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百名稚子着汉服诵读唐诗宋词


来源: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见习记者 张利萍 记者 何蕊 实习生 彭剑波)继广州塔下齐诵《论语》后,昨日上午,由《信息时报》爱心档案携手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北京街道办事处、后乐园街小学发起的第二场“广场经典诵读”活动再次响亮开读。百名小学生身着蓝白汉服,在城隍庙广场朗声诵读唐诗宋词,浓浓的中国风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和市民驻足。

原标题:百名稚子着汉服诵读唐诗宋词

信息时报讯(见习记者 张利萍 记者 何蕊 实习生 彭剑波)继广州塔下齐诵《论语》后,昨日上午,由《信息时报》爱心档案携手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北京街道办事处、后乐园街小学发起的第二场“广场经典诵读”活动再次响亮开读。百名小学生身着蓝白汉服,在城隍庙广场朗声诵读唐诗宋词,浓浓的中国风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和市民驻足。

与第一场“经典诵读”活动形式不同,昨天身穿汉服的学生们在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古代私塾授课的情景剧。剧中,学生们诵读了唐诗宋词。

吉他唱歌诵读精彩连连

昨日早上8时30分,在老师的带领下,后乐园街小学的同学们早早换上汉服,来到城隍庙广场进行最后的排练。上午9时,一曲古典吉他的乐曲拉开了序幕。李志阳乐团的三名吉他小乐手,为在场市民带来清雅的古典曲目。随后,几名身着渔民服饰的小学生表演了两首新编的咸水歌《摇船摇到荔枝湾》和《酥脆杨桃真好味》,悦耳的歌声吸引了大批路过的市民驻足。

据了解,咸水歌是珠江上的疍家广为传唱的民间歌谣,自疍家上岸后已经很少有人唱起。后乐园街小学为传承这种民间的唱腔,一直在学校音乐课上坚持教学生们演唱。

诵读活动上,8岁的林政熹小朋友还带来了自编自绘的亲子绘本故事《借伞》。他还与妈妈郭女士一同表演了绘本故事里的情节,赢得了阵阵掌声。最后的国学诵读表演更是别出心裁,学生们再现了古代私塾授课的情景。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在舞台上展现,观众围了一圈又一圈,喝彩声和掌声持续不断。

据悉,为了准备这次诵读活动,后乐园街小学专门邀请少年宫的老师进行表演指导,连续一周早上上课前、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进行排练。

该校副校长谢芷薇表示,后乐园街小学是广州市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我们学校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对咸水歌的传承。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学校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学校有责任把好的东西告诉学生们,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

自幼读三国 八岁编故事

林政熹同学说,这不是他第一次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之前在学校也参加过。他告诉记者,“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我觉得文史类的书很有意思。”妈妈郭女士表示,从幼儿园起,她便开始给儿子朗读《三字经》、《千字文》,家里的老人也会教孩子背唐诗。这次《借伞》的故事就是他根据以前看过的书自己编写出来的。

今年10岁的关芷媚是第一次参加“经典诵读”活动,她告诉记者,“我很喜欢读四大名著,也喜欢国学。今天很开心,希望下次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芷媚妈妈说,“我的微信关注了很多国学教育的公众号。现在流行文化太多了,我觉得这些国学经典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应该在孩子们身上传承下去。”

演出太精彩 路人频驻足

活动当天,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过往的家长和孩子驻足观看,8岁的严雪松小朋友拉着妈妈观看了全部表演,“那些唐诗我也全都会背。”小雪松有些自豪地说。

同样被吸引过来的还有郭女士和她的女儿,“本来是去参加舞蹈训练,路上她看到有表演就拉我来看。说是就看一分钟,结果看着看着就看到结束了。”郭女士笑着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希望下次有机会也能带着女儿来参加。”

现场热闹的气氛还吸引了外国友人的目光。来自沙特阿拉伯的Fuod是一名杂志编辑,昨日上午与同伴路过城隍庙广场,当了解到孩子们正在参加“广场经典诵读”活动时,他表示很感兴趣,并于活动结束后热情地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并表示将把照片带回国,刊登在杂志上。

标签:国学 诵读 文化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