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宗仁评侵华日军:训练之精战斗力之强举世罕有其匹


来源:凤凰历史

“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

核心提示:“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

本文摘自:《现代兵器》2007年第12期,作者:杜东冬、蔡海林,原题为:《再奠“七七事变”:决战岂止在沙场》

局道,杀场之外的决胜

“七七事变”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但同时又不仅仅是中日全面战争的临界点。如果把它放大来看,简直就是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略缩影。 

从实力对比来看,“七七事变”后,华北日军对于29军的战术优势,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日两军战术能力的差异。纵观二战中国战场,尽管中国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但中日两国在军事实力上的悬殊差距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当1937年抗日战争的枪声在卢沟桥骤然降临时,中国海军舰船排水量仅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数量不到日本的七分之一,中日两国陆军师级野山炮的装备数量比例是1:5;日本拥有完全自主的国防工业,中国的大部分武器都要依赖进口。面对日本这个亚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中国的国防实力与之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对于中国的抗战前景,当时很多西方人都不看好,认为“中日两国一旦全面开战,中国海军在一周内就失去战斗力,中国空军勉强可支持一个多月,中国陆军最多也只能坚持六个月,等到中国的精锐集团军和军火工业被消灭后,中国除投降外别无他途”。尽管这种单就数量对比而夸大其辞的分析并不全面客观,但实力差距确实决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艰难。 

在人员作战素质方面,中国亦远逊于对手。从最基本的射击训练来看,中日两军的差距十分明显:中国军队经费不足,训练实践少得可怜,平时训练子弹限额最多15发,只能靠放空枪进行空练,每个连最多只能出一两个特等射手。这还只限于中央军或者其他正规部队,在一些地方派系军队中,刚征来的新兵甚至连枪都不会放。而日军步兵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一名新兵的步兵子弹则是1800发。在这种严格要求和训练条件下,日军优秀射手辈出,通常每个中队(连)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中国军队的战术观念普遍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差,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以一战以前的老战法同日军作战。官兵不知如何应对敌方飞机、坦克,打要塞地堡也不善于隐蔽自己,不懂得如何疏散和伪装。而日军采取的作战行动往往都是立体战术模式,空中飞机狂轰滥炸、海上舰炮密集轰击,威力之大、天摇地动,炮火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步兵也极为训练有素。“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隙可乘。日本高级将领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都是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作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引自李宗仁《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可以说抗战期间,日本在战役、战术级别上长期居于优势地位,中国军队取得的成功性战役寥寥无几。 

然而,占尽战场优势的同时,日本在战略层面上却输得一塌糊涂。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侵华,每次日方寻找侵略理由时,使用的伎俩几乎都一成不变:挑衅滋事—激化矛盾—造成冲突—发动战争。从这种老套拙劣的游戏环节来看,卢沟桥头的枪声对于“七七事变”的意义,就如同“七七事变”对于日本全面侵华的意义一样——先以小事件制造大冲突,再以大冲突制造战争。战争爆发后,如有需要,则继续扩大战争。如此,日本帝国的对外扩张永远理直气壮。只是,这种用制造大矛盾来解决小矛盾的思路,就像非法传销一样,迟早要面临不断制造矛盾、最终矛盾无法解决的巨大风险。“七七事变”后,华北日军打响了卢沟桥的枪声,却无力收拾残局,只能由国内派兵解决。但问题是国内派兵造成的新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如何收拾残局呢?利欲熏心的日本少壮派军人给出的答案是:把蚕食政策改为鲸吞式的全面侵华,一口吃掉中国——还是没有战略头脑。令人惊异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哲学,就是建立这样荒谬的思维基础上的。因此,从决策的角度来看,二战日本无战略!

[责任编辑:周昂]

标签:日本 中国 抗战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