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丝路流韵: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国宝华光·海上丝路系列)


来源:人民日报

在唐代,人们认为使用金银器对健康长寿有奇特功效,这使得金银器进一步神圣化,宫廷贵族更是对其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据研究,考古发掘和收藏的唐代金银器皿数量,超过以前各代总和,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体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这件“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的主人属于厦门岛内一个大家族——陈氏家族。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陈元通是最早开发厦门岛陈姓家族的陈僖之孙,为清源同安人,曾任歙州婺源县令,唐大中九年逝于嘉禾里(今厦门)。其夫人汪氏墓中除这件银碗外,还随葬有银筷、银盏、银头饰等器物。银盏上刻有“通”字,推测这些银器应为

原标题:丝路流韵: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国宝华光·海上丝路系列)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9日 12 版)

文物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回眸历史的重要窗口。2004年,在厦门陈元通夫人汪氏墓中出土了一件唐代“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见图),现藏于厦门市博物馆。银碗通高8.7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0.8厘米。器口呈五曲葵式,敞口,弧壁,深腹,腹部有五道等距离的凸棱,外底焊接圈足,足底外撇。从银碗的纹饰、制作技艺到文物出土地,无不显示着彼时的国力昌盛、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

唐代出现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相继繁荣和交替的现象:唐朝前期延续汉代以来的陆上丝绸之路,并发展到顶峰;唐中期之后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崛起。随着中外文化通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不息的交流,唐代文化呈现异域特色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唐代各种外来器物中,金银器是发现最多、也是表现外来文化影响最为清晰的类别。

唐朝的金银器深受粟特、萨珊、拜占庭等地区文化因素与制作技术的影响。制作工艺上,西方金银器制作中的锤揲、焊缀技艺等在唐代日益成熟。锤揲技艺充分运用了金银质地柔软、延展性大的特点,所做出的凹凸起伏的造型和纹样,使得金银器具有了浮雕感。而这件“摩羯纹多曲银碗”正采用了此种工艺——碗内壁有四层鎏金纹饰,最内层纹饰以錾刻水波纹为地,其间锤揲出两相嬉戏的摩羯图案;两摩羯首尾相接,呈逆时针流动,其间以两组凸起的如意云纹相隔;第二层为联珠纹;第三层为錾刻的带状卷草纹;第四层为口沿处錾刻的带状缠枝纹,整体体现了唐代工匠吸收西方金银工艺后,根据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情趣不断改造、创新所形成的独特风格。

在装饰风格和样式上,唐代金银器也呈现出浓郁的异域风格,这件银碗便是物证。一般认为,摩羯纹是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摩羯又称摩伽罗,是印度神话中的海中异兽,后融入佛教文化逐渐演变为吠陀神话中水神和恒河女神的坐骑,并成为吠陀时期欲神的标识。银碗上的摩羯保持了长鼻内卷、双目圆睁、张口露齿的印度原生形象,而底部的联珠纹,在唐前期的金银器上尤为兴盛,这源于波斯萨珊和中亚粟特装饰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两种纹饰与卷草纹、缠枝纹等纹饰的搭配体现出浓郁的异域风格。以摩羯纹为主的整体构图,满器铺陈,规整细致,体现出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气象。而摩羯展开的双翅和头顶上的分叉角,表明它已经被赋予中国文化内涵——代表着中国本土“鱼”“龙”文化的融入,是摩羯中国化的体现。

在唐代,人们认为使用金银器对健康长寿有奇特功效,这使得金银器进一步神圣化,宫廷贵族更是对其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据研究,考古发掘和收藏的唐代金银器皿数量,超过以前各代总和,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体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这件“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的主人属于厦门岛内一个大家族——陈氏家族。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陈元通是最早开发厦门岛陈姓家族的陈僖之孙,为清源同安人,曾任歙州婺源县令,唐大中九年逝于嘉禾里(今厦门)。其夫人汪氏墓中除这件银碗外,还随葬有银筷、银盏、银头饰等器物。银盏上刻有“通”字,推测这些银器应为陈元通在江西任职时所得,后带回厦门。这些银器能够在地处僻远、当时相对落后的厦门海岛出现,实属珍贵,是研究厦门早期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是中唐时期器物,它体现着这一时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交替发展、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盛况,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化与技艺的融合与创新。

(作者为厦门市博物馆馆员)

摩羯纹的中国化(知识链接)

曾经有不少观众到厦门市博物馆专门参观“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只因其上的摩羯形象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摩羯星座”羊头鱼身的造型。摩羯纹的变化,正反映出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碰撞与融合。

关于摩羯形象及其来源,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目前主要有古巴比伦说、古希腊说、古印度说等不同的说法。西方古文明中天象学和占星术发达。在古巴比伦和古希腊的黄道十二宫(即十二星座)中,摩羯的形象都是羊头鱼身。在希腊文明中,星座的由来与古希腊神话紧密相连,星座由各种不同的动物组成,摩羯座属于第十宫,造型更类似羊。印度文化中的摩羯则出现了新的形象,它与神话和佛经中的鳄鱼、鲸鱼、大象等动物结合,演变成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神兽,造型更类似鱼,并被视为河水之精,具有翻江倒海的神力。

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摩羯形象随佛教传入中国,其形象也不断中国化。在中国,早期的摩羯纹基本保持了威猛的印度原生形象,如陕西西安北周粟特人安伽墓中雕刻的摩羯图案,其头部便是牙齿似山、双目似日、长鼻上卷的形象。至隋唐时期,摩羯纹饰或造型大量出现在中国的建筑、陶瓷尤其金银器上,但其形象已经开始中国化,更多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鱼、龙文化。摩羯造型演变为长着双翼及龙角的鱼龙形象,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成了镇邪、祈福的瑞兽。辽宋时期,摩羯的长鼻子逐渐变短、消失,龙头鱼身的中国化摩羯已经完全替代了印度摩羯。至明清时期,其造型更是与印度摩羯形象相去甚远了。

(宋叶)

查看更多内容,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标签:金银器 技艺 文化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