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教师诱骗学生需禁止师生恋

近些年来,美国高校纷纷针对校园性骚扰问题,逐步设立禁止师生恋的制度,不管教师已婚、未婚,都不得和学生恋爱。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诱骗女留学生,多次与其发生不正当关系。北京大学校方近日表示,已给予余万里开除党籍的处分,行政处理已启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中。  

据报道,被诱骗的女留学生,事先并不知道余老师已婚,一直认为余老师在“追”自己,直到发生多次性关系之后,才知道余成家且有孩子。虽然现在“行政处理已启动”,可是对女生的伤害已经造成。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国高校有必要建立禁止师生恋的制度。  

在允许师生恋的情况下,师生间发生的不正当关系,其实很难界定,即便对于已婚教师来说,也同样如此。虽然从事后处理看,由于当事教师已婚,和学生发生的两性关系显然属于不正当关系,可以按照教育部前不久划定的“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和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师德红线进行处理,可是这已属于事后处理,对学生的伤害既已形成。已婚教师如果隐瞒已婚事实,学生会误以为对方真和自己谈恋爱,从而容易受骗上当。  

未婚教师和学生谈恋爱,情况就更复杂,更难界定正当不正当。不排除其中有完全出于爱情的恋爱,但是,师生恋很难与现实的利益撇清,尤其当教师是直接的导师、任课教师时,对于恋爱中的学生,教师可能会用手中的一点权力和学校中的关系,为恋人谋求更高的学业评分和升学、评奖、就业优待,这就影响对学生的公正评价。而如果师生恋人反目成仇,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纠纷,包括学生起诉教师利用职权威逼利诱骚扰,老师指责女生是为了获得好处诱惑勾引自己,这也会造成对学校声誉的伤害。  

禁止师生恋,是有效规避以上问题的最不坏的选择。近些年来,美国高校纷纷针对校园性骚扰问题,逐步设立禁止师生恋的制度,不管教师已婚、未婚,都不得和学生恋爱。如果发生有恋爱行为,当事的一方必须主动离校——教师离职或者学生退学。这一禁令,易于让教师和学生把握相处的关系。只要是同校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不得有超于正常师生情谊的两性关系。既有利于防止已婚教师诱骗学生,也有利于防止未婚教师以恋爱为名骚扰学生,还可避免学生恋爱不成,反诉教师行为不端,让学校也卷入丑闻——禁止师生恋会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列入教师和学生行为规范,学生知晓这一点,因此在教师和自己有恋爱关系时,就需要向校方提出。  

虽然我国高校近年来教师性骚扰学生问题频发,可是对于禁止师生恋,舆论意见并不一致。部分支持师生恋者认为,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成人,恋爱是他们的权利,不能因有性骚扰事件,就侵犯合法权利,且因性骚扰而禁止师生恋,是因噎废食,何况我国历史上还有诸多师生恋的佳话。这其实是回避现实问题的。禁止师生恋,只是学校对本校师生做出的要求,与竞业限制一个道理,并没有侵犯当事教师、学生的合法权利,其中一方只要离开学校,就可以继续恋爱。事实上,禁止师生恋,还符合学校现代治理的利益回避原则,有职权的教师应该回避利用职务之便和学生发生亲密关系,并获得不当的利益。  

我国高校当前正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少大学正在起草制定大学章程,在此,可以针对师生的关系问题,广泛听取、征求师生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本校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不但应从保护学生权利、防止教师滥用职权角度禁止师生恋,而且应该从利益回避原则出发,禁止担任校长等重要行政职务的学者,再从事学术研究,用行政权谋求教育利益和学术利益。如此,才能构建合理、清晰的学校治理结构,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利,避免学校一再卷入教育、学术和桃色丑闻之中。

作者

熊丙奇

熊丙奇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不能用创新的口号来掩盖公益敛财

总之,反观施乐会的置顶费事件,以募捐的九成作为管理费用,仅仅一成用于慈善救助,于情于理于法都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