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营教会了绿营,自己却败下阵来

选举不等于民主,但这种民主套路可用以消解民气。就像办一场政治娱乐,选票就是入场券,洪秀柱是意料之外又临危受命的主角,她只能全力以赴。

5月16日,国民党“总统初选”领表截止后,仅有3人领表,其中包括现任“台湾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从一开始“抢头香”到率先领表,到放言“参选到底”,洪秀柱以一己之力为处于危难中的国民党鼓舞加油,勇气可嘉令人钦佩。

台湾内部是个选举支配型的社会,一切岛内资源和权力服务于选举机制,胜选决定正当性。也就是说,在选举主义政治领导下,台湾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型态的内因是选举胜负,而非这些发展本身的正当性。台湾中学教科书对于日帝殖民统治和两岸“一中”看法的矛盾周折,就是证明。

绿营支持蔡英文“参选”,不是因为“维持两岸现状”有正当性,也不是绿营的“台独”党纲有正当性,而是因为蔡的“参选”胜算最高,否则蔡不会不高举她自制的“两国论”登场。蔡的优势在于她机敏善变,又处于一个接近大前研一所指称的“集体不思考、不学习、不负责”的有利环境,加上对手阵营的泥沙俱下、涣散昏聩,因而让她在岛上造成所向披靡的印象。

蓝营龙蛇混杂、纪律松弛、派系倾轧、没有革命情操,这是长年和绿营纠缠于岛上选举机制的结果,而非原因。数历年大选,蓝绿双方越来越像时,蓝营必输,而绿营则胜;反之蓝绿胜负易位。2000年陈水扁的“新中间路线”向蓝营靠近,绿营因而胜出;2008年马英九的“反贪腐”与“两岸和平”区隔绿营,蓝营因而胜出——这些都是前鉴。如今绿营的“维持两岸现状”与蓝营的“不统不独不武”又完成政治对接,胜负已在屈指之间。

因此,朱立伦弃选2016后的前途,是与洪秀柱分进合击。由洪领军“参选”2016作为近程战略,争取蓝营的基本政治版图不失或少输;朱则从事国民党的顶层改造,作为洪秀柱的后盾,并图远谋。洪的数学不好,但富于理想,且选战经验丰富;朱则工于算计,其城府堪与蔡在同一个档次对决,并激出选民期待的火花秀。但蓝营如果想求得胜选,关键在拉开与绿营政策的距离,在创新格局上掌握战略主动,而不是自陷于绿营的选举逻辑中挨打。放眼台湾内部的方方面面,实无多少周旋纵深可用,因此蓝营的政策只能以大陆为腹地和依托,在全球化竞争中帮助台湾摆脱绿营的绑架,也为自己的存续发展谋求生机。

当然,美国关心“朱习会”效应,美联社放话朱立伦走终极统一的路线,朱以“断章取义”回应美方试探;这就跟陆媒报导柯文哲“一五新观点”后,再被柯对岛内指为“断章取义”一样,是一种政治保险的仪式。这种仪式说明台湾外部有美国“防统”的压力,内部有“卖台”的屎盆子,处处让岛上各色政治人物自宫言语尺度。换言之,台湾的选举语言是岛内外政治尺度的表现形式。所以岛内政治尺度的改革开放,就成为蓝营本身政治改造的重点,以区隔于绿营的保守反动,从而在选举语言上与绿营一较高下。至于外部政治条件,那不是蓝绿的问题,而是取决于北京和华盛顿的影响力,这客观上形成国共在台海内外不同层次上的一种合作。

朱立伦5月16日的弃选谈话声称:“找回创党精神,让国民党重新团结,这是我一再强调的。”朱说蓝营要团结在党的中心思想之下,才能让蓝营再站起来。问题是蓝营创党精神何在?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连党主席都说不清楚,或不好意思说清楚,国民党的重新团结就只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分裂和背叛是国民党的历史宿疾,人尽皆知。李登辉、陈水扁、吕秀莲、吴淑珍、叶菊兰、谢长廷、游锡堃等绿营人物,都曾是蓝营患者。后者一方面证明蓝营的宿疾,一方面又说明台湾蓝绿其实源出一体。正如观察者网专栏作家张方远所言:“大陆某些对台学者视民进党为左翼政党,这个结论令人费解。民进党的崛起,倚靠的是台湾本土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及将在地的“台湾意识”民粹操弄为脱离中国的“台湾人意识”与“台独意识”,毫无进步性可言,本质上与偏安一隅的国民党愈趋一致。”

