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首位架歼15着舰人所在部队公开 曾打爆敌军机


来源:解放军报

中国海军的更新换代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2日列举了多艘中国最新型舰艇近期密集服役的情况。 报道称,中国第二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长沙舰于7月中旬服役,并已加入解放军南海舰队,

东海舰队航空兵“海空雄鹰团”起源于抗战烽火,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兴化战役中与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展开白刃战,被授予“兴化团”光荣称号。新中国成立后,该团改编航空兵飞行团,历经10余次调防,3次受毛主席点将,参加过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岛和国土防空作战,先后击落、击伤11种型号的敌机31架,涌现出王昆、舒积成、王鸿喜、高翔等一大批战斗英雄。1965年,该团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

和平建设时期,该团率先在海军航空兵部队中改装某新型三代战机,成立海军首支三代战机“蓝军”分队,培养出“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张少兵等一大批杰出飞行员。圆满完成“中俄联演”、海空军首次自由空战对抗训练等数百项重大演训任务,创下某型三代战机超低气象条件下战斗起飞等数十项纪录。

昨日烽火硝烟中,他们参加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终结了日军对中国领土的侵略;今日强军征程中,他们翱翔在祖国万里海空的最前沿,用一次次起飞、较量、驱离,时刻护卫着祖国海空的安全。

“这是一支深受首长巨大信任,关键时刻真正顶用的海空劲旅。”2011年,海军领导视察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时,如此由衷褒奖。褒奖从何而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走进这支被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的团队,探寻他们跨越长空的发展历程。

昔日空中“拼刺刀”,今朝聚力练“铁拳”——

能力转型,雄鹰插上信息之翼

海天之上,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空中对抗训练告一段落。复盘时的模拟动画中,两架战机开着雷达,如同两人拿着手电筒在黑夜里相互搜寻。一旦被对手的“光束”照到,随即就是一枚导弹袭来;有时候,在空中预警机、卫星和地面雷达的信息支援下,超视距攻击随时而来……

“这就是我们的信息化空战训练,常常未见对手,但胜负已分。”第30任“海空雄鹰团”团长陈刚告诉记者,如今,像这样的训练,已成为他们的常态。

翻开该团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土防空作战中的战史,却是另一种作战样式:同温层作战,将飞机拉到飞行高度上限,迎面击落敌高空侦察机;零高度歼敌,从2000米高空一直追敌至距海平面70米,打得敌机当空爆炸;近距空战,一直打到距敌机仅39米,两机即将相撞时才拉起机头脱离……

抗日战争中,一场场恶仗淬炼出了这支部队敢于拼刺刀、亮白刃的血性,即使战场从地面转向了空中,他们依然本色不改。然而,走进“发现即摧毁”的信息化空战时代,无从近身接敌,找谁去拼刺刀?

“拼刺刀的方式变了,但拼刺刀的血性没有变。”陈团长对记者说,成为海军首支改装第三代战机的航空兵部队后,该团凭当年那股子闯劲,啃下了一个又一个信息化建设的硬骨头:在看不到跑道的天候中验证使用盲降系统,在低于正常飞行最低气象条件下完成某型导弹试射,从零起步建立起自由空战对抗训练的组训、战法、飞行和保障资料……

去年10月,一场海军航空兵史上对抗性最强、实战化程度最高的歼击机对抗空战演练拉开帷幕。在“背靠背”的对抗中,来自“海空雄鹰团”的战鹰综合利用机载雷达、预警机引导、地面告警等体系力量,一次次在多重空地火力威胁和电子干扰条件下上演一招制敌。演习结束后,不少人感慨:从前猛打猛冲的海空雄鹰,已经插上了信息之翼。

换羽的不只是“海空雄鹰团”。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三代战机列装,一张信息大网将海军航空兵与潜艇、水面舰艇、陆战、岸防等其他兵种紧密相连,共同编织守卫祖国海疆的体系“铁拳”。

