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资本市场寒气逼人,面对股市暴跌,外资作空、大户挖坑等各种阴谋论自然满天飞,于是,“保护股市”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还上升到了“保卫中国”的高度。

最近的股市仿佛告诉我们,河东与河西之间的距离,其实不一定就是三十年。

在6月份之前,中国股市一路高歌猛进,正待人们期望着股市“再接再厉”时,不料风云突变,股市一落千丈,之前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们,不经意间就被套牢,“股灾”瞬时成了时下人们对于股市最常见的描述。

有报道说,6月份,中国股市两年内最惨烈的月度暴跌令中国内地以及香港最富有人士的总净值损失超过340亿美元(约2109亿元人民币)。资本市场寒气逼人,面对股市暴跌,外资作空、大户挖坑等各种阴谋论自然满天飞,于是,“保护股市”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还上升到了“保卫中国”的高度。

股民很慌,证监会很忙,当然忙于放大招救市。各种救市政策频频启动。据报道,7月3日,证监会已集中部署了3起主要针对有关媒体和个人编造、传播、炒作股民炒股亏损后跳楼、伤人等不实传言的案件,严打股市谣言;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近期市场情况,将相应减少发行家数和筹资金额,7月上旬拟安排10家企业IPO,筹资金额也会较6月份减少。

但就如有媒体所言,“中国目前的股市下挫尚未伤及中国的金融体系,也未伤及中国的基本经济面,它的最大后果是一些新入市股民的痛苦。”的确,这种不期而至的损失,对于散户绝对是个坏消息。某种意义上,散户们对于此次股市来势凶猛、超出预期地急转直下缺乏预警乃是酿成“股灾”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股市狂歌猛进时,人们兴高采烈地“坐享其成”,尽管心里还是绷着“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根弦,但心存侥幸的成分占了上风,因为人们普遍相信,国家需要股市涨!这里可以随手举出一例,6月10日《证券日报》一篇文章中就这么说,“毫无疑问,我国股市正处在一次划时代的牛市行情之中,投资者热情很高,普遍认为这轮‘改革牛’行情的时间跨度将很可观,即使出现调整也是有限的、短暂的。与此同时,也有人对股市上涨深感焦虑,认为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不利于实体经济,呼吁中央政府出手制止‘炒作’”。

这是很具代表性的普遍心理!一方面对于脱离了实体经济支撑的股市有着本能的警觉,但另一方面却更相信是“改革牛”托起了股市,调整的概率很小,有限且短暂,不值得一搏吗?很多人以为股市会继续上涨,公开报道中就有人乐观预计冲破6千点,涨至1万点,也正是这种逻辑支撑着追涨者一路杀入和涌进,却差不多忘记了风险正在悄然逼近、随时一击。

某种意义上,股市从起势并逐渐走高,资本市场的“大起”吸引了人们陆续加入,一路高歌猛进又营造出的“改革牛”态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恰恰放大了人性的贪欲,对于潜藏的“大落”风险逐渐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可问题是,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能疯涨而不许大跌的市场!大起之后,必有大落。

这里,必须要重申一个基本事实,股票不是生活必需品,只是一种投资品。固然股市中不乏中产阶层,甚至渴望一夜暴富走捷径的理想青年,但客观说,手中持有股票的还真不是这个社会的底层,不是穷人!钱生钱,这没有什么不好,但钱生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来、玩得好!这几天,一篇署名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李晓鹏的文章网上流传很广,告诫“年轻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股市上”,这个观点可能并不会人人都认同,但于时下的特定时空背景下,他所阐述的基本道理相信此时此刻还是能够赢得最大程度的共鸣——“股票市场这种制度的设计,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赚钱的”,正如“在真正的赌场里边,输钱的总是赌徒,赚钱的总是庄家”。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肯定不对。长远看,资本市场还需要股民不抛弃、不放弃,但在这波股市大行情之后,所有股民,尤其是散户们应该重温并谨记股市的本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个道理没有错,也错不了!  

作者

杨鹏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手机偷跑流量是赤裸裸的偷盗

手机流量之资费昂贵已被总理多次指出,问题是运营商不仅收费昂贵,背地里它还偷呢!难道非要总理再次点名,电信运营商才能不偷用户的流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