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朱德后人、“护国三杰”后人共忆护国运动风云古与今


来源:云南网

朱德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不是主将,但他披坚执锐,斩将搴旗,始终站在最前线,他先后率领的第六、第三支队在护国战争最关键的一仗——泸纳战役中,担负了重要战斗任务。敌军一看到头戴红边帽,高擎绣有“朱”字军旗的护国军,就望风而逃,他为纳溪战役的胜利,为推翻袁世凯的复辟称帝,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原标题:朱德后人、“护国三杰”后人共忆护国运动风云古与今

  朱德之孙朱和平:参加护国运动纪念活动感觉到非常亲切,这里是我爷爷和我的第二故乡。

  朱德之孙朱和平:参加护国运动纪念活动感觉到非常亲切,这里是我爷爷和我的第二故乡。

  蔡锷之孙蔡协:祖父从北京到天津,再到中国香港、越南,进入云南,与做了很多准备的革命志士在一起发动了护国起义。

  蔡锷之孙蔡协:祖父从北京到天津,再到中国香港、越南,进入云南,与做了很多准备的革命志士在一起发动了护国起义。

  唐继尧弟弟唐继虞之孙唐江志:通过参加不同的会议和研讨活动,更加了解先辈们的精神,我将传授给我们下一代人。

  唐继尧弟弟唐继虞之孙唐江志:通过参加不同的会议和研讨活动,更加了解先辈们的精神,我将传授给我们下一代人。

  李烈钧之子李赣骝:袁世凯派北洋军阀来攻打江西,父亲就发起了二次革命给予反击。

  李烈钧之子李赣骝:袁世凯派北洋军阀来攻打江西,父亲就发起了二次革命给予反击。

摄影:本报记者 李进红

百年一梦,弹指一挥间。

1915年12月25日,西南边陲的古城昆明以“一隅而为天下先”的气概,在全国率先举起了反袁护国的旗帜,喊出时代最强音,宣告云南独立,明确提出“与全国人民竭力拥护共和国体”,并决定武装讨袁,标志着护国运动的开始。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云南发起,进而影响全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护国运动发源于昆明,昆明街头的护国桥、护国路等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回望百年,护国运动,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避免了中国再走帝制之路,恢复了共和制,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功绩永载史册。护国的起义旗帜,历经百年,仍在辈辈华夏人的手中,而云南人、昆明人更是将其紧紧握住。

护国运动中涌现了开国元勋朱德,“护国三杰”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志士仁人,还有无数的各族各界的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敢为人先的勇气在那个时代尽情地汹涌澎湃着。

开国元勋朱德与“革命从云南开始”

《人民日报》曾在护国运动胜利80周年时,刊发文章回顾护国战争中的朱德。朱德在云南参加重九武装起义后,一直在滇军工作。云南反袁起义前,朱德同志任滇军第十团团长,驻军蒙自。起义号角一吹响,他立即率队伍来到昆明,被编入护国军第一军,任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待命出发入川。

朱德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不是主将,但他披坚执锐,斩将搴旗,始终站在最前线,他先后率领的第六、第三支队在护国战争最关键的一仗——泸纳战役中,担负了重要战斗任务。敌军一看到头戴红边帽,高擎绣有“朱”字军旗的护国军,就望风而逃,他为纳溪战役的胜利,为推翻袁世凯的复辟称帝,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朱德之孙,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空军少将朱和平回顾了爷爷与云南以及护国运动的历史片段。他说,“1922年,爷爷离开云南,继续他的革命生涯。1957年,爷爷回到阔别35年的云南。再度回到云南,爷爷对当时的云南省委书记和省长说,云南是他参加革命的地方。当时很多人对他这种定位不能完全了解,也不能够完全认识。经过这么多年以后,我们来反思,回顾历史,就可以很清醒的意识到。因为,云南是中国梦开始的地方。中国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中国梦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提出‘振兴中华’。所以爷爷认为,他参加革命是从云南开始。”

