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闸北合并,贵族小姐嫁屌丝?

作者:

2015-09-08 第604期

静安闸北合并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核心问题就在于静安、闸北“门不当户不对”。有网友评论说“这相当于贵族小姐嫁给屌丝工人”。两区间这一关系历史久远,根深蒂固。80年代港剧《上海滩》中,丁力刚遇到许文强时就有句经典台词:“文哥,我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把家从闸北搬到霞飞路或静安寺。”今天,这个理想将可能批量成为现实。它意味着什么?

【导语】

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上海静安、闸北两区合并消息终于获得官方回应。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上海发布”9月7日晚间表示,上海发布今天接到媒体有关闸北静安行政区划调整事宜的询问,经向有关方面核实了解,关于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的工作正在酝酿和听取意见过程中。

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已经多次出现大城市城区合并的事情了,最著名的莫过于2010年北京东城区与崇文区、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上海在过去六年里也完成了浦东和南汇、黄浦和卢湾两大合并工程。

静安闸北合并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核心问题就在于静安、闸北“门不当户不对”。有网友评论说“这相当于贵族小姐嫁给屌丝工人”。两区间这一关系历史久远,根深蒂固。80年代港剧《上海滩》中,丁力刚遇到许文强时就有句经典台词:“文哥,我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把家从闸北搬到霞飞路或静安寺。”今天,这个理想将可能批量成为现实。它意味着什么?

中心城区合并现在是全国趋势

一般来讲,行政区划会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有时候是大变,如政权更迭,改朝换代后重新进行行政划分;有时候是小变,只做局部调整,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比如1950年时,中国省级行政区基本沿袭民国时的划分,全国共设有52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9个省、12个直辖市、9个行署区、1个自治区和1个地方。经过1954年、1959年、1969年、1988年和1996年五次大调整,中国形成了33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现在,中国大的行政区划已基本保持稳定。

近些年,各城市的行政区划还在进行局部调整。2000年以后,中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大致分为三个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扩大改革开放试验区。2009年11月,天津市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区,设立天津滨海新区;2009年8月9日上海南汇区与浦东新区合并。

第二种模式是由于国家对省管县体制的变动。重新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这是基于国家财政税收管理的需要。省管县以后,县级财政资金由省里直接管理。

第三种模式是最常见的,就是在大城市中,强区和强区、强区和弱区进行合并。比如北京的东城和崇文、西城和宣武的合并,上海卢湾和黄浦的合并以及这一次静安和闸北的合并。中心城区的合并是一个全国性趋势,不仅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中的青岛、沈阳、苏州等也都进行过中心城区的合并。

静安和闸北,在历史上就“门不当户不对”

上世纪60年代,上海有10区10县,后来经过黄浦南市合并,浦东南汇合并、卢湾黄浦合并,缩减为16区1县。然而,过去的几次合并没有像此次一样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浪。

黄浦和南市的合并是在2000年,舆论声音并不强烈;浦东本就是新发展起来的地区,和南汇的合并也没有什么障碍;卢湾和黄埔本就是上海最中心的地段,属于强强联手。此次静安和闸北则属于典型的强区和弱区合并,牵扯到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因素。

在老上海的理解中,上海有“上只角”和“下只角”之分。“上只角”是指租界地区,比如静安、黄浦、卢湾等;而“下只角”,是当年“滚地龙”和“棚户区”密集的闸北、普陀等地。

上海作家金宇澄在小说《繁花》第一章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当年阿宝十岁,邻居蓓蒂六岁。两个人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中是半个卢湾区,前面香山路,东面复兴公园。东面偏北,有祖父独幢洋房一角……东南风一劲,黄浦江的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胸怀。”——字里行间描述的,就是典型的“上只角”。

对于“下只角”,鲁迅的形容最为贴切:“倘若走进住家的弄堂里去,就看见便溺器、吃食担,苍蝇成群地在飞,孩子成队地在闹,有剧烈的捣乱,有发达的骂詈,真是一个乱哄哄的小世界。”

老上海还有一个区别“上只角”和“下只角”的方法,那就是语言。“下只角”流行沪语腔的苏北话。1949年前,“下只角”地区,集中了上海的各种制造业就业人口,多数是来自于苏鲁皖地区,遇灾逃荒来沪的农民;而“上只角”则流行老派上海话和宁波话。

当年,如果一个住在淮海路的小姑娘,跟住在闸北区的男孩谈恋爱,她的父母恐怕会急得睡不着觉;而那些住在棚户区的小姑娘,天天盼着能够有朝一日嫁到“上只角”去——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程乃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穷街》,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如今,闸北和静安依然差距巨大

