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安文艺创新进去 持续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西安文艺创新进去 持续传承文化根脉

历史前行,文脉存续,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回首这一年,西安大力实施城市文脉传承工程,用各种艺术形式挖掘、解读、展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召唤人们更了解、保护、实现“文脉传承梦”,在创新中不断进取。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关中书院是明清四大书院之一,它历经400余年兴衰变迁成为弘扬关学的重要场所。为了发掘、传承关学这条特有的文脉,今年10月中旬,纪录片《关中书院》正式开机。这部纪录片被市委宣传部列为2015年重大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具有深厚历史意义和深远现实价值。

书院起源于唐,兴盛于宋。这种中国特有的教育组织,历时千载,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并对当时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藏书、供祭和讲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虽然书院制度已终结了百余年,但它历经千年而蕴积的教育经验和思想精华,依然十分宝贵,值得借鉴和汲取。其中,以关学精神为灵魂的关中书院,就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书院之一。

提到关中书院,就不能不提关学。北宋大儒张载创立关学,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和当时的濂学、洛学、闽学并驾齐驱。明代(1609年)时,关学继承者冯从吾先生创办了关中书院,到清代(1906年)改制。虽几经废兴,关学精神却一直绵延至今。曾经的关中书院,如今是西安文理学院的书院校区,不变的是继续传承着教书育人的职能。

记者获悉,这部纪录片前期已经过近6个月的调研、创作、评审、勘景,采取实景再现和建筑3D复原等手段,日前,《关中书院》纪录片的拍摄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这部纪录片着重讲述关中书院400年兴衰变迁史以及关学在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对弘扬关学躬行实践,崇尚经世致用精神,传承城市文化根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著名学者赵馥洁表示,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意义非凡。其首要意义就是有益于弘扬关学的深邃智慧和优秀精神。关学为拓展中华民族的思维智慧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学术精神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立心立命、勇于造道、崇礼贵德、经世致用、崇尚节操、博取兼容等关键词构成了关学的基本精神。他认为,关学是关中书院灵魂,既是提升中华民族智慧的不竭源泉,又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关学精神所蕴含的优秀精华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宝贵的文化价值,既是我们治学、办学的可贵经验,又是培育青年一代人格素质的重要营养。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即可以使关学精神在实体机构和影视媒介的支撑下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也对当代教育与传统文化发掘有所启示,还有助于当代学界借鉴、推进中国现代大学的教育改革和大学文化建设,有利于拓展、强化西安乃至陕西的传统文化发掘和研究。

11月中旬,《关中书院》纪录片开机一个月后,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关学文库》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关学文库》是我国第一部对关学史上重要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的大型丛书,共47册,2300万字,历时8年完成。这部文库的出版,对弘扬关学精神,彰显文化自信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村庄的变迁记录中国

《长安的村庄》追溯历史的“诞生”

纪录片《长安的村庄》拍摄3年多,目前已接近尾声,年底将完成后期制作。作为市委宣传部2015年重大文艺精品创作项目,这部纪录片告诉世人:“这里是长安的村庄,我们在这里阅读中国!”

“长安的村庄,就是中国历史文化最鲜活生动的范本。中国乃至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的村庄,像长安的村庄这样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总导演严伟民告诉记者,“长安”是大长安的概念,指的是关中地区。他在了解了蓝田乡约之后,被震撼了,由此萌生了拍摄村庄的念头。蓝田乡约是指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1076年,由陕西蓝田儒家士大夫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吕大忠兄弟四人发起制定,推行乡里,到明清时期,蓝田乡约发展到全国90%以上的县以下地区。

中国的城市文明诞生以前,所有文明都蕴藏在村庄里。记者获悉,这部纪录片目前已拍摄了200多个村庄,第一季有5到7集,每集一个主题,寻访多个村落,找寻现代人逐渐遗忘的历史荣光,感受当下村庄的变化。

传统文化沉淀在历史尘埃中,如今的人们很难寻觅到其中奥秘。比如:“阿弥陀佛”最早出自香积寺,香积寺村有着怎样的故事?当年的崔护在哪里写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千古佳句?为什么成语有鸡犬识新丰?新丰镇又有怎样的故事?凤鸣镇又为什么叫凤鸣镇?大明宫为什么建在龙首原……这些答案,都藏在长安的村庄中,等待人们去探究了解。

走访拍摄中,主创们感受到了传承的必要。在寻访到“仓颉造字”所在地白水县史官村时,他们发现这里依然保持着每年谷雨当天在仓颉庙进行公祭的传统。在这个盛大的仪式上,有成就的学子归来,感恩造字者。还有,党家村的惜字炉仍然在用,要扔掉的有字纸张在这里单独点着烧掉……传承的习惯是对文字的珍惜。该纪录片播出后,一定会让当下的人们重新审视这些村庄,了解到长安的村庄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巨大载体。