朱和平说,“参加护国运动纪念活动感觉到非常亲切,这里是我爷爷和我的第二故乡。爷爷当年从四川老家步行70多天来到昆明报考讲武堂,身无分文的爷爷受到昆明人民的热情接待。好不容易考入了陆军讲武堂,当时的讲武堂不收外籍学生,讲武堂的总办李根源亲自出面保了爷爷。没有云南人民的热情接待,所遇到老师的包容,他不可能成为今后的军队创始人和元帅。”

“护国三杰”力举起义反帝旗帜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复辟封建帝制,以李烈钧为首的革命党人纷纷从海外回国。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通电全国,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约2万人的护国军,蔡锷、李烈钧分任第一、第二军总司令,唐继尧任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标志着护国起义的开始。此外,他们还在各界大会上发表演说,宣布独立的意义,会后高呼口号:“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中华民国万岁。”

蔡锷、唐继尧、李烈钧被后人赞为“护国三杰”。

李烈钧之子,民革第六届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民革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副主席李赣骝回忆说,“父亲说过,他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到江西新军中培训官兵。当时,他已经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便在军队中宣传革命思想,部队上级因他宣传反清思想而要抓他。后来被人介绍来到了云南,在位于昆明的陆军讲武堂当教师,之后又任陆军小学的总监。他也就此与昆明结下了情谊,与陆军讲武堂的师生建立了联系。”

“之后,他听说要爆发辛亥革命,便回到江西准备参加革命起义。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孙中山任命父亲当江西都督。袁世凯要复辟当都督,他就率先反对,继而安徽、湖南等地的都督也一并站到反复辟的阵营。”

“袁世凯派北洋军阀来攻打江西,父亲就发起了二次革命给予反击。由于当时的力量很弱,没有几个月二次革命就失败了。之后便流亡日本,到欧美等地进行考察。袁世凯确定要复辟当皇帝,孙中山派父亲到云南准备工作。父亲经过中国香港、河内到了河口,打电报给唐继尧说自己即将入滇。电报过了两天都没有得到回复,父亲再次发电报给唐继尧说,‘无论你是要杀我也好,捉了我给袁世凯请功也好,我都要到云南来。’唐继尧回复说,并非此意,而是一些工作还没有安排好,并派其弟前往河口接父亲。父亲到了昆明不久,蔡锷也到了云南。父亲到了昆明,便与陆军讲武堂的师生取得了联系,他们都一并支持讨伐袁世凯,将情况向唐继尧做了说明,唐继尧也表示支持。以唐继尧为主的,反对袁世凯的起义司令部也就此成立。”

蔡锷之孙,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环保部原部长蔡协也剖析了蔡锷是如何下定决心护国讨袁的。他说,“祖父自重九起义后,任云南都督,后奉调北京。后来,袁世凯为了当皇帝,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这也成为了蔡锷将军观念转变的关键节点。他认为这是历史大倒退,下定决心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蔡锷从北京到天津,再到香港、越南,进入云南,与做了很多准备的革命志士在一起,于1915年12月25日发动了护国起义。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

护国运动为何能源起云南?

在谈及自己对于护国运动意义的理解时,朱和平认为,中国近代史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护国运动便是其中之一。护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护国起义和护国战争的意义不亚于重九起义和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是反复辟、反倒退的救国救亡的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北洋军阀相当强大,位于边陲的云南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十分弱小,为了救国云南人民发动这次起义,而之后的战争我们是取得了胜利,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护国运动为什么能够在云南发起?李赣骝认为,“云南地处一隅,袁世凯的势力还没有影响到这里,这也是孙中山派父亲到云南发动讨袁的原因之一。”云南宣布起义之后,很多省份也响应起来,国内民众及海外的华侨也纷纷捐款。

辛亥革命5年之后的护国运动,人们的思想已经经历了慢慢的变化。看似袁世凯的势力很大,但是人们的内心已经归向护国。所以袁世凯在宣布接受帝制几个月之后就在内外压迫当中宣布取消帝制,而之后便被“活活气死”。

在蔡协看来,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延续,因为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从反封建、反帝制来讲是一致的。

从精神上来讲,护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样,都是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兴盛,不考虑个人得失,不怕难不怕死,敢为天下先,顺应潮流之势而行。

他说,云南边陲一省,无论财力还是军事力量,与北洋政府差距甚大,如果没有胆略,是无法在云南发起护国起义的。正是因为当时地革命仁人志士有这种精神,正义的护国战争得到了各地人民的支持,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由此可见,历史潮流是如此浩浩荡荡,真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护国运动之纪念精神何在?

