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安石诗中春节习俗到现在还剩多少?


来源:凤凰网历史

在王安石写这首《元日》诗的时代,春节风俗已经与古代的宗教意识渐行渐远,驱邪辟疫的成份日趋淡化,而世俗欢乐的成份越来越浓。

核心提示:在王安石写这首《元日》诗的时代,春节风俗已经与古代的宗教意识渐行渐远,驱邪辟疫的成份日趋淡化,而世俗欢乐的成份越来越浓。我们就以这首诗作为“春风送暖”的引子,开始缤纷多彩的春节民俗之游。

本文摘自:《春节》,作者:薛冰,出版社:三晋出版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往今来,抒写春节的佳作不胜枚举,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能够脱颖而出,给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说来可笑,乃是因为国贼张春桥曾抄写这首诗,遂在揭批“四人帮”时被反复引证,无意中为王安石做了个大广告。当然这首诗也确实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春节最重要的风俗特征,以区区二十八个字,就让浓郁的春节气氛跃然纸上,有景,有情,有意境,有哲理,不愧为大家手笔。

诗中所写到的,都是春节期间司空见惯的事物,然而如果问一句,为什么春节要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还真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在今天,放爆竹已经成为一种欢乐的象征,饮屠苏早转化为亲友的团聚酒会,桃符演变成的春联吉语,则显示出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可追根溯源,它们的原初功能,都是驱邪辟疫。

在春节风俗形成的时代,先祖们眼中的自然力,是那样强盛而神秘,人们只是感觉到它的存在,无从把握,更毋庸说控制和利用它;人们只能试图趋利避害地适应它。在这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驱邪祀福自然就更加重要。

就说爆竹吧。《荆楚岁时记》开篇就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三元之日”,意指这一天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这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爆竹、燃草,其目的是驱逐山臊。按《神异经》的说法,山臊是西方山中的一种怪物,只有一尺来高,一足,虽然矮小,可它不但不怕人,而且能令碰上它的人生病。不过人也摸到了它的弱点,是害怕竹筒燃烧爆裂时发出的噼啪声,所以人们就以草点火、燃爆竹筒来驱赶它。有些民间故事中,说“年”是个凶残的怪物,每到冬残岁尽就要出来吃人,就是由山臊之说演变而成的。

有人以为爆竹、燃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庭燎”。庭燎见于《诗经·小雅·庭燎》,指官员早朝时,宫殿中所燃以照明的火炬,以麻秸等扎成。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庭燎是皇家的礼仪,寻常百姓不要随便攀附。这见识未免迂腐。不过从功能上考察,庭燎和爆竹确实不是一回事。爆竹自有其渊源,也没有必要去沾皇家的光。

在火药发明之前,爆竹名副其实,就是以火燃竹筒,令其爆裂发出响声,所以唐代人又称之为“爆竿”。以火药制爆竹,最初仍是将火药装入竹筒,以加强燃爆的声响,所以爆竹之名沿用至今。

火药是中国人所发明,后经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史有定论。现存关于火药配方的最早记载,见于唐元和三年(808)清虚子撰《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中的《伏火矾法》。以多层纸密裹火药、外接引线的爆竹,据说在北宋已经出现,也称“爆仗”;因其响声如炮,又称“炮仗”;以麻茎将若干炮仗编成长串,称“编炮”,因其状如长鞭,或言其声清脆如炸响鞭,故又称“鞭炮”。

南宋诗人范成大写过一首《爆竹行》:“岁朝爆竹传自晋,吴侬改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退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屏除药里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他认为新年爆竹始于晋代,而吴人提前五天就开始这项活动。更重要的是,从这首诗中,今人可以得知当时爆竹的具体情形,除了任由其燃爆之外,也可以像诗中所述的那样,当竹筒烧透将爆时,由人将竹筒从火中取出,在阶石上击碎,发出爆响。而竹筒的碎片,还可以叠放床底以驱疠。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王安石 春节 宋代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