当年四处出击驱敌,如今国门之外铸盾——

使命拓展,雄鹰巡护更远海疆

国土防空作战中,这支在陆军基础上创建不久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曾3次受到毛主席点将,驱歼进犯共和国空疆之敌,从东海前哨打到渤海之滨,从八闽大地打到五指山下……

“那段历史是我们团队的荣耀,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当时我国海空警戒防御力量薄弱的写照。”抚今追昔,“海空雄鹰团”所在某师政委宋关牧感慨道,当战机进入高空高速时代,等敌人逼近或闯入国门时再防御、驱歼,危害已很难避免,现代空防需要更大的前出防御纵深。

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俯瞰地图,这片区域恰如我国领空东大门外的一面盾牌,新一代海空雄鹰人正是执盾者。防空识别区设立当天,该团便起飞执勤,实现了从“领空歼敌”到“国门铸盾”的使命跨越。

新使命,新标准。记者在该团外场战斗值班室看到,炎炎酷暑,担负战斗值班的飞行员值班期间却始终穿着抗荷服和救生背心,腰挂伞刀和手枪,上厕所时也是全副武装。

新使命,新担当。去年一年,该团战斗起飞次数达往年的3倍;全年训练课目百分之百完成,训练时间超过了规定指标的1/3,历经空中博弈上百次,一次又一次成功扼守蓝色国门……

采访期间,正赶上该团组织跨昼夜飞行训练。夜幕低垂,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如惊雷滚过地面,机翼尖啸着撕开空气,一架架战鹰腾空而起,快速掠过盛夏植被茂盛的大地,融入茫茫夜色。

70多年前的抗战烽火中,该团前身部队将士,也许正是隐藏于这样的密林和夜幕中,躲避敌人的空中袭击吧?那时,饱受没有制空权之痛的革命先辈,是否就萌生了飞上天空、守护国土的梦想?

今天,此情或可慰先辈。

当初“掐尖”式引才,现在持续式“输血”——

人才反哺,海空齐飞三代机鹰群

在“海空雄鹰团”党委新年度工作计划中,赫然写着这样的战斗力建设目标:重返甲类团。这个目标令人费解,该团向来被视作海军航空兵中的“尖子”,为什么如今还要争取重返甲类?

“主要还是缺人。”该团政委耿德军道出了缘由。原来,甲类团评选对飞行员满编率、等级率等指标都有硬性规定,这些年,该团不断抽调骨干到兄弟单位,已经好几年与此无缘了。

作为海军首支三代机部队,近年来,他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军三代机人才储备中心,已持续为上级机关和新机部队输送了240多名优秀人才。组建舰载航空兵部队时,包括“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在内,近三分之一的飞行员都来自该团;去年的海军航空兵对抗训练中,好些兄弟部队的师长、团长都曾是海空雄鹰人……

“留住人才是可以让我们‘尖刀’更尖,但祖国的海空不能只有一把‘尖刀’。”团长陈刚说,当年这支部队从抗战中的游击队成长壮大,从陆军到空军再到海军,数次转隶,哪一次不是服从大局的人才重组?10多年前为攻克战斗力建设难题,该团曾从全海军航空兵中“掐尖式”选调骨干,现在终于可以人才反哺,为兄弟单位“输血”了。

能“输血”是因为善“造血”。据了解,近年来,该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加速人才成长,从组建“蓝军”分队到开展自由空战对抗,从苦练精飞到以任务带训……如今,许多新飞行员当年改飞三代机,当年就能执行战斗值班任务。

耿政委对今年团队建设充满信心,但也坦言:随着越来越多新的拥有更先进机型的三代机部队组建,“海空雄鹰团”已从“一支独秀”进入“百舸争流”,面临不进则退的新挑战!

这些新挑战,折射的正是整个海军航空兵部队的新发展。随着一只只雄鹰从这个团队飞出,越来越多的强大鹰群已涌现共和国海天,从近岸飞向远海,从岸基飞向舰载……

[责任编辑:詹嘉宝]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