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水光翻动五湖天(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来源:人民网

关于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苏轼曾经写下“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的词句。这也是太湖的浩淼烟波中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25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协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后,功成身退,偕西施隐于太湖的内湖五里湖,在湖畔渔庄撰写了第一部人工养鱼的专著《养鱼经》。他们泛舟湖上,晨看“烟收远树山徐出”,暮见“月落寒涛水正平”,度过了幸福时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范蠡,五里湖又称为蠡湖。

原标题:水光翻动五湖天(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图上:太湖风光——鼋头渚。图下:太湖风光——横云。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苏 轼(宋)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北宋熙宁六年岁末,苏轼因拜访钱道人钱颍至无锡,携带建州北苑产“小龙团”贡茗,踏遍江南,到了惠山,汲二泉水煮茶品茗;又登惠山之巅,眺望太湖,临风怀古。这一刻,他看到了什么?

茫茫太湖,山环水绕,山裹湖岸,湖中有山。苏轼立于高山远眺,只见水天一色,八百里湖岸蜿蜒如龙,三万六千顷碧波生烟。太湖有七十二峰,将湖面切割成湖中湖,星罗棋布、相映成趣。一时间,他想起了白居易《宿太湖》的“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又想起王昌龄在泛舟太湖时“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不由陶醉其间,物我两忘。

可不是吗?无论是在蒙蒙细雨中,驾着一叶扁舟,或是在月色朦胧中,独自驶向湖山深处,饱览“浪叠雪峰连,山孤翠崖断”的景致,品味着“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的心境。

关于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苏轼曾经写下“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的词句。这也是太湖的浩淼烟波中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25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协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后,功成身退,偕西施隐于太湖的内湖五里湖,在湖畔渔庄撰写了第一部人工养鱼的专著《养鱼经》。他们泛舟湖上,晨看“烟收远树山徐出”,暮见“月落寒涛水正平”,度过了幸福时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范蠡,五里湖又称为蠡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烟波太湖孕育了江南水乡妩媚的风景,承载了吴越深厚的文化。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景色美丽,浩瀚如海,四季景色不同,晨暮意境迥然,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这碧水辽阔,这峰峦隐现,这气象万千,在文人墨客笔下,有杨基“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的秀美,有文徵明“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的雄浑,更有吴昌硕“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的清丽。

在太湖的风光中,鼋头渚独占风景最美一角,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的无边风月,以及早中晚、晴阴雨景致各异的神奇变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时之景吸引着游人。郭沫若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畅游无锡时留下“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诗句,更让其名扬四海。

在鼋头渚举目四望,湖东有大浮、乌云、龙王等山合成湖东十二渚,西面有青龙、莲花、石埠诸峰合成湖西十八湾。近处脚下巨石卧水,远看湖上波浪细腾,更远的地方,太湖仙岛犹如神龟静浮在湖中,而马山就像骏马奔驰在云雾中。太湖的雄伟辽阔、山峦起伏尽收眼底。

鼋头渚风景区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南朝萧梁时,此地就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能不忆江南!

顺道游

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东麓的天下第二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开凿于唐大历年间,原名惠泉,后经唐代高士、茶圣陆羽品评,在二十种泉水中名列第二,遂名二泉。

诗人李绅称其为“人间灵液”。宋徽宗将其列为贡品,“月进百坛”。元朝时百姓肩挑手提,争饮泉水。清帝康熙、乾隆下江南皆君临惠泉,品茗吟咏,赞不绝口。

千百年来,二泉为文人所激赏,苏东坡慕名品泉,吟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佳句。文徵明作有“惠山茶会图”,1997年由国家印制邮票,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杰出代表传邮世界。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1日 05 版)

标签:茶文化 品茗 文徵明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