朱和平表示,“我们现在依旧在为我们的中国梦奋斗,昆明是当时爷爷的中国梦奋斗起始的地方。过了一百年了,我们依旧再为中国而奋斗,由此可见,我们的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其中,我们就要找到一条合适的中国道路”。他说,孙中山探索出了三民主义救中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社会主义救中国的道路,这条道路我们还没有走完,还要继续走好。要走好前方的路,就要看清楚后面的路,我们这条路是如何走过来的?是无数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走到了今天,这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

蔡协说,辛亥革命精神是先考虑国家和民族,现在可能制约因素多了一些,很多人考虑个人的因素多了一些,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成熟是不力的。应当对年轻人进行这种教育,明确年轻人应该做什么。敢为人先也很重要,如果看好一件事,但恐惧风险,都等着别人去做,那么国家和民族将没有希望。

护国精神如何在今日发扬?

朱和平无不感慨地说,“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全民抗战、解放战争,再到确定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这一路走来是多么的不容易。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走中国道路的还包括中国各阶层的人士,也包括许多民主党派和爱国志士,他们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探索,我们今天仍然在探索。今天,我们是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距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目标越来越近,但距离目标越近,难度也越大。就如同爬山一样,接近山峰的那最后100米,可能是最难走的。改革开放,生活富裕了以后,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带来了,贫富差距、腐败、外交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的前辈们所没有遇到的问题。”

护国精神如何在新时期得以弘扬?李赣骝举了个例子,中国经历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影响,辛亥革命中,很多革命党人上街剪辫子,但是老百姓还是不愿意剪辫子,不是支持清朝统治,而是封建的生活已经被习惯。现在我们提出振兴中华,仍需根除几千年所留下的封建思想,其仍影响着每个人的活动,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如果掌握权力的人脑子中还有封建思想,那么就会出现个人发财、贪污腐化等问题。

“上次来到昆明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地点也是在呈贡,5年之后再次来这里,看到了呈贡的发展和变化”,朱和平说,呈贡、昆明和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一样的,看到了潮气蓬勃的发展,感到特别的宽慰。“当年,爷爷在昆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昆明还是一个不到20万人口的落后小城市,昆明发展跟上了全国发展的步伐,又在按照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中心城市建设。当年参加护国运动的先辈们,如果能够看到祖国、云南和昆明的现今发展,一定会觉得他们当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唐继尧弟弟唐继虞之孙、香港创天国际集团董事长唐江志说,“通过在昆明的活动获益良多,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小时候就听父母说,我们的先辈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通过参加不同的会议和研讨活动,更加了解他们的精神,这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将是我将传授给我们下一代人的。”

