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美国屡次炒作“中国间谍威胁论”所为何故?


来源:新华网

张浩案应该让法律来决定,让事实来说话,不必也不该像一些媒体和政客那样,动辄上升到政治层面。近年来,美国屡屡炒作“中国间谍威胁论”,究竟所为何故?美国在抹黑中国的道路上又能走多远呢?

原标题:美国屡次炒作“中国间谍威胁论”所为何故?

导语:

年轻的天津大学教授张浩没有想到,当他欣然应邀赴美参加一次科技会议时,已经中了美国警方“钓鱼执法”的圈套:16日他一到洛杉矶国际机场就被警方以涉嫌“经济间谍”等罪名逮捕。19日,美国司法部公布了对包括张浩在内的6名中国人的起诉书,指控他们窃取美国高科技商业机密以帮助“中国的大学以及受政府控制的企业”。

张浩案应该让法律来决定,让事实来说话,不必也不该像一些媒体和政客那样,动辄上升到政治层面。近年来,美国屡屡炒作“中国间谍威胁论”,究竟所为何故?美国在抹黑中国的道路上又能走多远呢?

事件回放:美以“开会”为由诱捕天大教授

美国电视台对这起诉讼的新闻报道截图

美国电视台对这起诉讼的新闻报道截图

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出具的诉讼相关文件

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出具的诉讼相关文件

19日,美国司法部网站刊登关于“中国教授被起诉涉嫌经济间谍和盗窃商业机密罪的文章”,称张浩16日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关时被捕。据报道,张浩此次来美国原本是接到邀请参加一个会议,但实际上却是联邦执法人员安排的“钓鱼执法”行动,他被捕时和妻子均持旅游签证。

目前,张浩已在洛杉矶完成首次上庭,加州中部地区的治安法官判张浩被转移至圣何塞继续羁押并做进一步处理,开庭日期尚未公布。

此次起诉由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地区检察官提起,调查工作由联邦调查局旧金山分部执行。美国司法部在网站上公开了起诉书,除张浩外,一同被起诉的还有另外5名中国公民,其中2人是天津大学教师,其中一人是和张浩同样来自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庞慰。

根据起诉书,张浩和庞慰被指从其美国雇主,分别是马萨诸塞州的思佳讯通讯技术公司(Skyworks Solutions)和科罗拉多州的安华高科技公司(Avago Technologies)窃取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设备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技术资料,这种技术也有军事用途。

起诉书中罗列了关于这些指控的各项“证据”,这6人共面临32项指控,包括共谋从事经济间谍活动、共谋盗窃商业机密、经济间谍及教唆以及盗窃商业机密及教唆。

首次出庭后,张浩律师邓光表示,张浩的案件“完全是(双方的)版权之争”。张浩太太也表示,张浩很冤。>>详细

中方回应:确保中国公民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外交部:严重关切事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

针对美国以“经济间谍罪”起诉6名中国公民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中国政府对有关事态严重关切,正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中国政府将会确保中国公民在中美人员交往中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详细

天津大学否认间谍指控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针对天津大学教授张浩赴美国被捕并以涉嫌间谍罪遭起诉,该校21日对指控予以否认,并表示严重关切。此次被起诉6人中有3人为天大教授。

该报道说,天津大学表示,他们非常重视学术道德,对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此事本是技术纠纷,但将教授的科学研究无限“政治化”,甚至上升到“经济间谍”的程度,必将损害正常的学术交往。

据了解,在美方对张浩等6名中国公民的指控中多次提及天大并意指学校有不当获利,天大校方表示愤慨并坚决否认,称将保留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校誉的权利。 >>详细

起诉多次美国还有新招吗?

资料图: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

资料图: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

近些年来,美国屡次针对美籍华人或中国公民提起这类指控,其中多起事后证明是夸大其辞或根本子虚乌有,但对当事人造成的身心伤害已无法弥补。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本次最新指控是美国对中国加大压力的最新迹象。 >>详细

美虚张声势终或不了了之

天津大学博导张浩(左一)、庞慰(左二)被控从事经济间谍活动及窃取商业机密。

“和去年美国起诉5名中国军人一样,美国司法部这次起诉中国人的政治和宣传意义远大于实际法律意义,很可能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法专家薛磊20日称,仍在中国的5名被起诉者目前只要不去美国或跟美国签署有引渡协议的第三国,问题就不大。尽管美国给5人发出国际通缉令,但中美都是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国,国际刑警组织只是个协调性组织,没有执法权。

“美国的司法权在中国无效,发出刑事指控的目的是吓唬中国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高艳东20日说。不过他表示,对于已经被逮捕的张浩来说,如果他被定罪,将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薛磊说,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很模糊,听起来更像是民事商业案件。而被告人在美国公司工作期间获得了个人成长,也为企业提供了价值,如果之后牵涉技术泄密问题,应该是和美国公司之间的事。美国司法部现在大肆造势,单方面霸道提出指控,已经违反了无罪推定原则。 >>详细

美国为何屡次炒作“中国间谍威胁论”?

