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福利”为何不正常

在市场化语境内,各种种类的福利,其实都是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利发放,必须恢复到它的本来面目。其不该成为权力自肥的工具,也不应变成被猜忌、被误解的对象。

有政协委员表示,“从去年起,发了五十年的米面油也被取消,对很多一个月工资只有一两千元的退休职工来说,这一二百块钱的福利,是钱,更是感情”,“企业不能为省钱,取消职工正常福利。”(1月25日《华商报》)

如今关于“正常福利”的各式讨论,无疑是基于过去一年“福利缩水”的某种回应。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普遍意义上的“福利减少”,其实各有各的原因。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公共机关违规福利被清理。而另一部分则是源于一些企业借题发挥、无端克扣……而后一种情况,自然难免“伤害职工感情”、“侵害职工利益”,这也不怪网友会吐槽不断、深感失望了。

呼吁保留正常福利,事实上也指向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在打击公共部门超额福利、灰色福利的基础上,建构起一套规范透明的报酬体系,从而确保能在充分约束的前提下,给公职人员发放必要的福利;另一方面,则是指尊重市场层面的人力资本定价自由,以及多元的薪酬构成形式,避免职场固有的福利水准遭遇资方无理打压。

无论如何,一刀切取消“正常福利”,都不是一个合理的结果。特别是当这种现象,出现在市场化的雇佣关系中,便尤其需要正视和反思。某种程度上,其恰恰说明,职场内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企业主只需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借口”,就可以取消一贯存在的节日礼品、集体出游等等职工福利。面对此类“单方面决定”,员工们只能被动接受——须知,他们的议价能力、博弈能力,素来有限。

在市场化语境内,各种种类的福利,其实都是员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雇主动辄巧立名目,来取消正常福利的发放,说到底只是压缩人力开支的功利算计而已,真正利益直接受损的只是一般雇员。且可以预见,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势必会损害员工的职业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可谓“得不偿失”。

节日发点礼品、红包,定期组织集体出游,诸如此类的员工福利,实则都是维系一种情感认同,营造企业人文情怀的有效手段。凡此种种,虽然花费不多,却是在“工资”之外,一种卓有成效的补充性报酬方式。但问题在于,由于这种报酬制度的弹性与随意,其往往充斥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于公共部门而言,其可能被用以输送违规利益。于市场化企业而言,其却面临着时有时无、时多时少的窘境。

所以,福利发放,必须恢复到它的本来面目。其不该成为权力自肥的工具,也不应变成被猜忌、被误解的对象。有鉴于此,我们所迫切要做的,便是将公共部门的福利发放纳入有序轨道,最终使之可管可控、合理透明;再者就是,确保市场企业的员工,能够对日常福利发放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作者

然玉

然玉

原名蒋璟璟,媒体评论员、专栏作者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从法官的责任到“法律的成长”

如果案件发生在今天,呼格和聂树斌可能不会死,佘祥林和赵作海也不用坐那么多年牢,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的法律有了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