因此,朱、洪二人今后分别从党政出击,区隔绿营,才能对疲软的非绿选民产生催票作用。

绿营的拜美亲日仇共反中意识形态是蓝营教出来的,现在要绿营接受“九二共识”当然说不过去。蓝营将台湾异化为反中外力的棋子,外力又扶植岛内新兴资产阶级出台以牵制蓝营,蓝营因而受制于内外反中势力的挟持,一步步瓦解于自己设下却失控的套。若想解这个套,蓝营只能回归中国论述,回归“恢复中华”的创党精神,连结两岸被人为分断了的历史、文化、教育、经济、政治,以区别被自己带上“卖台”歧路的绿营。那么蓝营上下作为中国国民党党员,首先要确立自己是不是个中国人。总不好说从蓝营主席到“中华民国总统参选人”,就没一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吧?那跟绿营上下有何区别?蓝营总理孙中山“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遗嘱,和蓝营支持与扈从美日同盟的立场,到底哪个才是“创党精神”?没厘清这点起码的中心思想,又如何号召蓝营团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洪秀柱的“一中同表”,可视为蓝营的历史自省。

蓝营既然承认“九二共识”,就是承认“两岸一中”,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怎么就“伤害台湾人民的感情”了?《美日安保条约》范围涵盖钓鱼岛时,“台湾人民的感情”又归属于谁?蓝营高官这般操弄台湾悲情,难道不是向绿营邀怜?打这种政治套路,蓝营岂是绿营的对手?在绿营催化台湾悲情的集体氛围中,洪秀柱敢于主张深化或升级“九二共识”,就是意识到蓝营在旧套路中没有政治前景,不如在“一个中国”的方向上与绿营一别真假。唯有深化台海两岸交流,才能根本解决岛内分配正义的问题,经历“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的洪秀柱,对此不会不明白。

蓝营有些学者同意两岸应该进行政治谈判,但前提是要北京承认“中华民国”,才肯踏出协商的第一步。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台北愿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何北京不肯承认”中华民国“?且不论国际法上承认国家存在的前提是国内认同与国际认的统一这个事实,也不论谈判筹码多寡这个基本条件,蓝营学者制造的“一中两宪”、“三宪”、“屋顶论”、“联邦论”、“邦联论”、“大一中论”……等等,表面看来有别于绿营的“两国论”,实则只是为了制造蓝营的选举话语空间,却因为其更加暧昧模糊,反被绿营乘隙切入而收编岛内选情。朱立伦在习近平面前复习“中华民国”的历史,得到冷处理,却试图拿来岛内产生热效应。但“中华民国”论述已被蓝绿轮流异化,在全球市场中不进反退;旧论述反攻大陆不成,难道还能反攻全球?蓝营的逻辑变成:你不承认“中华民国”,我就不当中国人给你看;而你当我是中国人,承担中国的主权领土统一义务,就是伤害我的感情。

洪秀柱愿意面对两岸需要政治对话这个事实,就要面临扬弃上述家家酒政治的考验,以创造性格局和论述,在2016年的“竞选”平台上阐释不同于绿营档次的事实。换言之,蓝营上下既然在旧套路中选举乏力,洪、朱等人不妨超越选举胜负,以事实理念对决选举理念,以正当性言语对决权谋性言语,以战略优势弥补战术弱势。洪的个人选举条件一点不输蔡,其反泼粪能力足以压制蔡;朱可调度蓝营资源,借选举需要来改造蓝营纪律、组织、论述、属性。

选举不等于民主,但这种民主套路可用以消解民气。就像办一场政治娱乐,选票就是入场券,洪秀柱是意料之外又临危受命的主角,她只能全力以赴。

台湾亲蓝媒体贬抑洪秀柱是“B咖上阵”,警示说:“在国家认同与国家体制上,台湾需要坚守‘中华民国’的体制,以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庭抗礼,内则足以平衡制约‘台独’的盲动,维持区域的和平。”这反映蓝营内部派系斗争的实况,也反映蓝绿雌雄同体的窘况。现在绿营也不自称“台独”了,叫人去制约谁呢?异化“中华民国”成为“台独”载体,蓝营蓝媒难辞其咎;如今绿营选情青出于蓝,实是蓝营咎由自取。就这个意义而言,洪秀柱“参选”2016,是蓝营悔过自新的契机。

作者

王睿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不妨让群众也享有“承诺”的权利

“群众承诺制”对于办证难的确是一幅解药,但不能“通吃”所有办证难,更不能把一些必要的审查,改由群众的一句承诺了之。那样终究会败坏“群众承诺制”,既害了多数群众,也毁了基层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