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空袭伊斯兰国,美国担忧啥

现在的叙利亚又成为了中东乃至全世界的一孔暴风眼,而揭开盖子的就是俄罗斯9月30日投向叙利亚境内的第一颗炸弹。

9月的最后一天,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发动空袭。这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家媒体的评论道出了世人的讶异:“站出来解决问题的,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一个GDP负增长、货币汇率暴跌、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并且已经动了削减军费念头的国家。”

“伊斯兰国”以恐怖主义用事,与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相背而驰。俄罗斯对其发动空袭,将反恐的义旗举起,这当然是世人所乐见的。如果知道正处于“危机存亡之秋”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系莫斯科的盟友,那将对俄罗斯的空袭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上半期,叙利亚曾是苏联在中东地区的盟友。在政治上,叙利亚是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步骤中的重要一着;在经济上,苏叙两国双边贸易关系紧密;军事上,苏联向叙利亚提供武器、培训军官,并根据1971年苏叙协议,在叙利亚塔尔图斯港修建了海军基地。该港拥有大型船舶系泊处、船舶浮动维修工作站、军械库和兵营及多种装备设施,一直是苏联地中海区舰队的重要活动据点。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叙利亚不再是苏联外交优先对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外交政策上做了很大调整,俄叙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大大减弱。俄叙不疏不近的关系一直到2005年才出现一些新变化。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前,俄叙之间已经在一些利益关切问题上进行了互相配合,双边关系基本恢复到了苏联时期的盟友状态。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尽管也与反对派保持联系,但一直保持与大马士革的军事合作,支持陷入危机的巴沙尔政权;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反对外部势力介入。

俄罗斯此时宣布“伊斯兰国”进行空袭,将有助于巴沙尔政权获得对更多领土的掌控,这显然有助于政权的稳定。况且,俄罗斯的打击目标或许并不仅限于“伊斯兰国”。根据媒体的报道,受到西方支持的反对阿萨德政府“自由叙利亚军”目标也遭到了俄罗斯人的空袭。叙利亚反对派也谴责莫斯科为了维护其盟友阿萨德政府,在空袭伊斯兰国目标同时,更多空袭的是反阿萨德力量。如果确有其事,阿萨德政权与反对派武装的对峙局面将很快发生变化。

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他们不愿意看到力量的天平逐渐偏向于巴沙尔政权。美、英、法、德、土耳其及其它多个反伊斯兰国同盟成员国呼吁俄罗斯停止空袭。奥巴马的指责十分直白:俄罗斯军队和普京“没有将伊斯兰国和温和的逊尼派反对武装区分开来。”他认为空袭打击了反对阿萨德政府的叙利亚反对派和普通民众,并警告这样只能“导致更多极端主义”。

俄罗斯人没有理会西方国家的反对和指责,不但没有停止空袭,反而在原来基础加大了力度。由此观之,阿萨德政府这个盟友,克里姆林宫是保定了。对于俄罗斯人而言,他们很难承受失去叙利亚这一中东战略支点的后果。如俄罗斯独联体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夫谢耶夫所说,北约东扩已严重挤压了俄在欧洲的战略空间,如果在中东地区再失去叙利亚,不仅会导致极端宗教势力进一步渗透至北高加索地区,进而威胁俄南部稳定,而且意味着在中东地区又失掉了一个立足点。这将影响俄恢复其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战略目标,为此俄将全力维护其在叙利益。

如开篇所引的那句话,美国人大概也没有料到,被西方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伤了经济元气的俄罗斯人会如此意志坚决地介入。但熟悉俄罗斯外交风格的人都知道,“以打促和”“逼和”是俄罗斯人的惯用手法。目前的情况表明,美国人手里似乎没有什么太好的牌要打。空袭才过一天,叙利亚各反对派就于10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闭门会议,尽管会议内容要到4日才能揭晓,但根据反对派会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言论,与俄罗斯人的空袭脱不了干系。

面对老对手,欧洲人也并无上策因应。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的局势缓和下来就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了。10月2日,俄、乌、法、德四国领导人在巴黎举行会谈,乌总统波罗申科会后宣称,接触线附近的武器装备从10月3日开始撤出。“卢甘斯克共和国”3日开始从冲突地区撤出第一批坦克,“顿涅茨克共和国”称在卢甘斯克完成武装撤出工作后开启相关进程。当天,俄罗斯国家杜马外委会主席普什科夫在微博中说,“巴黎会晤后,默克尔第一次允许,克里米亚将不会再回到乌克兰。也就是说,危机只存在于乌克兰的东部。”这是理解乌东部民间武装顺利从接触线后撤的重要背景。

美国人的担忧绝不仅限于叙利亚这一城一池。对于俄罗斯的此次军事干预,《美国利益》杂志网站指出美国的深层次担忧在于:“美国过去几十年内成功地将俄罗斯挡在中东地区之外,让俄罗斯无法参与主导石油在全球经济中的走向。而随着伊核协议的诞生,如果俄罗斯的地面部队参与到叙利亚危机中,而美国却没有同样的举动,中东地区内的势力转移就会明显地加速。”

但是,如果美国采取同样的举动,那离“代理人战争”也就只是一步之遥了。不过,奥巴马表示两国不会在叙利亚陷入“代理人战争”。这可以看作是为俄美矛盾设置了“天花板”——上限。

莫斯科也已明确表示不会向叙利亚派出地面部队。这里有防止“深陷泥潭”重现阿富汗悲剧这一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避免阿萨德政权突然获得压倒性优势,这种过快的激变容易引起西方的紧张反应,使俄罗斯与西方产生严重对抗。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方,他们都是国际政治博弈中的资深玩家,深谙“均势”这一理念的妙用。

在此次的交锋中,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都好不掩饰二者之间在叙问题上存在矛盾。尽管现在看来,俄罗斯凭借高超的外交技巧,得分不少。但也应看到,俄行动存在一些冒险的成分,其目的能否实现还难说:

第一,俄试图以军事打击为手段,加强巴萨尔政府力量、削弱反政府军气焰“以打促和”,迫使西方放弃要巴下台的前提条件,坐到谈判桌前;但西方国家很难改变其立场,不会轻易放弃支持反政府武装。

第二,俄希望赢得在未来中东地区安排上的发言权,但推翻巴政府也是沙特、以色列等国的目的,俄罗斯此举将影响其与中东地区其他国家关系。

第三,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站在倒萨前台,俄举动可能引起他们不满,会影响俄一直希望通过法国等弱化美对其围堵的努力。

第四,IS已对俄宣战,极端势力可能采取以俄为目标的恐怖袭击。

而且,从长期来看,国际政治博弈最终拼的还是实力,以俄罗斯眼下的经济实力,这场空袭能维持多久?俄国国会杜马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普什科夫宣布称,俄国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可能会持续三到四个月。那之后呢?

无论如何,现在的叙利亚又成为了中东乃至全世界的一孔暴风眼,而揭开盖子的就是俄罗斯9月30日投向叙利亚境内的第一颗炸弹。众玩家们已经过上了招,且看他们如何收场。

作者

文龙杰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阿富汗医院惨案,美军应给个交代

空袭MSF并导致无辜国际医疗志愿者和平民丧生,是联合国明确谴责的“不可原谅的犯罪行为”,美国政府、军方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明确的责任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