静安虽然是上海面积最小的中心城区,仅不到8平方公里,但静安区经济商贸十分发达。历史上,静安就因境内的古刹静安寺,成为上海中心对外交流的窗口。现在,静安区是上海现代商贸最发达的区县之一,也是上海高端品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郭敬明的《小时代》里,就无数次的出现静安。

闸北在历史上一直是出入上海的交通要道,面积达30平方公里,频繁、复杂的人口流动,以及在战争中频频成为攻守要塞,闸北区一度成为上海的“棚户王国”。进入1990年代,随着上海城市改造的加速,闸北“棚户王国”的面貌已有所改变,但大量棚户至今仍在,闸北也被认为是上海“木桶型”经济发展模式中一根最短的木板。

早在2003年,坊间就传出了静安区将并入闸北区的消息,当时这一构想(传闻)的原因在于静安区面积太小,导致一系列动迁问题难以在区内解决。但当时两区发展差距太大,原本住在静安的拆迁户无人愿意搬到闸北去,虽然合并后那里也是静安区的一部分,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如果静安闸北合二为一,会发生什么?

上个月,静安区政府曾以房地产商炒作来对并区一事进行过辟谣。但现在看@上海发布的消息,静安与闸北的合并并非不可能,如果合并,将会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什么变化?

普通人最先能感受到的变化就是房价。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7月静安区新房成交均价59320元/平,闸北区为41076元/平,整个上海平均房价为31561元/平。

结合过往区域合并经验,2000年当时经济社会水平相对落后的南市区并入黄浦区,原南市区许多楼房都以“新黄浦”地段自居,身价扶摇直上;2009年南汇并入浦东,南汇区的房价由7000元/平上涨至9000元/平,两区同时“量价齐升”。

更为关键的变化是教育。静安区基础教育机构总数少,但是知名学校比重较高,极佳的地理位置、有限的区域面积和名校效应让静安区的学区房房价多年保持在全市新高度。 根据统计,静安区7.6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拥有基础教育机构超45所,其中幼小中(含高中)共42所,其中重点中小学包括示范园和一级幼儿园共14所,公办重点小学3,重点初中5所。

闸北区人口多,学校多,但知名学校相对较少,一直有“教育荒漠”之称。 一旦合并,“教育荒漠”闸北将有机会将享受到静安区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点在北京“四区合并”中就有先例,原崇文和宣武的教育水平经过东城和西城的合并,都有了不少提升。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是一大考虑。在浦东、南汇合并前,两区交界处曾有不少断头路。“新浦东”成立后,“断头路”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除此之外,由于当前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较强,行政壁垒的存在导致很多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而“并区”后便于统筹规划。比如北京,民间一直流传着“东城富、西城贵,崇文穷、宣武破”的说法,而在合并后,2013年西城区人代会上,西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原西城区与原宣武区合并,为金融街的产业拓展提供了空间。而静安也是上海面积最小的区,静安土地开发基本完成,闸北还有未开发土地。

为什么还有人反对合并?

现在,静安和闸北的合并还在酝酿和听取意见阶段,在网络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闸北网友在盼望着能共享静安区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很多静安人对于这次合并不感冒。这在前文已经说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落差,使得静安对闸北一直有优越感。

还有不少网友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对这次合并持保留意见。@巴尔坦星宰相扫黄组组长说:“我对静安合并闸北的事情感情上无法接受,并不因为上下只角的问题、而是两区各有各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后这些历史会逐渐被抹杀。闸北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特别是闸北的巡捕房。”@砒霜奶昔则说:“我觉着这么合并把历史都合并没了,以后马永贞从闸北扛把子,变成静安老大了。”

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了,在北京“四区合并”中,有关历史的争论最为激烈。当时不少的专家和网友都表示,以崇文、宣武命名城门已近600年,用它们命名行政区也已有半个多世纪。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崇文、宣武已经不单单是两个用来标记地理位置的名字,它们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胎记,体现着城市的底蕴。结果“文武”变“东西”,甚至有老北京人感叹:“‘东西犹在’,‘文武已失’,北京不再是原来的四九城了。”

也有网友认为,提高行政效率不一定非得“并区”。以东京为例,东京都的总面积为2188平方公里,“中心”区域632平方公里被分为23个区,西部的多摩地域由26个市、3个町、1个村组成。这样的区划并没有降低东京这座城市的行政效率。

反观中国,上海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如果静安和闸北合并成功将变成15区1县;北京的面积更是多达16411平方公里,行政区的总数却与上海几乎持平,只有14区2县。

凤凰网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