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重点学科建设孕育院士 大师带队反哺人才培养


来源:羊城晚报

华工明确提出,要以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切实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华工建筑学科的人才队伍可谓星光熠熠,其中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也有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长江学者孙一民等骨干力量,还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人选、全国青年建筑师等大批青年新锐,他们共同组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结构。

原标题:重点学科建设孕育院士 大师带队反哺人才培养

▲截至2014年底,华工本科生中已有76人在Nature、Science等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

华工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华轩

12月7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先后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广东省新增的三位院士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兼职教授、96级发酵工程专业校友、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孟建民。

全省三位新晋院士,竟都是“华工人”,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院士的诞生并非只是个人的努力和荣耀,更重要的,是院士背后所代表的学科发展,这不仅是孕育院士的肥沃土壤,更是可以反哺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有6个学科群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已进入排名前1%。。同时,7个学科位居全国高校前10位,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此次新晋的三位院士,正出自这些优势学科领域。

院士是如何养成的?

雄厚的学科基础+优良的教风学风

王迎军此次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她从事生物医学材料基础及应用研究30余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60余项,提出并研制的“骨组织再生修复生物应答理论”、“一体化骨与软骨仿生制备技术”、“多参数体外模拟智能评价系统”等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生物材料领域引起极大反响,打造出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高地。

华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该学科主要服务于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建设,缺少国家级科研平台,这成了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为此,华工加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了一批该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并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该学科已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的吴清平,除了在学校指导学生外,也带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与华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起,强强联合,共同申报了微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充实了华工生物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吴清平不仅是华工的博士生导师和兼职教授,也是华工自己培养出来的博士。

1996年,吴清平进入华工攻读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发酵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姚汝华教授。初见吴清平时,姚汝华教授便特意叮嘱他要多补习工科领域常用的计算机应用和数理知识。在最初的几次团队讨论中,吴清平总是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但没过多久,他就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微生物工程研究领域的高水平论文。

吴清平努力又谦虚的学习特点,让姚汝华教授对他的指导事半功倍。三年里,吴清平一方面进行专业知识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在老师鼓励下面向产业开展应用研究。

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和老师的精心指导,吴清平的研究愈发深入,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取得了多项应用成果,并完成了关于抗干扰微生物数量快速测定机理研究的课题,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他表示,在华工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母校的教风和学风对他影响巨大。

在王迎军看来,华工构建的高水平学科体系,以及围绕这些学科组建起来的一流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是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底气所在。

院士可以带来什么?

“大师+团队”带出一支支“梦之队”

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的孟建民是华工建筑学院兼职教授,还担任华工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委员。无论是作为指导学生的老师,还是学术委员会委员,孟建民都是学科人才队伍里的重要一分子,以他独到的专业理念、丰富的社会经验指导学生,促进产学研合作。

华工明确提出,要以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切实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华工建筑学科的人才队伍可谓星光熠熠,其中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也有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长江学者孙一民等骨干力量,还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人选、全国青年建筑师等大批青年新锐,他们共同组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结构。

华工实施的这种“大师+团队”的人才队伍模式,以高水平领军型人才为核心,构建起了一支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有效促进了团队成员的成长。

据华工教师倪阳回忆,他1985年研究生毕业留在学校工作时,学校的建筑学科实力尚弱。但从那时起,研究院每年都会留下两三位优秀研究生。除了鼓励已有人员不断进修深造,研究院还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带动院内人员的成长;对于重点的、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有意让青年骨干挑重担,让他们在实践中勇于竞争,茁壮成长。十几年过去了,当建筑行业招投标时代来临时,人们才发现,原来华工的建筑设计专业围绕着何镜堂院士,已经储备了如此兵强马壮的一支“梦之队”!

2008年起受聘为华工建筑学院兼职教授的孟建民,善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的不同,引导他们向适合的研究方向发展。日常辅导、定期讲座外,他每个月都要举行例会,听取学生们汇报学习进程,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论文进展进行点评,学生们甚至常常在凌晨收到他的指导意见。

“孟老师研究方向横跨多个领域,但在每个领域的研究都又深又精。”2013级硕士生高瀚翔认为,跟随孟老师学习两年多的时间里受益匪浅,“感觉自己进入了建筑设计的‘奇妙世界’。孟老师的想法大胆而新颖,总是能带给我们很多灵感”。

“你可以给我失败的数据,但是不能给我虚假的数据。”治学严谨的王迎军,也非常注重团队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她的指导和带动下,华工集聚起了一支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团队。这个团队,已经成为国际生物材料研究领域最知名的研究团队之一。

为了培养人才,王迎军也是“蛮拼的”。她接手华工生物材料实验室时,实验室条件还很简陋,她就自己拿钱装备实验室。后来,学校给了她第一笔5000元的科研经费,她全部买了实验材料。教学和科研是辛苦的,但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做出成绩,她心里只感到高兴。她说:“我珍惜这份职业,珍爱我的学生,我会尽一切可能指导学生们的成长。”

王倩、华轩

标签:学生 校友 母校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