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抗战时京剧界如何利用京剧抗日?


来源:人民网

一种方式是,息戏蛰居。铮铮铁骨,不与日寇合作,不为敌人所用。另一种方式是,虽然未脱离沦陷区,虽然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但不是为日寇服务。恰恰相反,他们不畏风险,用京剧艺术进行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核心提示:一种方式是,息戏蛰居。铮铮铁骨,不与日寇合作,不为敌人所用。另一种方式是,虽然未脱离沦陷区,虽然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但不是为日寇服务。恰恰相反,他们不畏风险,用京剧艺术进行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梅兰芳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孙焕英,原题:京剧与抗日

在抗日题材的影视中,人们经常看到:不少日本各界的上层人物,是中国京剧的戏迷。当然,作为影视艺术之人物形象,存在典型化的艺术加工成分。但作为一种现象,这并非凭空臆造,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京剧艺术对人类有着巨大而普遍的吸引力。惟其如此,日本侵略者对于中国的京剧艺术,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占有欲;对于中国的京剧艺术家,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征服欲;梦想这些都为我所用。这当然遭到爱国剧人的抗击。于是,在中国广阔的抗日战场上,出现了一线特殊的抗日阵地,这就是京剧界的抗日斗争。

抗日京剧剧人

在长达14年的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的京剧艺术家队伍,就整体而言,始终保持着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爱国、抗日,这是京剧界的本质和主流,是亮点。

抗日京剧剧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便身在沦陷区,如唐韵笙等;一类是1937年“七七事变”前身在未陷区,“七七事变”后才身在沦陷区,如梅兰芳、程砚秋等;再一类是一直身在未陷区,如延安、大西南的抗日京剧剧人。

先说身在沦陷区京剧剧人的抗日斗争。

沦陷区京剧剧人的抗日斗争,方式多种多样:脱离沦陷区,和日寇分道扬镳,是京剧剧人采取的一种抗日方式。在日寇侵华初始阶段,最为明显。例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京剧从业人员,普遍地采取了这种抗日方式。大批的京剧艺术家迅即离开东三省涌入关内,致使伪政权属下的大东北之京剧艺术一片凋零。

采取这种抗日方式的代表人物,可推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人称“活武松”的盖叫天。他一家本来定居杭州。杭州沦陷后,盖叫天立即带领全家离开杭州,奔赴未陷区,投入到那里的抗日洪流。

未脱离沦陷区的京剧艺术家,他们的抗日,表现为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息戏蛰居。铮铮铁骨,不与日寇合作,不为敌人所用。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可推梅兰芳和程砚秋。1941年,日寇侵占香港,恰逢梅兰芳留居香港。为了防止自己为日所用乃至为了拒绝在沦陷区演出,他留起了胡须——自然,这样他就不能饰演京剧旦角了。这就是著名的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抗日事迹。1942年,梅兰芳回到沦陷区上海。汪伪政权得悉后,派大员诱惑梅兰芳,许诺他担任团长,率京剧剧人进行慰日巡演。梅兰芳以蓄须为由,予以机智回绝。在上海,他一直隐居,靠典当家产和卖画挣钱艰难度日。就这样,梅兰芳坚持到了抗战胜利。程砚秋则在沦陷区北平做出了榜样。北平沦陷后,他不畏日伪威逼利诱甚至武力相加,始终不为他们服务。他曾经说:“叫我们中国人演戏,得来的钱他们买飞机炮弹再来杀害我们中国同胞,决不能做这种助敌为虐、屠杀自己同胞、没人性的勾当!” 后来,程砚秋干脆归隐北京西山,弃伶为农。草屋茅舍,粗茶淡饭,荷锄于青龙桥畔,也是一直坚持到了抗战胜利。

另一种方式是,虽然未脱离沦陷区,虽然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但不是为日寇服务。恰恰相反,他们不畏风险,用京剧艺术进行着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标签:抗战 京剧 抗日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