村庄的变迁也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今年是小说《白鹿原》诞生的第22年,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一直被各种艺术形式解读着,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这部小说力图通过各种势力在原上的冲突和发展,揭示出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作者陈忠实曾说过“电视剧是最适合表现原作的形式”。终于在今年,《白鹿原》同名电视剧5月正式开拍,年底将杀青,独独缺失的电视剧表达形式终于被填补。电视剧总监制赵军告诉记者,拍摄这部电视剧是一个已经持续了15年的梦想,把一部经典拍好顶着巨大的压力,但也是所有主创和观众的梦想。该剧于2010年立项,用了4年时间打磨剧本,编剧曾多次下乡体验生活,读了几十本民国时期的书“补课”,用8个月时间写分集剧本……精细打磨的剧本,千挑万选出演员,浓浓的《白鹿原》情结让主演们纷纷自降片酬演出,想让经典再创辉煌。该剧将于明年10月后登上荧屏。

村庄是一个关于文化、社会、宗族、农耕、历史和文明演变的全方位文化记忆。或许现代人已经逐渐遗忘村庄创造的辉煌,随着纪录片《长安的村庄》、电视剧《白鹿原》的播出,村庄会带给人们不一般的震撼。

《双锦衣》复排惊艳戏剧界

立体传承让秦腔唱下去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秦腔就像是三秦大地的音乐图腾,承载着这片黄土地上人们对传统戏剧传承与复兴的梦想。

今年秦腔界的一件大事就是经典大戏《双锦衣》的复排上演。丢失的剧本、历史上第四次重排、7小时时长压缩至5小时……易俗社的老艺术家们和新生代演员们在付出了极大心血之后,终于有了《双锦衣》穿过一个世纪的距离在西安再次上演,随后《双锦衣》又跟随百年易俗社走进清华大学,惊艳四座。

1920年首演的《双锦衣》曾是易俗社的看家戏,剧情脱胎于《宋史纪事本末》,集国事、家事为一体,又将生旦净末丑所有行当一一呈现。1924年7月,鲁迅在西北大学讲学期间观看了《双锦衣》,很受触动。他临走时将讲学的酬劳50大洋捐给了易俗社,还提笔写下“古调独弹”四个大字。 随后《双锦衣》曾在1962年、1982年、1992年三次复排,今年又迎来了第四次复排。

这次复排距离上一次演出已经有23年,剧本已经遗失。十余位曾经出演过的老艺术家从1992年的演出录音中,一点点听,一字字记,就这样将遗失的剧本重新“找”了回来。6月15日,在易俗大剧院的第四次复排首演迷倒了三秦大地的戏迷,还吸引了英国BBC、美国CNN、意大利罗马电视台等欧美媒体的关注。10月30日,“百年易俗社走进清华·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双锦衣》等三部秦腔经典剧目连演三天,轰动京城。

如今,鲁迅先生当年挥笔写下的“古调独弹”匾额依然悬挂在易俗社内,与此对照的是,三秦大地还有数不清的民间秦腔自乐班。每个周末的晚上,长安区郭杜街办羊塬坊村米亚娟家的院子里和门道下,都被老乡和远道而来的百余名观众挤得水泄不通。灯光下,穿上戏服的米亚娟登上院子中央的秦腔舞台,唱出第一句时,她仿佛看到12岁时的自己,那个热爱秦腔刚进戏校的小女孩。曾经20年远离秦腔,如今46岁的她,通过另一种途径实现了自己的“秦腔梦”。她12岁在长安区的戏剧学校学秦腔,毕业后也当过几年秦腔演员,但后来为生计转行,20年间远离秦腔。直到近几年日子富裕了,时间也多了,一次村里的秦腔自乐班邀她去教课,她这一教就踏上了新的“征程”。场地不够就把自家新房院子腾出来演,下雨打断了演唱不尽兴,就给院子搭顶棚,没有训练场地就把新房二层都腾出来……自家院落就这样“变身”为公益的秦声文化大院。每周一次的公益演出,让这里成为村民和票友的秦腔乐园,让喜爱秦腔的人们聚在了这里。

让秦腔一直唱下去!为了让它走得更远更好,西安秦腔剧院开始了一场对秦腔艺术全方位的传承。本月首批传承老师聘请大会召开,52位包括生旦净丑各行当以及戏剧理论、唱腔剧本、伴奏舞美各门类的老艺术家,虽已是白发苍苍,却因为对秦腔不变的热爱,激动地在晚年接过这一新的使命。今年西安秦腔剧院先后复排了《双锦衣》前后本、《玉堂春》《五典坡》等本戏、折子戏20余部。据悉,我市“十三五”期间将加大对秦腔传承的投入,将建设秦腔艺术博物馆,加大珍贵录音资料和文献的发掘保护力度,并为老艺术家建立个人档案、拍摄纪录片,打造文化品牌,树立秦腔口碑,不断推动秦腔传承发展。

书香里品长安

系列文化丛书凸显城市文韵

以书记录,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变化;以史为鉴,传承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今年西安出版业强内容、扶精品、接地气、赢人心,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作品。