漫画:美国网军

漫画:美国网军

路透社报道认为,在本案中,嫌疑人并没和黑客活动挂钩,但却受到“密谋从事经济间谍活动”的指控,这是一个较为罕见的罪名。

BBC报道称,在奥巴马总统的推动下,美国近年来对间谍案的调查及起诉力度大为加强,美国司法部提出的经济间谍诉讼案件比一年前增加了逾30%。而在2013年以来提出的此类起诉中,“有超过一半的案件与中国有关。”

“如今美国普遍认为自己国家只有两种公司:一种是遭到中国黑客攻击的公司,另一种是遭到中国黑客攻击而浑然不觉的公司”。英国《金融时报》20日不无调侃地说道,“显然经济间谍活动已经触及中美关系的核心”。 >>详细

的确,美国近年来频频宣扬中国黑客进行网络攻击,炒作所谓“中国网络威胁论”,其背后掩藏着种种难以放到桌面上的目的。

(一)拖延中国发展

自2010年初谷歌声称“受到中国黑客攻击”、高调退出中国以来,美国开始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就网络审查、黑客攻击、网络部队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指责。“中国网络威胁论”事实上是“中国威胁论”在网络空间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冷战思维的继续,目的是孤立中国、延缓中国发展速度。

(二)寻找行动借口

2013年6月起持续发酵的“棱镜门”事件暴露出美国监控全球、对全世界发动网络攻击的事实。事件引发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世界各国、各方的普遍抗议,美国一时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在此背景下,美国于2013年9月份开始渲染中国黑客窃取无人机情报,10月份开始炒作中国控制多国情报网络、攻击多国网络,此次又对所谓的中国“网络间谍”发起指控,其目的是渲染美国面临的严峻网络安全形势,为非法网络监控和攻击行为、网络军事力量建设寻找借口。

(三)缓解舆论压力

2013年10月,美国情报机构被曝监听35位各国政要的电话。在“窃听门”事件中,美国对包括其盟友在内的多个国家实施监控、窃听,引发各国的普遍不满和抗议。在此背景下,美国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一方面谋求将自己从网“网络攻击者”的角色转为“受害者”,争取舆论支持;另一方面是为了转移视线、淡化公众对“棱镜门”、“窃听门”的关注。 >>详细

美国法律之复杂世界有名,经济间谍行为和窃取商业机密如何定义又如何区分?窃取商业机密和侵犯知识产权的界限又在哪里?美国与本国相关法律有何异同?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否被考虑?

对这些问题,恐怕多数人都不甚了了。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存在这些困惑的人绝不在少数,也不会仅仅限于中国人。因为在美留学或工作的外国人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当中,许多人都不准备在美定居。回国后,即便只为谋生,他们也会需要运用在美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否则留学所为何来?

从张浩被捕情况看,美国执法部门大有越过太平洋“钓鱼执法”之嫌,这也令中美友好人士深感不安。要知道,“钓鱼执法”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存在争议,美国执法部门多年来因滥用这一做法而饱受诟病。张浩被捕之时,尚未正式受到指控,这对他来说显然是相当严重的伤害,对今后的中美科技和商业交流,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目前,中国政府对有关事态保持严重关切,以确保中国公民在中美人员交往中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但不管怎样,张浩案只是一起个案,这类事件,在日益密切、规模不断扩大的中美人员交往中,是小概率的个别事件。而且,究竟是知识产权纠纷还是商业纠纷,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到底属实还是再次乌龙,应该让法律来决定,让事实来说话,不必也不应该像一些媒体和政客那样,动辄上升到政治层面。

正如美国白宫发言人埃里克·舒尔茨20日所说,美中关系“复杂但良好”。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的风吹草动,常会被扭曲、夸大乃至上纲上线。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总是借机炒作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想给中美关系多蒙上些猜疑的阴影。对此,人们应该保持警惕。

让商业归商业,法律归法律,政治归政治。中美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合作面远远大于竞争面。中美关系要持续向好,就需要坚持不懈地积累互信,消除互疑,这对两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两国和两国人民都应该具有这样不为浮云遮望眼的大局观。 >>详细

[责任编辑:PN034]

标签:美国 旧金山 加利福尼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