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滞后,才是股市最大的风险

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出现回调,并不奇怪。但这次资本市场回调中传统救市政策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失效,却出乎意料。之所以出现这个格局,应当说客观上深刻暴露了资本市场改革的不协调性。

内地A股市场在最近三周经历了史上可能最大幅度的震荡下跌。

三周股指跌幅接近30%,不仅中小投资者损失惨烈,而且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并且对既定的改革进程形成干扰。与过去几次股指下挫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监管部门不断推出利好消息,但市场对此并没有做出积极回应。社会上,呼吁更加积极的救市政策的声音越来越大。短期有没有一招灵的救市政策,很难回答,现下最需要也最有价值的反思也许是:资本市场的完善到底需要什么?

从发展趋势看,无疑我国资本市场仍呈现向好趋势。实体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取得积极效果,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空间。未来几年,即使GDP保持6.5%的增长,到2020年也将达到14.6万亿美元的规模,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应当说,至少在中期这些因素都将支持资本市场的向好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出现回调,并不奇怪。但这次资本市场回调中传统救市政策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失效,却出乎意料。之所以出现这个格局,应当说客观上深刻暴露了资本市场改革的不协调性。在市场导向的改革进程中,相关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并未跟上,以旧工具应对新风险,岂能奏效?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不是让资本市场倒退回去,而是在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包括监管体制在内的相关改革。

资本市场的方向无疑是鼓励金融创新,但创新中的风险控制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当说,我国当前系统性的风险控制机制并未健全。尤其是加入杠杆之后,风险的表现形式、爆发点都与过去有了质的区别。然而,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控体系仍然是脆弱的、不完善和不完整的,各方均低估了去杠杆化带来的雪崩效应。这需要多方面的改革,但在监管层面,需要尽快构建大金融体制。在特殊时期,仅凭证监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尽快整合现有的金融监管格局,建立国家金融监管委员会,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预判和提升对应能力。

此外,资本市场本身急需进一步改革完善。引入两融,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无疑是必须走的一步。但两融加上发行审批制,使得资金量大幅增加而股票供给相对滞后,无疑形成了制度性的套利,从而推高市场。一旦这个套利空间缩水,比如严查场外配资,就形成诱发市场下行的第一枪。改革的方向,不是退回去,而是在加强场外配资监管的同时,加快注册制改革,打通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关,使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再分配工具。

还有同样重要的,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坦率地说,当前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机制并不完善。国务院曾发布保护中小投资者国九条,提出保障中小投资者知情权,健全中小投资者赔偿机制等,但落实效果并不理想。这也使广大中小投资者更倾向于投机,而不是价值投资。这个制度平时可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关键时期可以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也能够改变股市为融资服务的特点。

这次大跌势必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留下无法回避的一页。需要引起各方的警醒和深思的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短期内、特殊时期内需要某些政策支持,但根本上仍然取决于资本市场体制机制的完善。尤其需要避免的是:资本市场向好时忽视了改革,面临巨大风险时又忙于救市,救市成功后又“好了伤疤忘了痛”。改革的滞后,才是资本市场最大的风险。

作者

匡贤明

匡贤明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所所长。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日本到底有多仇恨中国人

其实就是在日本,也有不少人指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人刚开始走向世界时,和欧美人所发生的文化冲突并不比现在的中国人更少,但只要假以时间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