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毛泽东画像绘制者:毛泽东71岁时没有皱纹


来源:华商报

但是说到皱纹这件事,我们几经考证,反复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毛主席是没皱纹的。

原标题:天安门主席像为何每年换一次

每年“十一”前,悬挂在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主席画像都要更换一次。新画像一般在八、九月份开始画,一般历时20多天完成。国庆前几天换上新的。

大家熟知的毛泽东主席的这幅标准像,高6米,宽4.6米,加上相框,总重量达1.5吨,这是全亚洲最大的手绘领导人画像。这幅画像早已与天安门城楼成为一个整体,也成为代表这个国家的符号。

这个主席像是谁画的?国庆节之际,华商报记者专访了领袖肖像组成员邢秋成先生,他曾经绘制了国家博物馆门前的主席像,他的师父王国栋,就是天安门城楼主席像的绘制者。

1966年8月前主席像只有重大节日挂

华商报:这八版一直演变下来,有怎样的一个过程?每版毛主席头像都是按照各时期真人来画的吗?

邢秋成:之前的画我不是当事者,只能听老师讲。前两张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第三版是开国大典时用的。前三版受经济条件、绘制条件、时代所限,加之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所以对主席标准像的考虑不是非常成熟,比如第二版和第三版都戴着帽子,第二版画的衣服领是敞开的,后来第三版为了庄重起见又合上了。据说毛泽东去苏联和斯大林坐在一起后,我国人员发现毛主席穿着太随意了,人家都是大元帅服,非常帅气。因此回来后就考虑给他拍标准像,这就是从第五版开始的标准像。当时第五版正好是和一些劳模的合影,穿着比较正式,形象、角度比较好,就用了。1966年8月之后,中央决定将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像由只有重大节日才悬挂改为天天悬挂,每年国庆节前更换一幅新画。

主席像都是根据照片画的

华商报:所有的主席像都是根据照片画的么?

邢秋成:是的,画之前需要确定照片。当时请了好多摄影师过来照相,而且照片还需要毛泽东本人看着满意。但是照片毕竟是自然的,需要画师用绘画的技巧进行描绘、调整和绘制。

华商报:您师从王国栋,他1964年开始绘制的时候也正好是第七版,那么为何在1967年又改了一次?也就是我们现在一直沿用的第八个版本。

邢秋成:当时有传言,说第七张主席像稍微侧的脸只露出了一只耳朵。那时正当文化大革命时期,有革命群众提出此前悬挂的主席侧面像只突出一只耳朵,且左眼珠偏上,显得主席“偏听偏信”,于是要制作一张全新的主席正面标准像,就拍了那张正面的照片。

画布不够大工厂专门特制

华商报:那王国栋师父在制作最终版本的时候有怎样的考量?

邢秋成:从1967年起,我们一直沿用的第八版主席像就是我师父最先绘制的版本。这个版本头像大小的考虑、色彩的运用、形象的准确度都是最理想的,此后一直没有改,师父对毛主席的感情很深,有关的研究很深入,下过很多的功夫,可以说对毛主席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和表情神态都非常了解。他在绘制主席像时,最注重形象的准确,注重眼神的表现,在慈祥和善的同时还表现出主席性格中敏锐、机智和洞察一切的层面,他还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使主席像愈益显示出领袖的风度和神采。

华商报:绘制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么?

邢秋成:师父在绘制主席像时,曾遇到不少问题。因画像过大,没有整块的画布,要用几块画布拼接在一起,因接缝不平,画面上两道直贯上下的棱子十分明显,这就影响了肖像面容的美感。为解决画布问题,师父与哈尔滨亚麻厂等单位合作攻关,终于试织出宽幅的亚麻油画布。

主席像眼神没传说的那么神秘

华商报:很多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天安门广场任何一个角落看到城楼中间的毛泽东像,都觉得他在注视着自己?王国栋老师的这个功力也太高超了。

邢秋成:我师父的绘画造型能力在行内确实很非凡,但是你说的这个一点也不神秘。比如你看着镜头自拍,拍完之后从不同角度看,也会发现照片上的你一直看着现实中的你。毛主席照片本身就具有这样一个眼神,如果绘画者的基本功到位,准确地塑造和描绘,鲜明地表达主席的神态,画出的画像就会呈现你说的效果。

其实这个问题呢,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也问过我。答案一点也不神秘。

天安门后面有个专门画室

华商报:1975年你们“十个小伙伴”被王国栋招收为徒,当时被录取是不是感觉非常幸运?

邢秋成:当然了,那个年代应该是知识青年插队的时代,很多人毕业后都去了农村,极少数当了兵。为毛主席画像这项工作把我招进去了,我当时怎么也想不到,特别难得。那时我们10名学生也备受热议,有人还给我们起个名称,说就叫10个小孩吧。

华商报:讲讲当时您画博物馆主席像时候的情况吧?你们和师父在一个画室里?

邢秋成:当时,天安门后面有个画室,这里主要画天安门城楼像,不过,天安门后面的像,还有天安门后面端门的像,天安门广场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孙中山这八张像都在这个大画室画。另外,人民大会堂的画是在其后面一个凹进去的后院里画的。因为历史博物馆没有地方画,就直接在门口给我搭了个帐篷。外人都看不见里面在做什么,我就在里面画画,画完以后就直接吊装上去挂上了。

华商报:那这应该是临时的吧?你们实际的日常工作地点在哪里?

邢秋成:就在美术公司,美术公司有一个大画室,30多米长,12米宽,6米高。完全的标准画室,顶部都是玻璃搭成的,上面是自然光。里面就和我们的家一样,我们各种画画工具、资料都放在里面。

主席像尺寸有八个型号

华商报:那您画过天安门城楼的主席像么?

