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教授工作站”引领富民路


来源:亚心网

呼图壁县农业局局长 于斌裕说:“2010年呼图壁县被国家农业部批为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我们又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这些都需要在科技支撑能力的取得突破。在呼图壁县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呼图壁教授工作站,目的就是来把中国农业大学顶级的一些专家教授学者的科研成果,在呼图壁县进行科技转化,对于我们整个提升呼图壁县的农牧民的培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教授工作站”引领富民路

“教授工作站”引领富民路

-----呼图壁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推广智慧农业纪实

亚心网讯(通讯员 张军剑)对于呼图壁县大丰镇片区的农民来说,种地几十年,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时髦。智慧农业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刘晓成的生活。

前不久,呼图壁县大丰镇片区农民刘晓成告诉笔者:“今年通过智能化的灌溉这项措施,我真正的体会到节省人工节省人力,我一个人管理五百亩地,浇水我全部用的是智能化灌溉,从来不用穿水靴也不用拿铁锹,感觉这个智能化灌溉还是挺好的”

现在的刘晓成一个人管理1000亩地,土壤墒情、温度测算、水肥浇灌、气象预测,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再加上他几十年的种植经验,刘晓成的人生实现了自由和事业双丰收,这一切意外又欣喜的改变,全是因为镇上建立了教授工作站,并实现了智慧农业和智能化灌溉系统。

引进教授工作站,积极推广智慧农业模式

教授工作站是由呼图壁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建设的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专家大院,县政府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打造了实验基地750亩、培训及科研大楼2000平米、智能温室1500平、物联网装备测试与培训平台、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土壤与虫情监测中心等现代化设施和装备。

呼图壁县农业局局长 于斌裕说:“2010年呼图壁县被国家农业部批为第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我们又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这些都需要在科技支撑能力的取得突破。在呼图壁县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呼图壁教授工作站,目的就是来把中国农业大学顶级的一些专家教授学者的科研成果,在呼图壁县进行科技转化,对于我们整个提升呼图壁县的农牧民的培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教授工作站建立以来,积极推广智慧农业模式,已经初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呼图壁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为今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马道坤博士告诉笔者:“就是我们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在农业技术的科研技术为研究方面的全国最高的学府,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而我们呼图壁作为国家的现代农业改革试点县,是非常理想的科研的、应用的、实验的基地。也就是我们校长所讲的,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具体要落实,这是我们来到呼图壁最重要的目的,把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大丰镇教授工作站的职能灌溉系统

大丰镇教授工作站的职能灌溉系统

建立智能化灌溉合作社 实现社会化服务

工作站长期驻站教授、博士5人、研究生、本科生20余人,并以马道坤博士为核心开展了高效节水智能灌溉项目的实施。

中国农业大学马道坤教授说:“智慧农业就是讲物联网加农业加互联网,从而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形式的整个农业的一个运用模式。”

呼图壁县农业局局长 于斌裕说:“智慧农业体现的就是互联网技术,进入农田生产全过程管理。从信息化农业角度来讲,我们智慧农业从去年的1000亩地推广到今年的3万亩地。”

智慧农业一个关键技术就是高效节水智能灌溉技术。为了使智能化灌溉在全县快速推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对灌溉运行管理采用灌溉服务合作社的模式。

北京联创公司呼图壁分公司是中国农大产学研的推广服务企业,它依托中国农大科研成果和专家队伍,成功的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农业装备产业化生产和工程应用,今年与中国农大教授工作站一起在呼图壁成立了分公司,并牵头创办了呼图壁智能灌溉专业技术服务合作社和呼图壁井电双控服务队。

据了解,呼图壁县智能化灌溉合作社成员由自动化公司、滴管带厂、种植合作社水管员、公司技术人员组成,为种植合作社提供首部水泵过滤器运行、施肥、田间灌溉、检查田间毛管等服务,灌溉服务合作社与种植合作社签订灌溉服务协议,每亩平均收取一点的服务费用,政府对灌溉服务合作社每亩给与惠农补贴5元。采用自动化系统后每个水管员可以服务3到5个首部系统,管理3000到5000亩的灌溉面积。每1000亩灌溉节约1.25劳动力。每个水管员的工资4000元,合作社每亩纯收入7元左右。目前服务16000亩,合作社纯收入大约10万元左右。

通过灌溉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大丰镇率先建设了一万五千亩灌溉自动化项目,实现了首部施肥、水泵控制、过滤系统全自动化运行,实现了田间电磁阀自动化远程控制灌溉、田间墒情自动采集等全程自动化。

开展科研与培训 智能化灌溉效果显现

刘晓成一直负责着大丰镇农业示范区的管理工作。

大丰镇社区农民刘晓成说:“智能化灌溉就是好,人工浇水以前的产量棉花也就是二百多公斤,现在通过智能化的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的技术,我们的棉花预计产量是400公斤,番茄都在7吨以上。”

