:罗辑思维果麦文化点石成金令老书发新芽


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变革中的出版业:罗辑思维果麦文化点石成金令老书发新芽

央广网北京2月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春节假期中,许多人希望做一枚安静的读书人,全网搜索推荐书单时,会看到罗辑思维推荐书目、kindle热门排行、果麦私人书单,谁说图书业已经很难赚钱?我们来八一八“图书出版业中的弄潮儿”。

1、罗辑思维

自媒体“说书人”罗振宇每周一期节目,每周一本推荐图书,销售在拥有600万粉丝的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上完成。一年时间,不到60本书,目前销售过亿元。有粉丝说,罗辑思维的书从不打折,五六十算便宜的,动辄上百元,但我就是忍不住买。

罗辑思维复活了好些已经绝版了老书,与出版社、作家联手再包装,比如《战天京》、《光荣与梦想》等,成功将老书变成畅销书。

2、果麦文化

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创建的果麦文化在图书出版圈近来颇受关注,先是冯唐大尺度译的《飞鸟集》引起争议,被出版社召回修改,作为合作书商果麦火了一把;之后,《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作者因为合同版税问题与果麦开撕。尽管都不算好事,但着实让果麦火了一把。

果麦与韩寒、冯唐、慕容雪村、严歌苓、易中天等国内知名及顶级作家合作,每年与出版社合作出100—150本图书,凭借着作者的号召力、图书的精致包装,果麦的产品深受书迷青睐,同时也得到了资本的追捧。华盖资本是果麦的投资人之一,投资总监许蓓蓓说,目前估值大概10至20亿之间。

华盖资本:所有的书都要借出版社的书号,看封面没有果麦,它会出现在侧面。它和传统的出版社没有太多可比性,定位精准,传统出版社像是在执行任务有说教的倾向。果麦是反向思维从用户需求出发,思考城市中产需要读什么书,从读者喜好决定书的内容。这是果麦的定位。

许蓓蓓说,果麦坚持深耕细作,以高品质的内容以及高颜值的包装取胜,虽然每年联合出版数量不大,但单本图书流通效率位居业内第一。

华盖资本:果麦的码洋占有率在市场上比较低,比磨铁少很多,但它的出版效率,单本图书的流通效率在市场上都排名第一。说明果麦的成本比较低,却位居市场前列。果麦的商业逻辑比较清晰,开发畅销书(人文社科),着重经典图书开发,比如泰戈尔的《飞鸟集》、《小王子》,世界上流传的版本相当多。果麦要做这些经典,要追求极致,一个是高颜值,一个是内容、设计的精美。同样的东西,不同人做出来就是不一样。

新型民营出版公司是这样做的。我们再来看一下传统出版社的生产流程:经济管理出版社每年出版六百本图书,第二编辑部主任张艳说,传统出版社根据市场需求、近期热点从相关作者群众约稿,也会和长期合作的作者共同上定选题。 张艳说,出版社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如民营出版公司灵活,放得开。

传统出版社:民营出版公司的冲击比较大,他们对市场的把握更加前卫,追求市场效益,新的营销方式比较传统出版社更有实力和想法,我们也在向他们学习。

3、亚马逊的kindle

数字出版大军崛起,Kindle电子书阅读器、iPad上图书库、podcast、手机客户端为形式的图书,未来的图书还需要纸吗?

国内有书号的限制,kindle上只能和相关出版社合作,由提供书号,kindle整理电子版,不过出版流程还是被大大缩减,价格降低。

在美国、欧洲,kindle已经绕过出版社直接与作者签约出书,不仅让传统书店无路可走,现在又要让出版社和经纪公司陷入四面楚歌。

4、网络文学世界:我何必出书?卖衍生品版权才是大事

网络文学从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等网文论坛兴起,已经走过了靠订阅、靠打赏的年月,现在是网络文学大IP时代。在晋江出了《步步惊心》、《甄嬛传》,起点出了《鬼吹灯》、《盗墓笔记》后,网络作家们几乎没人考虑图书出版,都忙着联络希望把衍生品版权卖个好价钱。

网络作家:影视和游戏的版权需求变大,网络文学作为内容的最上游,很贴合网络需求。作者不只盯着订阅数量,而是把重心放在版权。出书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根本不是重点。

说话的是网络作家“轻风”,他的历史小说《大明官》在起点的订阅量一度排名前三,订阅用户两万人,起点给了他50万元的买断价格,他说,大头会在影视和游戏版权,不出意外会有百万级的进账。

网络作家:很多大IP都是来自网络文学的原因是,网络作家从一开始就非常市场化,非常在意用户的感受,在互动中不断使作品饱满。

标签:出版业 逻辑思维 果麦文化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