采写:本报记者 韩海阔

后世缅怀

昆明市召开纪念护国起义100周年大会

昨日是护国起义100周年纪念日,昆明市召开纪念护国起义100周年大会,纪念难忘的历史,缅怀护国志士为维护共合做出的英勇牺牲和伟大贡献。昆明市市委书记程连元,昆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喜良出席纪念会,护国运动名将朱德元帅后人朱和平,“护国三杰”蔡锷的后人蔡协、唐继尧的后人唐书琨、李烈钧的后人李赣骝也出席了纪念大会。程连元在大会上表示,从昆明发起的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护国起义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迸发出的敢为人先的勇气,是云南人民和昆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程连元说,昆明是护国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先辈们第一个发出了通电讨袁的檄文,第一个宣布云南独立,打响了护国运动的第一枪,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丰富了昆明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昆明仍然保留着一些“护国”遗迹,护国门、护国桥、护国路等历史遗迹,镌刻着护国运动的珍贵记忆,铸就了昆明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丰碑。历史连绵不断,文化代代相传。 “爷爷参加革命的起点就在这里,他以前经常想起在云南讲武堂学习的那段时光。”朱和平说,“昆明人民崇高的革命精神,强烈的爱国情怀,给爷爷留下了终身的影响,激励着他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最后从一个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朱和平说,护国起义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发动的一次正义战争,是辛亥革命的延续。云南地处边疆,同北洋军阀相比,护国军在人员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但在共和国危难之际,率先树起讨伐袁世凯的旗帜,护国军给北洋军阀以沉重打击,对推翻帝制,再造共和立下功绩。“爷爷认为,护国军这一次战役,所负有的重要意义是不亚于辛亥革命的。”本报记者高晓蕾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十分有意义。本报记者 杨映波 摄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十分有意义。本报记者 杨映波 摄

昆明市民献花纪念护国运动

昨日是西方的圣诞节,但更是护国运动周年纪念日,昨日上午10时许,10余昆明市民手持白菊花聚集到护国起义纪念碑前,身怀深深敬意在纪念碑前鞠躬献上鲜花。

昨日上午10时,虽然天气比较阴冷,但阻挡不了市民的热情,首先有一男市民致辞:“是我们云南的护国军打响了护国运动的第一枪,才让中国的近代历史谱写了新篇章,正是由于他们的为国捐躯,才换回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正值护国运动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牢记这段历史,缅怀我们的英雄,让护国爱国精神万代相传。”此后男子和市民对纪念碑三鞠躬,然后开始献花。

在献花过程中,一些路人包括年纪大一点的市民也自发加入到了献花和鞠躬的队伍里边,一同向护国运动纪念碑行礼。据悉,此次活动是由蔡锷故居得意居策展人黄文在网上发起的活动,其表示,看到她发起的活动后不少昆明市民均来响应,昨日到现场的有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黄文介绍,活动虽然上午10时才开始,但有市民早早就赶到了现场。她认为,在护国运动100周年纪念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十分有意义。

对于此次市民献花纪念护国运动的行为,汤先生表示,其很感动,他觉得昆明市民都应该记住并纪念这个日子。本报记者 杨国勤

线索人:汤先生 线索奖:20元

昆明已恢复重建“云南会城护国门碑记”

在护国运动100周年之际,现在“云南会城护国门碑记”(以下简称护国门碑)已经恢复重建了。现在由昆明市文史馆主导,五华区文管所筹资实施恢复重立的“云南会城护国门碑记”碑刻已经恢复重建,恢复重建的护国门纪念碑连着底座高3.3米,宽2.2米,厚20公分。

据悉,为纪念云南护国运动,昆明先后建成了护国门、护国桥、护国路等,“云南会城护国门碑记”1919年在护国门旁设立,正面碑文用颜体楷书书写,共219个字,概述了云南护国起义的历史经过及其重大意义,由清末状元袁嘉谷撰写,陈荣昌正楷书丹,陈度篆额。碑阴则记载了护国门、护国桥以及护国路这三项工程的督造、监修和工程设计人员的职务、姓名,并记载了工程的立案、修造时间、经费开支的详细记录。后因护国门损毁,该碑记碑刻也踪影无寻。

据五华区文管所所长徐世昌介绍,护国门碑是11月19、20日安装完毕,其介绍前期碑体寻找制作不是太容易,因为要找那么大一块石头本来就不太好找,加上碑体必须是灰白色的,找寻起来确实花了一定的时间。

对于护国门碑恢复重建的意义,徐世昌表示,护国门碑也是历史遗迹,因为历史的原因被损毁,现在回复重建后刚好补了这个缺失,特别在护国运动100周年之际恢复重建护国门碑十分有纪念意义。

云南信息报 记者 杨国勤

标签:袁世凯 革命 反帝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