今年以来,西安出版社、曲江出版传媒集团围绕弘扬周秦汉唐传统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中国梦”等主题,先后推出了《诗赋长安》《西安小史》《丝绸之路》《西安地名故事》等系列文化丛书。其中,《诗赋长安》丛书以优美生动地讲述诗赋背后的长安故事与长安文化,凸显“长安诗赋”的艺术魅力,为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和文化品牌塑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丝绸之路》丛书以大散文和小说的形式,集中呈现了以汉唐长安城为中心的国际大都市的博大精深与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为深入挖掘西安历史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推出了《长安家风》《城纪》《秦岭四库全书》等系列图书,在社会上掀起较大反响。其中,《长安家风》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家风为主题的作品,以家风家训、家庭教育等为主要内容,揭示家庭传承理念对社会的影响;《秦岭四库全书》则分别以“水库、绿库、智库、文库”命名,旨在呈现一个“全维”的秦岭,是“全景式”揭示一座山与一个民族、一部历史、一脉文明的深度关系,探讨并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路径的全方位图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没有影像的漫长岁月里,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由那一本本典籍来完成传承的。3000多年前的殷商后期,人们就地取材,将文字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形成了甲骨文;后来出现了“石头书”,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随后的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再后来出现了容易携带却造价昂贵的“帛书”……时代快速流转,从纸张的发明到现在的电子书,无论书的载体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一直是书籍的重要功能之一。

今年西安还出版了《中国古灯图鉴》《西安十三朝》《史鉴》等精品图书。其中西安出版社推出的《全金元词评注》荣获2015年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这些精品图书具有深刻文化含量并体现人文精神,有的还填补了学术空白,具有极大的传承价值,也会让读者从中受益,感受到西安历史文化的传承。

明年的佳作出版也提上了日程。记者获悉,《百年柳青》《开放的大唐》《盛世中兴》《语录中国》《中国西部文论》等多项重点出版工程已经列入明年的出版计划中,其中,不少项目已被列为国家或省级重点图书出版基金的支持,并得到了西安市宣传文化发展资金的重点支持。

绘画书法创作展现丝路起点新貌

“西安文脉”创作工程彰显大美西安

今年,西安启动了“丝路文明·西安文脉”书法、美术重大题材创作工程,旨在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城市文脉,整合西安美术、书法资源,用艺术家的笔触,展现丝路起点新貌,挖掘西安传统文化精髓,彰显美丽西安形象。

“丝路文明·西安文脉” 书法、美术重大题材创作工程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打造艺术精品的示范性工程,在年初被列入全市重点文化项目,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战略等重大主题,突出历史题材、革命题材、丝路题材、现实题材创作,以西安各历史时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创作内容,以西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为线索,重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美丽西安新形象。

为了更好的实施创作工程,11月底“西安文脉”考察团赴上海考察、学习了上海市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经验。在座谈会上,上海方面对“西安文脉”创作工程的实施表示深切期盼。认为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用美术的形式加以体现、保存这些文明成果将有着无可估量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王犇告诉记者,目前,主题创作草图正在论证阶段,已经确定了八水润西安、西安城墙、汉武大帝、汉长安城、玄奘西行等部分主题。这些主题既有雄浑的历史题材,也有今日西安经济建设成果。首批15个创作项目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为建党95周年献礼。

据悉,这些展示古今西安的宏大作品将用于我市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市政公共建筑、大会堂、大礼堂及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单位永久陈列,并有望组织全国巡展或对外交流展出。

回首西安文艺这一年

传承文脉 创新进取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留存着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回首今年西安的文化艺术创作,以文脉传承为根本,让世人感受到农耕社会保留下来的珍贵技艺。今年,我市16个项目入选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我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新增50人,“风箱制作技艺”、“高陵洞箫技艺”“户县缯鼓技艺”“周至豆村大蜡制作技艺”等4个濒危市级非遗项目的影像记录工作已经完成。记者获悉,目前西安市已有非遗项目224个,其中9个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我市非遗数据库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文艺作品异彩纷呈,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传承丝路精神、彰显地方特色、展现城市风貌的舞剧《传丝公主》、豫剧现代戏《秦豫缘》、话剧《我用生命守护你》、秦腔现代戏《易俗社》正抓紧排演;城市宣传片“丝绸之路起点,华夏文明之源”在央视滚动播出;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于昨晚,获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历史题材类优秀电视剧奖”;纪录片《礼乐中国》今年4月在西安开机,它着眼自周秦汉唐一脉相传的礼乐文化,重点阐释礼乐对社会建构、文化建构和国家现象建构的作用……

文化惠民深入实施,让每个生活在这座城的人乐享其中。今年,我市继续为村级文化室配送文化活动器材,并提前两个月超额17%完成全年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任务,新增39748户;核准行政村农家书屋2891家,补充价值462.56万元的图书32万册;全年放映35808场公益数字电影,组织实施2000余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观众超过500多万人次。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正沿着周秦汉唐历史文脉不断前行,让它古为今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养分,滋养着当下人们的心灵!

文/ 记者 陈黎 图/资料图片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