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侯:烟雨风华石梁桥


来源:福建日报

其中一棵古榕生长于中桥墩上。据《闽侯名木古树》载:“骑桥榕树龄已有700余年。其生长在桥之中墩左侧的墩石间,错综缠绕的总根裸露在墩面临水地方;粗壮的支根沿着古石板缝隙间延伸到前后两边的桥堍外,并将其根与石板紧紧地合抱在一块,与总根合力支撑着古榕,而且异常坚牢,数百年来任凭狂风暴雨,桥与榕都安然无恙。”另两株古榕经历数百年风霜,苍翠葱郁,枝干纵横交错,似结连理。桥旁松、竹、梅“三友”一丛,岁岁枯荣,于今依然茂盛。树下建一座小庙宇,中祀闾山狮公仙师。庙亦有数百年历史。

原标题:闽侯:烟雨风华石梁桥

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

合浦桥

合浦桥

登瀛桥 曾江 摄

登瀛桥 曾江 摄

桥,是山水的纽带,是架空的通途,在多山多河的闽侯县,散落着数量庞大、结构精巧的古桥。据闽侯县文物普查记录统计,闽侯县内至今保留着的古桥有150多座,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石梁桥。

古人有“闽中桥梁甲天下,虽山坳细涧皆以巨石梁之,备极壮观”的赞誉,闽侯的古石桥不仅是一道人文与自然和谐的景观,还承载着一方风俗,记录着一段历史,寄托着一份感情,闪烁着一段辉煌,凸显着古代闽侯人民虔诚的善举和聪明巧妙的建桥技艺,因而成为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为闽中桥梁能够“甲天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平八稳十四门桥

十四门桥位于闽侯县上街镇榕桥村,又称榕桥,横跨旗山可溪,桥东西走向,为石构平梁桥,全长约100米,宽1.8米。十三个船形桥墩,十四个孔道,故称十四门桥。桥面各用两块厚约50厘米的石板条平铺,石板上刻有许多铭文。

从桥头石板上的铭文题刻得知,十四门桥建于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十二月,竣工于元丰八年十一月,历时七载。《八闽旗山志》记有这么一个传说:宋时可溪之上并无桥梁,来往行人全凭渡船过渡。有一次清明节,乡绅林居广祭扫先人祖墓,途经渡口的时候,正好渡船刚刚离岸。林居广叫船回来,称自己赶时间,谁知舟子却满不在乎地回答:“想要赶快过河,为什么不自己造座桥呢?”林居广听后非常气愤,一把把肩上扛着的祭祀品放在地上,许下心愿说:“我马上回去筹备建桥。”不久十四门桥即开始建造。

这个传说把建桥的动机归结为一语之愤,当然与林居广热心公益事业的初衷不合。十四门桥桥址缘溪一带古称溪源,为上街乡民劳动、生活频繁往来之地。作为必经之道的可溪,不但直接受闽江潮起潮落的支配,而且也受源自永泰、闽清群山汇集而来的溪流影响,一旦山洪暴发,舟楫穿梭两岸间,时刻都有船毁人亡的危险。为解除乡民烦忧,方便生产耕作,林居广才慷慨解囊,独资创建了十四门桥。

如今的十四门桥,经过岁月风雨的洗礼,虽然有些残破有些沧桑,但与自然风光、古镇人文依然声气相和,构成天然旖旎的风俗画卷,堪称闽侯一个胜景。

古榕骑桥合浦桥

闽侯山水沟壑多如网织,古代桥工循道自然,精心巧思,所建人工之桥融于自然环境之中,为自然山水又添美色。

合浦桥俗称下浦桥,坐落在闽侯县南屿镇新联村合浦自然村,因桥架在合浦江南北两岸,故名。

合浦桥始建于宋代,桥长20米,宽2.5米,南北走向,石砌4墩5孔,石板桥梁。合浦桥最大的特色就是“古榕骑桥”景观,三株枝干缠绕的古榕被村民分别称为“父、母、子”,几百年来演绎着父母子相依不分离的美好传说。

其中一棵古榕生长于中桥墩上。据《闽侯名木古树》载:“骑桥榕树龄已有700余年。其生长在桥之中墩左侧的墩石间,错综缠绕的总根裸露在墩面临水地方;粗壮的支根沿着古石板缝隙间延伸到前后两边的桥堍外,并将其根与石板紧紧地合抱在一块,与总根合力支撑着古榕,而且异常坚牢,数百年来任凭狂风暴雨,桥与榕都安然无恙。”另两株古榕经历数百年风霜,苍翠葱郁,枝干纵横交错,似结连理。桥旁松、竹、梅“三友”一丛,岁岁枯荣,于今依然茂盛。树下建一座小庙宇,中祀闾山狮公仙师。庙亦有数百年历史。

合浦桥古桥、古榕、古庙三位一体,构成了一幅极其独特的人文景观。

见证历史登瀛桥

古石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同时也蕴藏着古人对天地自然和人生的哲思。

坐落在南港芹洲乡即今南通镇陈厝村东南方的登瀛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登瀛桥,顾名思义,登瀛洲之桥也。“旧志有曰:地多产芹,曰芹洲,又四围皆水,有若蓬瀛之状焉,遂又曰瀛洲。”

登瀛桥长43.8米,宽3米,两墩三孔,花岗石结构。船形墩,用条石丁顺搭配砌筑,墩上承架石梁,每孔由三根石梁架成,三孔共9根。每根长7米,宽、厚均为0.6米,重约7吨。桥面横铺石板,两旁设望柱、扶栏,望柱与桥面、扶栏与望柱均为榫卯结构。桥两端望柱头上刻有线条简朴的石狮。桥正中左右两块扶栏上,一块阴刻“登瀛桥”三个大字,字体厚重劲健,一块刻“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吉旦陈家造”。

桥两头各有十一级台阶,用石板垒叠。桥两端石阶旁各植一棵大榕树,像两个忠诚的卫士,与石桥共同见证了历史烟云与岁月沧桑。

登瀛桥实际上是村“水口”建筑之一,它与河对岸的文昌阁、江山陈氏祠堂,共同组成了芹洲水口的景观建筑群,是整个村落的门户与灵魂。在传统风水理论中,“水口”是专用词,它多选在一村之东南方,即“巽位”吉方。

其实,在闽侯,除了这些颇有名气的石梁桥,数量最多又最默默无闻的,该属那些身处深山幽壑的石梁桥了。它们也许简朴得没人知道它们的名字和年龄,却依然默默地横亘于溪涧沟壑之上,承载着风霜烈日与时间,看似无为,实则泽惠一方,让天堑变为通途。它们的身上,不仅体现着先人的智慧,同时刻写了一代又一代闽侯人的履迹。

标签:技艺 宋代 村落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