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史迪威独特天赋:爱用小市民骂街的方式处理中美关系


来源:凤凰网历史

史迪威有一种天赋或是冲动,那就是偏爱用市井之徒在街上吵嘴的方式和语调,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可是这些大事都要用平和有节制的语气和理性的态度才能处理得好。

核心提示:史迪威有一种天赋或是冲动,那就是偏爱用市井之徒在街上吵嘴的方式和语调,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可是这些大事都要用平和有节制的语气和理性的态度才能处理得好。

本文摘自《剑拔弩张的盟友》,作者:齐锡生,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美国压力下,英国终于勉强同意在缅甸作战,但把开战日推迟到1943年11月15日。2月6日,阿诺德将军当着中国军事首长的面,向蒋介石正式通报有关盟邦对于缅甸的最新决定。会议开始时气氛相当友好,阿诺德所传达的讯息是:最近美国在所罗门群岛海战中遭受重大损失,因此更想把同盟国的攻势从太平洋岛屿群转移到亚洲大陆上来。为了这个原因,美国期望能在1943年秋冬之际展开第二次缅甸战役,打通缅甸路,把更多的物资送进中国。阿诺德进一步声称,美国已经决定派遣一支强大海军力量,去控制仰光附近海面,切断当地日军的后援。这些“决定”让蒋介石感到振奋,因为符合他历来的主张。但阿诺德的目标不过是误导蒋介石,使之安心。

不幸的是,这种友好气氛在此后的几次会议中很快消失殆尽。首先是美国空军将领毕赛尔表示,由于种种困难,美国无法增加驼峰运输量。蒋介石对于毕赛尔推卸责任的做法大感不耐烦,他等报告作完,就先行离开会场。

当阿诺德将军拒绝透露空运中国物资的时间表或是数量时,蒋介石立刻反复声明中国需要500架飞机和每月10000吨的物资,他要求美国先订出明确的时间表,然后中国才能履行在缅甸战争中所承诺的责任。史迪威抓住机会立刻要求蒋介石表白,如果不能达到这些目标的话,中国是否就会从此停止抗日。

史迪威的挑衅质问语气令蒋介石大为愤怒,因为蒋介石谈的是在缅甸作战的必要条件,而史迪威却把话题扩大到中国是否抗日。蒋介石还按捺住怒火告诉史迪威说,中国抗战已经长达六年,不论是否有美国盟邦,中国也会继续抗战。然而史迪威毫不放松,紧接着又问,蒋介石的数字是否代表中国的“条件”。蒋介石答复说,这些并不是中国的条件,而是中国的最低需要,随即拂袖而去。

这个看起来似乎只是一场小小的斗嘴事件,却反映了史迪威和蒋介石之间个人关系上的大问题。史迪威往往在完全没有客观必要的情形下制造对立情绪。他习惯性地把一个“要求”看成是“最后通牒”,把一个明明可以运用解释或是礼貌就可以大事化小的场面,弄成剑拔弩张的局面。史迪威的用心绝非偶然,而是另有所图。他的用意就是激怒蒋介石,让他当着三个盟邦军事领袖的面,说出一些他日后可以用来作为把柄的话。

史迪威牵涉的许多争执都属于浪费精力,因为它们并未关系到中美同盟的基本原则或是国家利益,它们只不过是个人恩怨,或是忍不住逞口舌之快而已。史迪威有一种天赋或是冲动,那就是偏爱用市井之徒在街上吵嘴的方式和语调,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可是这些大事都要用平和有节制的语气和理性的态度才能处理得好。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史迪威 蒋介石 抗日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