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原油供应增加 产油国盯紧亚洲

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导致需求减少;美俄等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增加、欧佩克国家产量止跌回升导致全球供给增加;美国随页岩油开发进口减少、欧盟需求疲弱,导致全球产油国均将销售目标锁定亚洲市场、国际油市发生结构性改变。多个原因共同作用,令油价下行压力巨大。

【国家发改委10月17日24时再次下调汽、柴油零售价格,这也是今年以来油价的六连跌。国际油价14日创下一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6月中旬迄今,跌幅已超20%。自今年9月末以来,至少有九家投行下调了油价预期。那么石油价格暴跌,这对世界经济,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分析认为,本轮油价下跌原因包括: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导致需求减少;美俄等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增加、欧佩克国家产量止跌回升导致全球供给增加;美国随页岩油开发进口减少、欧盟需求疲弱,导致全球产油国均将销售目标锁定亚洲市场、国际油市发生结构性改变。多个原因共同作用,令油价下行压力巨大。】

油价缓跌3个月后,10月14日突然一日暴跌近4美元,创下超过一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并导致国际油价标杆布伦特原油跌至85美元一桶,此前其峰值——今年6月——曾达115美元一桶。

正常情况下,油价下跌将促进经济增长。每桶10美元的跌幅将导致世界GDP中的0.5%从石油出口国转移至进口国。石油进口国消费者比现金充裕的石油出口国花钱速度更快。通过促进消费,油价下跌往往会促进全球产出。

不过,这一次,情况并不如此清晰。重要的经济问题是,油价下跌究竟是因需求疲弱还是供应激增?如果需求疲弱是罪魁祸首,那就令人担忧了:它意味着油价走势是经济变弱的征兆。如果问题的根源是金融方面的原因(比如债务高企等),那么油价下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没那么大:消费者可能仅仅利用油价下降的收益偿还债务。的确,在某些国家,更便宜的石油甚至可能因存在引发通缩的风险,而让情况变得更糟。但是,如果油价下跌的原因是供应增加,那就是一个潜在的好消息:油价下跌最终将促进世界经济大国的消费。

全球经济当然是疲软的。日本二季度GDP下跌。德国也下跌,并且可能会走向衰退(最新工业生产和出口数字很糟)。美国近期经济增长加快,但按历史标准衡量,其复苏依旧乏力。就在本周油价暴跌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到3.3%,是年内第三次下调。IMF仍预期2015年经济增长再次回升,但幅度不大。

疲弱的增长意味着能源需求减少。本周(10月14日),国际能源机构(IEA)——石油进口国俱乐部——表示,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为70万桶每天(B/D),较上个月预期增速减少20万桶每天。全球需求已经疲弱了一段时间,但近期的放缓——尤其在德国——令市场措手不及,因此油价急剧下跌。

不过需求微弱并非唯一的解释。全球供给同时也在增加。从去年4月开始,世界石油总产量一直在强劲上扬。多数时间的日产量都比前一年增加一到两百万桶;今年9月,这种增加急剧扩张(见下图),9月全球石油产量较2013年,同比增加280万桶每天。

大部分需求增长都来自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石油出口国俱乐部——国家,尤其是美国。部分得益于页岩油产量的增加,美国9月份产油量达到880万桶每天,较前一年增长13%,较2011年增长56%,与沙特阿拉伯的产量已相去不远。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也略有增长,意味着制裁的影响在石油领域还未显现。9月份俄罗斯石油产量上升到了1060万桶每天,离苏联解体以来俄单月最高产量只一步之遥。

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已有一段时间。其实,近期最大的变化来自欧佩克内部:利比亚石油产量4月份——受内战影响——下滑至20万桶每天,九月底回升至90万桶每天,现在正朝着战前150万桶每天的水平发展;同样出人意料的是,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也正增加。结果,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在下跌近两年后又开始增长了,这与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加共同发挥作用。

在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很多增加的石油产出都被富裕国家用来重建石油储备了。但这不可能无限发展下去。随着囤积放缓,价格可能再次疲软——除非全球需求增加,或者石油产量减少。

不过这两方面都还没有迫在眉睫。IEA首席石油分析师安托万·哈夫指出,即使油价降到每桶80美元,仍有经济效益。随着水力压裂技术的改善,美国大部分页岩油生产商的盈亏平衡点已降到远低于70美元一桶的水平。所以,要想让他们把边际生产商挤出行业,油价还得降得再多点儿。

新的贸易模式加剧了油价下行压力。欧佩克出口商曾非正式地在内部瓜分世界:比如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卖给美国,海湾小国的石油卖给日本等等。但美国石油进口量已从2010年的3.09亿桶每月降到现在的2.36亿桶每月。欧盟则需求疲弱。因此,所有出口商都在竞争亚洲的市场。

沙特通过降低向亚洲发货的期货价格、以及9月份小幅增加石油产量(10.7万桶)令其他欧佩克成员国深感震惊,它们原本希望成员国此刻削减产出。欧佩克成员国将于11月开会,但正如科威特石油部长近期指出的,“我不认为成员国现在有可能削减产量”。与此相比,较低的石油价格转化为全球需求增长的速度会有多块、幅度会有多大,却仍远不能确定。

(观察者网王璐菲译自《经济学人》10月18日文章“Cheaper oil: Both symptom and balm”。)

作者

匿名

匿名

评论员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美国应对埃博拉的失误与警示

在应对大规模烈性传染病时,即使如美国这样有差不多全世界最好的医疗硬件,如果没有一个运转良好的指挥协调机制,在疾病来袭时也会一样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