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王凌:“邓小平曾反对包产到户”谬论如何而来


来源:凤凰历史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特约作者高王凌赐稿,发表时有删节。邓小平 资料图 在墨尔本大学的学术讨论会上(2009年),有一个华裔学者说,邓小平曾经--大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反对包产到户。后来在北京

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特约作者高王凌赐稿,发表时有删节。

 

邓小平 资料图

在墨尔本大学的学术讨论会上(2009年),有一个华裔学者说,邓小平曾经--大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反对包产到户。后来在北京,就有一位“公子”坦承此说由他而起。令人不胜诧异。

说邓小平曾反对包产到户,此话从何而起?

话说1979年初,新的国家农委成立。3月中旬,农委副主任杜润生主持召开了一个七省三县农村工作座谈会。是一次专门讨论责任制和包产到户的会议。七省有广东、湖南、四川、江苏、安徽、河北、吉林,来的都是农口的负责人。三县有安徽全椒,广东博罗,四川广汉等,是各种试点有成的地方。

据杜润生回忆,不久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问题的决议草案,曾提到“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这和包产到组或包干到组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农民抓住这一个“包”字,就开始行动起来,如“包产到组”,“包”这“包”那。会前各省估算,包产到组少的有20%,多的有50%。

经过争论,在会议“纪要”中提出:现在存在的包括“常年包工包产到组”在内的几种办法,“只要群众拥护,都可以试行”。这样就确定了包产到组是合法的。这是这次会议取得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包产到户”还是不合法的。经过讨论,大家意见正趋向一致,要把口子开大一点。农委主任王任重回来,针锋相对,讲了集体经济优越性,特别强调统一调配劳动力这条优越性。

因此会议最后产生的文件不得不妥协,其中说到群众包产到户,“如果一时说不服,也不要勉强去纠正,更不能搞批判斗争”,这句话等于说承认既成事实。另外有一个重要的地方,是说“深山、偏僻地区的孤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也应当许可”。中共中央在1979年4月批转了这个会议的《纪要》,虽没受到应有的重视。

3月20日下午,华国锋约见会议代表。之后又召开了一次中央会议,由华国锋主持,邓小平、李先念等出席。会上杜润生说明了农村有些地方包产到户,生产很好,群众欢迎。结果李先念说:包产到户就是单干嘛,我们中国单干了几千年,还是没粮食吃,还是受穷么!华国锋再次用他在湖南三夏抢收抢种季节必须互助合作的事例来说,非集体化不可。据说邓小平当场没有就此问题表态,他说农村问题很多,一大堆,应该抓住主要的,正视解决,认为贫困地区总得放宽政策(以上参见《杜润生自述》)。

不过,目前坊间还没有一个“钦定”的版本,见不到关于农村改革历史的研究著述,除了《杜润生自述》以外;全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课程讲述包产到户的历史,除了我在人大、清华的讲授之外。所以,根据杜润生的这个版本来说,“误会”可能就是因为邓小平的这几句话吧。或者,另外还有一些“道听途说”?遂使人以为,当日邓小平是“反对”包产到户的。

我觉得这问题可以分作两个方面考虑。用老话来说,一是在于“义理”,一是“考据”上的。

所谓“义理”的,就是从理儿上分析,邓小平会不会反对包产到户?

从远一点说,大约1962年,据其他一些材料的记载,邓小平就是赞同包产到户的。当时中央常委里,坚决反对包产到户的,只有毛泽东,不太坚决的,有周恩来。据说其他都是赞成的,包括最近披露的林彪。

最近网上唐闻生录下了毛泽东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的某些讲话,其中说道:“小平看不起那些人,我在还可以,我死了,谁也压不住他。他这个人对三自一包那些东西还是有感情的,对走资派恨不起来”(130619《香港报刊论中国》(电子日刊:www.cn-people.org,人民之声网)。“三自一包”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我来解释了。

1979年,邓刚出山。他还面临着重大的政治问题,比如党和中央军委的主席、国务院总理的人选,等等,等等,农村问题可不是“当务之急”。再说了,他能跟华国锋硬顶吗,在华刚刚发话之后?那可不符合中国政治的“常规”(后来发生督抚对皇上拍桌子的事儿,那可是太反常了,所以不旋踵就身败名裂)。

而且,根据那几句话怎么就能证明邓小平反对包产到户?

再说“考据”吧。当时,邓小平是不是只说了那几句话?说话的同时,他还有什么表情和动作?

我是1991年认识杜瑞芝的,当时北京有一个会议,好像是讨论“农业合作化史”,来了许多老干部,大多都是农口的。我还是第一次跟随杜润生出门办事。一次私下聊天时,杜瑞芝就对我说,1979年那次,邓小平是一怒之下,拂袖而去的!

这态度够鲜明了吧。

我们还可以诹一诹学理。如果杜瑞芝所说与他人不同(即存在两种考据结果),又如何判断?--这是清代学术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即在一些“考据学”不能解决的场合,我们难道不是还得依靠“义理”之学?

再说啦,我认为,万里到安徽,正是邓大人的安排,所以一有点风吹草动,他就去北京,寻求邓大人的支持。最有名的那次表态--1980年5月邓小平公开支持包产到户--就是由此而来的。我当时在读研究生,印象特别深刻,觉得就好像“一锤定音”似的。

之前,1980年4月初,还有一次未经媒体公开的讲话,是在姚依林汇报全国长期规划会议时,邓小平表示赞成西北、西南一些省份实行包产到户--这其实也是杜润生的提议--从79年初以来,只隔十二个月时间,说邓大人就在此际完成了一个关于包产到户的思想转变,哄别人可以,我是不信的。

有一位同仁给我发信说,存在一种互动,从万里影响到邓,他未必一开始就是赞成的。我回信说,当初国家领导人里,并没有一个人主张实行日后那样全国全面的包产到户,有如当年的“全盘集体化”。就这种意义上说,谁谁反对,也不足为奇。

但由此说邓小平反对包产到户,这不是笑话么!

中国政治,又哪里是这样浅薄直捷的?

在清华新收的一个弟子文斯写信给我说:我在讲座结束后问了傅高义,他说相关的材料没有看到,但是他认为邓小平不会反对包产到户改革。

不知对这个问题,谁人还有何高见?

不知会上,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提问?

[责任编辑:马钟鸰]

标签:高王凌 邓小平 包产到户 谬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