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厉声教:私家历史解析钱学森成才之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

然而,因钱厉两家世代交好,我自幼便自父兄处了解的钱学森的故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平人的故事,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

 

钱学森(左一)与父亲钱均夫(左二)、母亲章兰娟(左三)等家人合影。(资料图片)

来源:中国日报网,作者:厉声教

2015年10月31日是钱学森先生逝世六周年的日子。世人提及钱学森,口头笔端多是诸如“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之类的头衔,可谓极其高大上,不仅难以望其项背,更因其丰功伟绩涉及国家最高机密而对他不甚了了。他只是一个辉煌的符号存在于天上,正如他所研究的空气动力学,涉及的是九霄云外之事,与凡人无关。

然而,因钱厉两家世代交好,我自幼便自父兄处了解的钱学森的故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平人的故事,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在家族的集体回忆中,他亲切熟悉,情深意重,是世交故旧的翩翩佳儿,也是扶危济困的敦厚师长。而且,他一生的许多重要阶段均与我家人或喜或悲的人生在时空中交汇出精彩的集合,并经岁月沉淀,构成了钱厉两家值得共同回味的私家历史。

为了不致让时间的离离野草湮没后人追寻历史的路径,我近年来对往事颇作了些考据整理。几经春秋,往还多地,现在面对这些得来不易的资料史实,我不禁慨叹自己着手太晚,动作太慢,而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

今年恰逢钱学森老先生归国60周年,时至钱老忌日,我想要写篇纪念缅怀的文章,竟是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更恐自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知所云。思之再三,这一刻,我且不去说那些拜相封侯,亦不去讲那些惊天动地,仅披露一些私家珍藏的钱学森的个人轶事,解析当中所涉的两家父辈的别样人生,漫谈究竟怎样才能成就一代英才,浅见刍议,不免贻笑大方了。

钱塘繁华地 朱门锦绣人

钱家与厉家均为杭州世家。钱家祖居临安(今杭州),为五代吴越国之创建者吴越王钱镠之后。因钱镠在位时德政卓著,被百姓尊称“钱王”。后宋太祖赵匡胤一统天下时,钱镠之孙钱弘俶又有逊位保民换取和平之德,故后人为纪念钱氏功德,先于北宋熙宁年间在杭州玉皇山上建“表忠观”,后于明嘉靖年间将其迁至西湖东岸湖畔并重建为“钱王祠”,至今犹存。传至钱学森已是第三十三世。

而杭州厉家系周朝姜太公(即姜子牙)的后人,传至清代康乾年间又出了一位诗坛名宿。遥记家中旧居有一间先祖堂,供奉的“高祖”牌位即清代著名诗人、学者钱塘(今杭州)厉鹗(字太鸿,号樊榭)之排位。今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即矗立着清代光绪初年重修并定名的“厉杭二公祠”,专门奉祀厉鹗和杭世骏两位文学名家。

世家门风加上地缘关系,更有许许多多的因缘际会,使得两家情谊亦像代代传承的祖先血脉一样绵延不绝,恰似西子湖畔春日千丝万缕的绿柳。

学渊尊大人 树茂在根深

钱学森既生于钟灵毓秀之地,簪缨诗礼之门,可说是得享先天的恩赐。当然浙杭世家亦多纨绔子弟坐享其成之流,因此出身门第确实并非成才之必要条件,此处提及,无非是因为个人认为要成为不世出之大家,其必然具备一部分他人不可复制的条件或机遇而已。

至于后天条件方面,钱学森也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他晚年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父亲”。父亲的确在他人生的起步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的。钱学森祖父钱承慈为杭州丝商,育有二子,长子家润,字泽夫;次子家治,字均夫,但两人后来都以字行。钱家老宅在东街路887号(后改为建国北路369号),位于现在的钱学森故居东北方向不远处,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就出生在那里。而被作为钱学森故居的清代大宅,实际上是钱学森母亲章兰娟的嫁妆,坐落在今杭州市上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钱均夫是与章兰娟结婚后,才搬到那里的。

[责任编辑:周昂 PN023]

责任编辑:周昂 PN023

标签:钱学森 先生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