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酷吏张汤后人:儿子统揽朝政 一门三侯安享200年富贵


来源:凤凰历史

张汤被陷害自杀,其子张安世在汉宣帝朝统揽军政大权,一门三侯,传国八代,安度王莽篡汉,二百年间未遭谴黜。

核心提示:喜欢串联戏剧性的文人墨客看到这样的桥段,总会感慨“酷吏”不得善终。事实上,张汤被陷害自杀,其子张安世在汉宣帝朝统揽军政大权,一门三侯,传国八代,安度王莽篡汉,二百年间未遭谴黜。与张汤一同编订律令,让汉武帝朝法令愈发刻薄寡恩的赵禹也得享天年。

张安世家族墓葬,来源:中新网

本文摘自凤凰网新闻客户端,作者:刘三解,原题为:汉武帝时代是酷吏太狠还是“人人可杀”?

历史上小人物的戏份很少,往往挤在字缝里,抠出来未必是个故事,却可能隐藏着真相。

汉武帝即位后,田蚡和窦婴两个外戚斗法,中间夹着个配角灌夫,配角总是不甘心,闹事抢戏,在田蚡家的婚宴上闹事,把自己和窦婴都闹进了监狱,不久后,灌夫死、窦婴死,田蚡也被他俩的“鬼魂”吓死了。

男人的三角关系,很有戏剧性吧?如果往深了说,还有窦太后、王太后的婆媳关系;汉武帝朝的新贵和文景旧臣的关系;乃至于窦太后信奉的黄老学说和汉武帝崇尚的儒家思想的关系等等。

但是,这些关系对于汉武帝重要吗?

放到他的一生来看,根本不重要。

早在灌夫在田蚡的宴会上作死之前,田蚡已经收集了灌氏家族在老家颍川郡(在今河南省)横行霸道的证据,并向汉武帝申请立案,汉武帝的回复是:“这是丞相的职责,申请什么?”

简言之,随你便。反倒是灌夫更狠,直接掐住田蚡的短处,让门客去谈判,两方各退一步。直到田蚡借机拿下了灌夫,逼着窦婴出头为朋友保命,汉武帝的态度就更有趣了,直接为窦婴开“东朝廷辩”。

东朝是在王太后的地盘上,廷辩是召集三公九卿一同论事,窦婴此时有爵无官,却敢于盛赞灌夫的功劳,进而反诘丞相田蚡诬告、犯罪,一群公卿不但没有替丞相接招的,还有主爵都尉、内史两人支持窦婴,御史大夫则说两边都没错,请您自己决定。这符合剧本吗?

从汉武帝大怒离席来看,绝对不符合。他搞这个民主形式的目的和王太后说得很清楚:“两边都是外戚,所以搞朝会辩论,否则,一个狱吏就能办了!”没想到民主了半天,没人愿意担责任,那就只好集中了。

紧接着,郎中令就“为上”别言两人事,然后是皇帝要求御史追责窦婴在为灌夫辩护时撒谎的问题,并予以逮捕。皇帝自己赤膊上阵,灌夫和他的家人自然死定了。

那么,灌夫为什么必须死?有这么几条:

(1)资产数千万,偏偏喜欢结交豪侠,广蓄门客,每天靠他吃饭的食客能有上百人;

(2)宗族、宾客在老家颍川置办产业侵犯小民利益,搞得当地儿歌都在唱:“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这里的族是族诛、族灭,也就是死全家,可见有多招人恨;

(3)欺凌宗室、侵犯骨肉,这个情感问题是王太后无法容忍的,当然汉武帝恐怕也不愿意自己舅舅被一个白丁欺负。

人情的问题我们不能否认,但前两者实质上是政治问题,而且是西汉初年最严重的政治问题之一,对于汉武帝而言更是龙之逆鳞,触之者死。

《史记·平准书》中盛赞文景之治的国富民饶之后,直接触及这个问题:

“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什么意思呢?自汉文帝开始,官府执法宽平,承袭自秦朝的法律秩序,在皇帝的刻意松弛下愈发粗疏,百姓财富积累迅速,富人、豪强通过兼并等手段,开始横行乡里,争夺国家的执政主导权。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张汤 汉朝 汉武帝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