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青年信仰教育期待对话模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举办第四届“青年与改革”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青年在改革中需要什么样的信仰,他们会在论坛上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原标题:青年信仰教育期待对话模式

本报记者 章正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2月29日 07 版)

王伟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毕业生,在中央媒体供职。“我说自己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有的人下巴就会拉得老长,最后补上一句,原来你是学这个专业的。”王伟伟听了之后心里总有些郁闷,总觉得自己的信仰受到了质疑。

事实上,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只学习和研究不接地气的东西,而是跟着时代触及自己的灵魂。

日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举办第四届“青年与改革”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青年在改革中需要什么样的信仰,他们会在论坛上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接收者”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内,教育者凭借其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优势独占话语权,受教育者往往是被忽视的。”中国人民大学张丽丝表示,“教育者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这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解决的困难。”

在她看来,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其话语体系多为劝导式和控制式。而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语言新颖,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空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张天祎发现,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擅长运用新媒体。今年上半年进行的一项统计显示,河南省136所大中专院校中,只有40所学校开通了官方微博,比例不到30%。

在他看来,我国高校官方微博的粉丝数一般在万级徘徊,个别学校粉丝数量能达到十万级,如厦门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与各大媒体、网络大V、影视明星动辄几十万多则数百万的粉丝数量相比,一些高校官方微博影响力明显不足。

“学校对微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他感叹道。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中小城市的高校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对新兴事物持怀疑态度,并不看好微博这一平台。同时,高校一旦开启官方微博就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维护,因此大多数高校的微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仅仅担当“配角”,甚至“龙套”的作用。

新的社会变量“侵蚀”年轻人信仰

社会思潮究竟离青年有多远?

“社会财富的激增,人们的消费有了资金和对象。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之外,促使他们追求更高的消费层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刘金新分析消费主义的来源。

看似消费主义给当下的青年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自由”。

“其实,这样的自由是误导人的,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刘金新认为,即便东西丰富了,但是很多人都无止境地占有财富,这是人性的弱点。青年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反而会瓦解他们积累起来的信仰,让青年成为“贪婪的消费者”。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许阳看来,新自由主义也对青年产生影响。“新自由主义排斥国家干预,总是认为公有制是对效率的最大损害,不仅无法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且造成资源集中的浪费。”他说。

在他看来,新自由主义本质上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对年轻人的信仰产生冲击。

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

“可是问题在于,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健康的价值观念案例吸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牟丹提出了担忧。

她认为,亚文化让青年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来解读社会事件,将严肃的事情用轻松甚至嘲笑的态度来对待,这对青年的信仰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青年更希望在自由和快乐的本能支配下,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从而缺少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她说。

信仰教育有效果但也要有创新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街头采访‘你幸福吗?’对于那个节目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不姓福,我姓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万资姿在论坛点评环节中举例子说。

她分析,主流媒体是想通过街头采访表现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数提升了,但由于新媒体的娱乐化,最后导致的就是完全消解所有传递的主流意识形态。

万资姿认为,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要从被动灌输式向对话式转变,这样的对话模式才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年意义在哪里?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谷永鑫做过一项调查,她对全国20余所初高中及大学的95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和验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

“在调查的青年群体中,爱国、友善价值观与政治信任呈现正比例关系,即对国家越具有积极情感、在生活中越能够友好相处的受访者,越倾向于政治信任。”谷永鑫结合研究结论表示,“法治、自由、平等价值观与政治包容呈明显正相关,即越具备法治精神、崇尚自由价值、认同平等观念的受访者,在政治生活中表现的越包容,越能够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参与其中。”

她还发现,大学生、尤其是那些认为政治理论课收获较大的学生,他们对政治信任的态度更为积极正向;对社会未来发展预期较好的学生,对政治的信任度也相应越高。

与一般认知不同,她发现一个有趣的结果,年级与政治包容呈正相关关系,即大学和高中学生一般而言对政治生活倾向于采取包容的态度。

“不能低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谷永鑫感叹道。其中,富强信念、爱国情感、平等精神、友善意识、法治思维对政治上的激进主义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对于培养青年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有人认为,改革时期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信仰是相互割裂的,似乎追求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就会阻碍个人的发展,有了个人信仰就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实际上,三者之间不应是分离的关系,实现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信仰,个人层面的信仰也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大环境。”中国人民大学的林聪认为。

他认为,青年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自身有着各式各样的需要,有了需要必然要寻求可以满足其需要的方式。其中,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青年总是从众多方式中选择自己最乐意、最能体现和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式。

“恰好,青年作为价值主体,实际上正需要一个植根于现实,又要超越于现实的科学信仰来武装头脑并充实精神世界。”他说。他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

“我经常说对于一般的学生,我们用日常生活化理论,从个人的生活信仰出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万资姿提出了让青年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她说:“在现在的信仰教育中,自上而下的路径还不够,有时候还要有一种思路自下而上进行。”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