邢秋成:我没有画过城楼像,但我们那个时候画像,一起都在天安门。我画历史博物馆的,师父画天安门的,还有其他地方的大概十来张像。每年需要画的时候,我们就互相联络。

华商报:天安门的主席像,还有您画的博物馆的主席像,这些所有的主席像都是一个尺寸么?

邢秋成:不是,各个地方我们都要经常去看现场,根据空间、位置等来确定比例。每个像都是不一样大的。我们在室内画有八个型号,从一号像到八号像,也称为标准像,现在我画像也是按着型号画。户外大的按比例换算。

华商报:你们主要都是画主席像、领导肖像,平时除了画画,还学什么?

邢秋成:在平时绘画过程中还需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背后的故事等。当时虽然没有像现在网络上那么丰富的东西,但是当时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因为我们需要参考毛主席各时期各阶段的照片,所以我们可以在新华社调出很多原版照片来比照,在画室专门还有一个图片柜,也可以参考。

华商报:那些照片现在都是珍贵的老照片了。

邢秋成:对,多数都是原版的,很珍贵。我们还有一个资料室,供我们学习,比如欧洲绘画、肖像,各类风格的等等,很丰富。

主席像有东方红含义

华商报:领袖肖像组画主席像是怎样一个流程?

邢秋成:绘制一张像一般需要过三遍,因为画布太大,第一遍要打格放大,这相当于给画安上坐标。虽然打格顶多起10%的作用,但这10%做不好的话,破坏性是100%。然后准确地画上轮廓。第二遍是上色,处理好颜色关系和具体造型。第三遍就是细致刻画,将额头、鼻子眼睛、整个脸、嘴、下巴和脖子分开几个部分进行塑造,一般一天画成一个部分。最后还需要进行整体的调整。主席像的塑造和其他肖像不太一样,不许过度展示自己的笔法。

华商报:在细节方面有没有什么标准呢?

邢秋成:很多细节是师父研究出来的。比如天空,底下有点泛红,上面泛蓝,这实际上有东方红的含义。如果早晨出去写生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早晨天空颜色下面就是红色的,往上偏蓝。同时,毛主席的花白头发程度也是逐渐有的,但还是以黑为主。另外,包括他对群众招手的动作也比较有特点,看人的神态确实与常人不一样,特别自信,有那种伟人的气魄。

华商报:那比如说衣服呢?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吗?

邢秋成:关于衣服,当时没这个条件去考证毛主席的服装,都听师父的。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各种资料都出来后,我现在吃得很准。据毛主席身边的生活秘书回忆说,毛主席穿衣风格就是浅灰和深灰。同时主席画像在服装上又不能过于杂乱,衣服的缝、褶不能塑造得太多,衣服上大部分是一个颜色。目的是突出头像。他的领子也是毛式风格的领子。这是当时北京红都服装公司专门为国家领导人设计服装时做的。而且毛主席的服装与其他领导人服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子的大小,他如果穿小领子会显得很不协调。

油画容易褪色每年都更换

华商报:您说最终这版是按照毛泽东71岁时的照片绘制的,我有个疑问,就是71岁的人应该有皱纹吧?那是不是绘制的时候把皱纹都去掉了?也需要进行一些美化?

邢秋成:是需要进行一定的美化。比如真实情况下,毛主席的眼袋比画像中的大一些。但是说到皱纹这件事,我们几经考证,反复查阅相关资料,还有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报告和基辛格的回忆录,发现毛主席是没皱纹的。

另外,画毛主席还要注意,他非常像他的母亲,画功不好就会画成大胖脸。因此我们在画毛主席像的时候,还需要画出他的这种刚毅、洞察一切的气质。在那个年代,主席画像的塑造一定要表达出让我们中国人民看着亲切、让敌人看着害怕的感觉。

华商报:在用料方面呢?毛主席画像的用料会不会更为讲究?

邢秋成:油画在强烈的阳光下照射会很容易褪色,最多坚持一年,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画像每年都要更换的原因。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绘制毛主席画像主要使用的颜料都是天津美术颜料厂和上海美术颜料厂生产的国产颜料。为了让红色褪色慢,我师父用了一种叫做“中国银珠”的高档颜料,当时一般的颜料也就三四角钱一支,中国银珠起码在6角以上,这在当时是很贵了。

华商报:您现在还在领袖肖像组工作么?

邢秋成:领袖肖像组上世纪60年代成立,80年代撤销。只留下我师兄葛小光一个每年画一次主席城楼像,其他人几乎都转行了。我们十个人,现在还保持画画的只剩下几个。领袖肖像组撤销之后,画主席像就不再是我们的职业了。但是我仍断断续续在画,每年也画十几幅。一直有一些画主席像的任务还来找我,只要有任务,我就像一个少先队员一样,时刻准备着。

华商报:那在领袖肖像组撤销之后,您画画量没那么多了,您在干什么?

邢秋成:主要还是从事美术。另外,因为主席画像这个职业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也喜欢一直画下去,所以今年以来做了很多研究和考证。虽然画得少了,但是在质量上追求更多了,更深入更细致了解毛主席每个时期每个状态。还有很多小细节,我都了解得比较清楚,比如毛泽东下巴上的痦子,前期没有,是他到40多岁才长出来的。我还搜集了毛主席各个时期的照片1000多张。

华商报驻京实习记者王蕾

[责任编辑:PN041]

标签:邢秋成 1975年 师父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