今年3月份刘晓成还被教授工作站聘请过去负责水阀开关的管理工作,通过几个月的管理刘晓成深深地感受到了智能化灌溉的这项从措施带来的效益,特别是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使各种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大丰镇社区农民刘晓成说:“今年通过高温的天气,智能化灌溉技术特别突出,比如我们的番茄没有通过智能化灌溉水肥的新型肥料的他们的作物跟我们的明显不同。棉花的也是一样,我们的棉花一直都是发绿的,其他有些人没有用这些方法的,他们的作物一直有旱象,缺水缺肥,显现了早衰的样子。”

更让刘晓成感到省心的是智能化灌溉的效益和方便的操作方式。

大丰镇社区农民刘晓成说:“以前我半夜三更穿水靴、拿手电、铁锹来浇水,现在就不用来做这件事了。智能化灌溉在手机上设立一个程序,手机上一点开关就可以控制。”

据了解,大丰镇农业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作物普遍增产10以上、用肥减少15%、用水减少20%,两万亩自动化灌溉节省劳动力30人。

同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积极开展科研与培训工作。教授工作站投资30万元,建设了智能灌溉检测培训中心,开展了20余次的智能灌溉培训工作,培训200人次。成绩优异的聘用到智能灌溉专业技术服务合作社的运行管理人员,项目区泵工全部持证上岗。

今年5分月 红柳塘村农民石国庆就被聘到合作社负责灌溉自动化系统维护工作,他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鸿运来合作社后再次上岗,一年去除土地流转收入,还有在灌溉服务合作社的年收入4万余元。

大丰镇红柳塘村村民 实国强说:“我就负责智能化这一块,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以前农民种地靠的是铁锹、手电筒、水靴进地里面浇水,到这个合作社以后能体会到社会的发展,自动化这块确实能给农民带来好处。”

大丰镇社区农民刘文斌也是灌溉服务合作社的成员,今年他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全部安装了智能化灌溉系统。通过智能化灌溉,在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下,他种植的农作物依然取得了丰收。

刘文斌说:“我种了六百多亩地制种玉米,然后种了五百亩的葫芦,玉米估产500公斤左右,亩收入2200元以上,葫芦合同价是1900元,现在市场行情好的话还可以再加一些。”

智能化灌溉给他带来的实际效果,让他称赞有加。刘文斌说“像这样密度大的苞米地里进去脸挂的走都走不动,现在手机一点就像玩游戏的一样就把活干了。”

教授工作站 助推现代化农业建设

大丰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张传松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合作的机会最多。他认为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成立智能化灌溉合作社,对于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丰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张传松如是说:“教授工作站实际效果非常明显。第一方面提高了我们大丰镇水利灌溉水平,以前我们常规灌溉,每亩的用水在385方,由于推广了智能化灌溉技术,每亩地用水量由385方减为330方,并且这个灌溉均匀度比之前每个灌溉期由八次提高到十五至十六次,就灌溉频次增加一倍,由以前的大水大肥变成现在的少吃多餐,就是充分挖掘作物增产潜力;第二方面,灌溉服务合作社培养了一批我们大丰镇这个节水方面的田专家土秀才,目前在这个灌溉合作社,已经为我们大丰镇培养了30多个从事智能化灌溉的本土人才,第三方面就是有效的推广了我们智能化灌溉种植的这个覆盖面积,2015年我们大丰镇安装智能化灌溉的面积是2万亩地, 2016年智能化灌溉的面积可以达到4.5万亩地。”

中国农业大学马道坤博士说:“我们教授工作站来到呼图壁县,我们扎根两年,引进了两万亩的智能化灌溉科技示范园,让农民体会到节本增效的效益。同时,培训了一大批新兴的职业农民,让农民变成一个更体面上的职业,更幸福的职业。”

呼图壁县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对农业智能化管理,来实现稳产、高产。今年呼图壁县在智慧农业示范田里还引进了张杂谷的产品,通过经济效益对比来替代棉花等农作物。

呼图壁县农业局局长于斌裕说:“我们呼图壁县建起了几百亩的智慧农业核心区,也建成了呼图壁县科技示范场,将来对呼图壁县的农业发展在科技支撑提升的方面,将有很好的作用。”

目前,据了解,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联创公司在呼图壁县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了智能灌溉设备组装厂,未来3年技术投资上亿元生产农业物联网装备、智能灌溉装备,并大力开展智能灌溉社会化服务工作,争取未来三年的服务面积超过20万亩。

图4308 为呼图壁县智能化灌溉分析会 图4317为 中国农业大学马道坤博士(中)在与大丰镇领导讨论智能化灌溉的运用。 图4321 教授工作站培养了一大批土秀才。 图4342 为运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刘文斌500亩葫芦获得丰收。

标签:灌溉技术 灌溉 制种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